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久了,這麼久了,吃了一次又一次虧,之後看著嶽父裴世钜也吃了一次又一次虧,李德武覺得自己已經看清楚了那個被自己拋棄的兒子。
但看得越清楚,越覺得古怪……與自己記憶中的差彆太大太大了。
李德武細細研究過李善的行事風格,待人處世往往以和為貴,並不咄咄逼人甚至會選擇退避三舍,後發製人,與此同時,李善思慮極為周全,完全不像個弱冠之年的青年,反而有些像裴世钜這種久曆宦海的老人。
思慮周全的表現在很多方麵,但最讓李德武印象深刻的是兩個月前,自己親眼目睹李善送歸突利可汗這件事。
當日就在軍中的李德武很清楚涇州大捷的意義,即使不懂,也能通過那麼多將官的言談知道……這樣的戰功……考慮到中原一統,秦王畢竟沒有過與胡人交戰的經曆,李善已經被視為滿朝第一名將了。
放歸突利可汗這件事剛開始並沒有引起李德武的關注,但等他回京之後很快就察覺到了李善此舉的用意,最讓他感慨的是,李善那麼快就做出了決定。
生擒敵酋,這樣的功勳,不是誰都會輕輕放過,甚至以私縱來自汙的。
這樣的抉擇,毫無疑問顯示了那位青年的膽氣、見識與決斷力。
所以,李德武第一時間就覺得這條流言可能不會是李善自己放出來的,他不會那麼蠢,但在後麵推波助瀾的很可能就是他。
距離長安這麼近,手握幾乎整個關內道的兵權,又剛剛取得涇州大捷這樣的軍功……翻翻史書,這樣的主帥怎麼可能不受到君主的猜忌呢?
就算陛下再如何信重,但猜忌總是會存在的。
好吧,李德武抬頭遙遙看了眼遠處龍座上的李淵,就算陛下真的毫無猜忌,但以李善的心思,隻怕也不敢相信。
而這次的流言蜚語正好是一次試探,或者說與其以後等其他人做手腳,還不如正好借突厥的離間計將一切抹平。
最妙的是,不會有人猜測是他放出的流言,事實上也的確不是。
李德武在心裡盤算,除了消除猜忌之外,李善或許還有其他的原因。
瞄了眼那個老邁的身影,李德武雖然什麼都不知道,但隱隱能察覺到,李善這次的所作所為很可能針對的是裴世钜。
平心而論,李德武並不蠢,在謀略方麵也有些水準,他能察覺得到,李善率兵出征,期間裴世钜是做了手腳的,原因很簡單,就因為要率兵出征,北衙禁軍中的李善嫡係、舊部全都被隨軍了。
而裴世钜選擇投入太子門下,這隻老狐狸不會就這麼等著,都快八十歲的人了,還能熬幾年?
所以,長則一兩年,短則幾個月,裴世钜一定會有所動作……李德武曾經推算過,裴世钜很可能會試圖一舉將太子推上皇位,隻有這樣才有可能覆滅李善。
但陛下雖然在天台山一戰中受傷,但身體依舊康健,太子想登基稱帝,隻可能是通過一場兵變……而北衙禁軍是關鍵中的關鍵。
李德武在心裡琢磨,裴世钜舉薦李善出征,以及李善這次對流言蜚語的推波助瀾,很可能都與北衙禁軍有直接的關聯。
要不要將自己的猜測告訴裴世钜?
李德武很快打消了這個主意,裴世钜對待自己的態度……不比對待掉落在地上的瓦片好多少,而妻子裴淑英對自己的態度,簡直就是生死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