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1 / 2)

幾天後, 林淑柔看到了葉芷清寫的東西——在她父親的書房裡。

那裡一堆文章,林淑柔認得葉芷清的筆記,自然一眼就看到了。

她看到那上麵的內容後,一時額頭冒黑線,問父親道:“爹,這些都是什麼?”

葉芷清文采不好, 寫不出什麼正經的文章來,所以這紙張上麵寫的內容很……脫俗。

內容也簡單,一看就懂,就和說書一樣, 寫的是賢王在路邊看到有人亂摘還沒有成熟的穀粒, 義正言辭地訓斥了那人一番,還讓人幫那塊田地的農家除草。那人知道耕種辛苦之後,連連認錯,表示自己一定會悔改。

先不說這個故事漏洞百出,單單是賢王……怎麼看都不像是會循循善誘、勸人向善的人哪。

林行止見女兒也看到了這個,不由失笑道:“我們打算做報紙, 這些都是明天要刊登上去的內容, 今天夜裡我在查閱一番, 看有沒有不妥的地方。”

是的,葉芷清打算把報紙做出來。身為穿越客必做行業之一, 葉芷清想辦起來,也不算太難。

當然,她辦這個的初衷是引領輿論。

周恭的事, 讓幼帝得了一個仁帝的名聲,這讓葉芷清有了危機感。

雖然風清並不在乎名聲的好壞,隻在乎實際的利益,但是葉芷清還是不希望將來有一天被人站在道德製高點上職責他。

而報紙這東西,就是一門非常好用的工具。

幼帝懂得把自己的名聲變好,企圖讓天下人站在他那邊,那她直接用報紙幫風清洗白好了。

她在和風清商量了一番之後,她又知會了新任首輔沈老,再把林行止拉了來,名義上讓林行止牽頭做主筆、孟行舟做副筆,正式成立日報處。

同時,為了輿論脫軌,報紙這行業隻能官府出售,其餘敢私下出報紙的,皆要獲罪。

對於這,葉芷清也沒辦法。雖然她也知道言論自由,但是在沒什麼文盲的二一世紀,一大堆年輕人都能被輿論拉著鼻子走,更何況是眼下這種時代。

報紙一旦不受掌控,那很可能會成為攻殲的工具。如果這樣的話,那它的出現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所以葉芷清考慮再三,決定在開放輿論的基礎上,掌控住輿論。

不然回頭有人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成標語寫在報紙上,煽動天下人叛變,那樂子可就大了。

林行止在知道報紙的諸多功能之後,也來了一絲興趣。雖然他這個主筆肯定做不長久,但是卻不妨礙他嘗試新鮮事物。

於是,在報紙處成立的第二天,他從翰林院調動了幾個心情比較溫和的做了幾年冷板凳的翰林進來,專門負責寫文章。

眼下這一桌子的文章,有一大半都出自於他們的手筆。

林淑柔聽完父親的解釋之後,漂亮的眼睛裡滿是奇異之色,“這真是個絕妙的主意。有了報紙,以後很多事都可以不用擔心彆人亂傳了。”

“這隻是其中之一而已。”林行止笑道,“以後這張紙上麵不僅會有文章,還有每□□廷上發生的事。除了這些,你們刑部的一些案子也可以放上來。而且芷清還特意讓我留了一塊中間的板麵,說是弄個善人堂,把捐錢捐的多的人的名字寫進來。”

“捐錢?”

“對。”說到這,林行止也有些哭笑不得,葉芷清還真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從裡麵摳出錢來。

和離這邊要收費,報名要收費,上林苑那裡,良種現在是還不多,等到能發放下去種的時候,第一茬長出的良種,她肯定會高價賣出去。

“這事我已經讓吳二叔拿銀子了。明天他的名字就會出現在這上麵。”

林淑柔知道,吳二叔是京中的富商。讓他出點銀子,給自己買點名聲,吳二叔肯定是願意的。

商人不比權貴,他們手裡有錢,但是名聲大多都不好。但如果眼下有一個能增加他們名望的地方,相信絕大多數人都願意去花這個銀子。

“吳二叔出了多少?”林淑柔問。

“五萬兩。”林行止道。吳老二應該是看在他的麵子上,所以才砸了這麼多銀子。

“這麼多?”林淑柔吃了一驚,“那這銀子歸屬是誰?誰來掌管,以後要拿去做什麼?”

如果銀錢沒有分配好的話,這以後也是一件難辦的官司。

“修路。”這點才是令林行止敬佩的地方,“芷清說,京城外的路太難走,就拿這些銀子去給百姓們修橋鋪路,路修完了,就以捐款的善人的名字命名。要想富,先修路。有時候想想,這話還說的挺對。”

林淑柔仔細想了想,明白過來。

這說白了就是在釣魚啊,用名聲的誘餌去讓那些有錢沒名的富人砸錢。不管這能拿多少,反正報紙上所付出的也隻是一小塊空位而已。

“這才是葉大姐姐啊。”她語氣欽佩道。

……

翌日,京城裡麵多了個新鮮事。

無論你是在自家的院子裡,還是坐在茶樓上,總能夠十一二歲的孩子手裡抱著一疊紙,一邊揮著手一邊叫賣道:“京城日報,兩文錢一份,大爺您要來一張嗎?”

雖然絕大多數人舍不得花這個錢,但是京裡最不差的就是有錢人。他們一聽到這叫賣聲,讓人去把那小孩領了過來,自己從他手裡抽了份報紙出來,問他:“這是什麼?”

那賣報的小童也十分機靈,嘴皮子十分利索,“回大爺,這是新出的京城日報,今天第一天發售。您在這報紙上可以看到時下所有的消息,比如昨□□堂上楊閣老和沈老他差點打起來,還有王寡婦和離成功啊,對了,後麵還有捐了五萬兩銀子給我們造橋鋪路的吳大善人的名字……”

那人也認得字,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我才兩個月沒來京城,京裡變化都這麼大了。”

說著,他隨手丟了個碎銀給報童,自己就拿著報紙坐在茶館裡看了起來。

報紙一件老板這麼大方,忙高高興興的道謝,又繼續叫賣去了。

與此同時,在看這份報紙的不僅僅是這個商人。茶館、樹下、馬路邊,不少人一邊拿著報紙一邊讀給其他人聽。

此時此刻,大約最自豪的就是讀書了。他們不在百無一用是書生,好歹還能讀書給大家聽。

吳二也看到了報紙,確切的說,他從一早上開始就在等這個報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