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吧。”李善歎了口氣,“沒想到如今朝中局勢如此……相比起來,當年秦王看似不支,卻是待時而動,而如今看似風平浪靜,卻暗藏波濤洶湧。”
淩敬也歎了口氣,以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李淵站在了東宮那一邊逼迫秦王,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秦王很有希望入主東宮,而太子李建成不會坐以待斃。
在其他人看來,太子會竭力與秦王抗衡,這場爭鬥可能會持續很多年,但李善、淩敬以及李世民、房玄齡、崔信這些知曉內情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局勢如同即將迸發的火山口,隨時隨刻都可能爆發。
淩敬幽幽道:“裴弘大到底會怎麼說動太子呢?
這是環繞在李善、李世民、淩敬等人腦海中的最大疑惑,李善對此也無計可施,想了會兒才說:“柴紹節製北衙禁軍,如今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其實東宮不占太大的優勢。”
“嗯,右監門衛大將軍羅藝、右監門衛李高遷。”淩敬盤點道:“秦王連襟張琮任左千牛衛將軍,另一位左千牛衛將軍宇文韶乃齊王親信,不過早年也曾在秦王麾下。”
李善補充道:“還要加上長林軍……如果加上長林軍,那宮禁……東宮還是有優勢的。”
“長林軍?”淩敬輕聲道:“長林軍若欲入太極宮,隻能走玄武門。”
“嗯,已讓範十一傳信,這幾日要見一見賓王兄。”在燭光的映射下,李善的麵孔顯得晦暗難明,“現在河州總管出缺,長史、彆駕都是羅藝舊部。”
淩敬聽得懂這句話,去年羅藝率大軍從靈州一路退到了原州西南到隴州一帶,之後就被調回京中,羅藝隻帶了兩百親衛回京,而天節軍是調回了河州……但有沒有小股兵力潛入京兆甚至長安,這是很難說的事。
因為唐朝在戶籍管理上相對來說比較混亂,特彆是在去年關內大亂的情況下,而且類似的事羅藝是乾過的……當年他就是暗中派遣數百精銳入京,才鬨出一場事來被李淵趕到隴右河州。
書房內安靜了很長時間後,李善笑道:“先見一見賓王兄再說吧,若是東宮有所預備,不可能一點預兆都沒有。”
淩敬遲疑了下,低聲道:“長孫輔機曾建言,當使殿下出宮。”
李善呆了下才反應過來,長孫無忌是希望李世民遷出太極宮,在長安另擇地居住,這裡麵的玄機一眼就能看穿。
一旦事變,太子起兵,第一件事是打開玄武門,讓忠於東宮的長林軍進入太極宮,第二件事就是要控製住李淵,擊殺李世民……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
其實這兩件事有可能並行的,因為玄武門在太極宮的西北側,而東宮與太極宮的東側相鄰,出入的道路狹窄,但數十個甲士說不定就夠了……因為李世民居住的承乾殿位於太極宮的東北部,距離東宮不算遠。
換句話說,一旦太子起兵,那承乾殿立即就在東宮兵力的攻擊範圍之內……這對李世民以及其妻妾子嗣的威脅太大了。
李善突然有點想笑,曆史上的李世民之所以最後選擇玄武門兵變有很多原因,但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他被趕出了長安,居住在太極宮北側的弘義宮……位於禁苑中,在長林軍的攻擊範圍之內。
這等於是說李淵默許太子殺進秦王府啊……李世民實在是忍無可忍,最終發動了兵變,就這樣,薛萬徹還差點攻下了弘義宮呢。
想想那些,再想想這一世,李善隻覺得是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