“加上前八日……”太子李建成顯然心情不錯,笑吟吟的補充道:“突厥此戰折損應有四五萬之眾。”
李世民麵色平靜,再看了眼手中的戰報,順手遞給了楊恭仁,才道:“倒是有些意外。”
“意外?”李建成皺眉道:“二弟以為懷仁無此能?”
殿內氣氛稍微有些凝滯,封倫笑著打圓場道:“想必秦王殿下是覺得此戰斬首甚重,畢竟突厥人人帶馬,即使大捷也難以追擊……不過涇州、原州邊界處道路狹窄,想必突厥被追擊導致大亂,邯鄲王方能斬首甚多。”
看了一遍的楊恭仁補充道:“而且此戰折損不重,斬首三萬,但折損不過千餘……”
“不錯。”李世民點頭道:“戰事詳情尚不知曉,但隻有千餘傷亡……不過想必懷仁不會謊報軍情。”
“哈哈哈!”李淵大笑道:“突厥欲退兵,誘敵深入,在原州設伏,不料酣戰三刻,在突厥即將退兵之時,懷仁命數百壯士擂鼓,親攜中軍大旗奮勇進擊,突厥因此大亂。”
“原州設伏?”楊恭仁眉頭一皺,隨即展開,“傷亡千餘,想必邯鄲王未中伏。”
“的確如此,懷仁嚴令麾下,入原州後止步,不得追擊。”李淵捋須道:“二郎,雖不及也,但亦不遠矣。”
李世民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如此將才,實是父親慧眼。”
李建成補充道:“不過聽聞左武衛將軍段誌玄戰場違令,執意追擊,若非馮立援救,隻怕全軍覆沒。”
“懷仁處置公允,段誌玄繳獲汗旗立功,戰場違令被罷騎兵副總管。”李淵看了眼麵無表情的李世民,“二郎不可苛責。”
人人都心裡有數,邯鄲王李懷仁此戰大捷,又一次大敗突厥,在天下一統的如今,將是對抗胡族的主將第一人選,李世民再也沒有可能重返戰場了。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李世民的戰績是勝過李善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世民是沒有真正與突厥對陣過的,武德五年李世民出兵河東,但還沒有接戰,頡利可汗就退兵了。
就算李善功高,就算李善自行隱晦,但若到關鍵時刻,李淵肯定會將李善擺在李世民之前。
李世民看起來倒是心平氣和,呃,事實上他的的確確是心平氣和,“父親說的是,懷仁處置公允,何能怪責?”
“倒是馮立率軍援救,父親當有所賞。”
李淵微微頷首,笑道:“去歲顧集鎮,張士貴、薛萬徹攜手,此戰段誌玄、馮立不分彼此,懷仁頗有心胸氣量。”
下麵的幾個宰輔紛紛點頭,不是說李善平衡搞的好,不是說李善稀泥和的好,而是指在李善麾下,秦王愛將、太子心腹能夠攜手抗敵,而不至於出現當年史萬寶、李道玄那等破事。
“如此大捷,如此大捷!”李淵咳嗽兩聲,“當如何封賞?”
這下子殿內又安靜下來了,對李善感激莫名的太子李建成都不知道怎麼開口,與李善關係本就不錯經過天台山一戰更是親密的陳叔達、楊恭仁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直做隱形人的裴世钜乾脆垂頭閉目,與他一樣閉上眼睛的還有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