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番外 典故二則(2 / 2)

後來曹操征討袁術的時候,孫策為前鋒,作戰悍勇,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年紀輕輕就成了廬江太守,所擁有的權力和信任甚至一度能和曹昂比肩——曹昂那個時候也才是九江太守而已。

孫策雖然擅長作戰,但在當時被人稱作魯直。

追擊袁術的時候,他報仇心切,差點搶了曹昂“殺袁術者王”的功績,這是其一。

曹操詢問他想要哪塊封地的時候,他直言想要離老家最近的廬江,這是其二。

曹生過繼風波鬨得轟轟烈烈的時候,曹操的諸多兒女都不敢與曹生親近,隻有孫策格外殷勤地給他送禮,還邀請他到廬江小住,這是其三。

後來孫策又攻克了揚州兩個郡。有人勸他自立,他不聽,有人勸他將城池獻給曹氏,他也不聽,反而沉迷於收集湖石,在富春給母親修建園林。結果動工不到半月,他就因為侵占了當地世家的土地而與人交惡,還要曹昂和周瑜替他善後。這是其四。

如此種種,列舉不儘。

但曹操和曹昂都喜愛他,就算他偶爾犯了忌諱,也不曾責罰。

曹昂在位的時候,有人拍皇帝的馬屁,在曹昂跟前貶低孫策,說他“空有匹夫之勇,為政愚鈍不堪”。

曹昂回答說:“我多想要孫郎的愚鈍啊,然而卻沒有那樣的天賦。孫郎的愚鈍,就像白羆,平日裡橫衝直撞,但真正有危險的山崖,他是不會靠近的;真正需要搏命的時候,他是不會有半點遲疑的。這種愚鈍就像春天的桃花和夏季的螢火,永遠恰到好處,惹人喜愛,我要通過後天的思考才能做到,而伯符天生就會,這是多麼讓人羨慕啊。”

孫策在江東三十年,權力很大,每年都有彈劾他的奏章,但全都被曹昂壓下了。到了五十歲的時候,他果然將江東的政務主動歸還給了曹昂,成就了一段佳話。

朝廷的官員清查江東的賬簿,發現孫策在任期內竟然一件觸犯律法的事情都沒有做,他的幾個兒子雖然出身高貴,也全都自律清廉,這就很讓人稱奇了。

這個故事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做“白羆之愚”,常用來比喻小事糊塗大事清醒,或者看似行事出格但其實非常有底線的人。早期也有用來形容人直覺敏銳的,但這種用法已經不多見了。

另一個出自這則故事的成語是“春花夏螢”,比喻讓人心生喜愛的事物。

作者有話要說:本章所涉及的成語均為杜撰,請讀者們注意區分。

p.s.我發現編造番外真的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