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2 / 2)

誰叫咱們這位乾隆爺一輩子拿著他的大印在傳世名畫上到處蓋章,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又搞出了那麼多花花綠綠的瓷器來,這品位實在堪憂。

外加晚年寵幸和珅,縱容寵臣貪汙**,朝政上也因循守舊,整個清朝由盛轉衰就是自他開始。

作為兩個現代人,珍珍和阿靈阿其實挺能理解他作為一個在封建禮教和儒家思想教育熏陶下長大的皇帝,是很難自己生出超越時代的變革思想,但對他感覺膈應也挺正常。

何況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

珍珍是親眼目睹她姐姐皇太後這一輩子是怎麼過來的。康熙爺雖說如今隻有她姐姐一個人,可年輕的時候那也是嬪妃們論打算的。

“曆史”上的弘曆最後登基當了皇帝,姝姝要是嫁了他,那就得和一整個後宮的女人爭寵,就算是當了皇後,這日子也太難熬了。作為父母不求兒女們富貴,隻求他們能平平安安幸福快樂地過一輩子。

珍珍撐著下巴煩惱地說:“那怎麼辦呢?”

阿靈阿歎了口氣。

“沒法子,咱們還是未雨綢繆吧,往後你進宮的時候就彆帶咱們家姝姝去。兩人畢竟還小,隻要不見麵,過幾年沒準就都忘了。”

珍珍道:“那也隻能如此。”

打那以後珍珍再沒帶姝姝進過宮。

姝姝頭幾個月還會嚷嚷著想盈盈妹妹,後來珍珍讓雙胞胎沒事多陪她玩,漸漸地她也就把進宮這事給拋之腦後。

倒是皇太後還問過珍珍幾次為什麼都不帶姝姝進宮,珍珍每次都用“不聽話,在家受罰呢”給搪塞了過去。

一晃眼八年就這麼過去了,這八年裡頭一樁大事就是三朝老臣納蘭明珠病逝。

阿靈阿算了下,老狐狸雖然比他所知道的“曆史”提早退出政治鬥爭,但足足多活了十年。這十年裡明珠含飴弄孫好不快活,算是安詳晚年。

對這位曆經三朝屹立不倒,聰明睿智又奸詐狡猾的老臣,不但雍正爺深表悲痛,就連太上皇康熙爺也表示了沉重的哀悼,皇太後私下裡同珍珍說,太上皇得知這消息的那一天就喝了一碗米湯,還是盈盈哄著他才喝下的。

明珠去世後家產平均分給了三個兒子,納蘭容若,納蘭揆敘和納蘭揆芳。作為彼時大清的頭號隱形富豪,他的家產也在一夜之間讓三個兒子成為了數一數二的富人。

於是,這就產生了第二樁大事。

也不知道太上皇康熙爺是念著明珠當年力挺他平三藩的舊情呢,還是惦念著納蘭家這塊肥田怎麼也不能讓彆人耕了。早早就退居暢春園不問俗務的太上皇,十分難得地親自出馬指婚,選揆敘的長子有餘當了自己閨女的駙馬。

最後一樁則是誰都沒想到的事。

阿靈阿和珍珍一直都深深明白富不過三代的道理,對四個兒子的教育十分上心,基本是按著現代“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方法來教養。

四個兒子裡最有天賦的是次子平安。五六歲上就能作詩,十分得揆敘的歡心,早早地就把他收做自己的親傳弟子。這孩子也沒辜負恩師的栽培,十二歲就考上了秀才,十五歲就得中舉人,而且還是順天府鄉試第一名。

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下一屆的殿試之中,他真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由雍正爺親點成為了滿漢合科曆史上頭一位滿人出身的狀元。

禮部的小吏到國公府門口敲鑼打鼓地報喜的時候,阿靈阿還當是來搗亂的,差點把人轟走。當弄清楚真是點了狀元的時候,頭發花白的巴雅拉氏高興地讓下人攙扶她到家廟去,親手把詔書供在遏必隆的牌位前。

珍珍和阿靈阿高興之餘按著慣例,在國公府開狀元宴款待賓客。

這一天,半個朝廷和大半個翰林院的人都來國公府道賀。珍珍和阿靈阿忙得是腳不沾地,兩人都不曾注意,在賓客之中混入了一錦衣玉冠的年輕人。

他沒有留戀於國公府精妙的假山怪石或是奇花異草,而是避開賓客和國公府的下人,走到了分隔外院和內院的二道門前。

他沒有再往前走一步,僅僅隻是站在二道門外,靜靜地聽著打門裡頭傳出的女孩們嬉鬨的歡聲笑語,隻是這樣就足以讓他的嘴角綻放出微笑。

“三阿哥?你怎麼在這?”

弘曆轉過身,麵對一臉驚訝地站在他身後的團團,弘曆把食指貼到唇上比了個噤聲的手勢。此時,一陣女孩們的歡聲笑語從門縫裡飄了出來,團團愣了愣,霎時明白了什麼,他剛驚訝地吐出一個“你”字,就被快步走到他跟前的弘曆拽著胳膊,拉到一不起眼的拐角處。

“你放心。”不等團團開口,弘曆先說,“我沒想過進去,我站在那兒隻是想聽一聽她的聲音。”

整個北京城的王公貴族們都知道,阿靈阿連生了四個兒子才得了一個女兒,弘曆口中的這個“她”,想也知道是誰了。

團團露出一個要哭了的表情,抱著腦袋蹲了下來。

“哎,我為什麼好死不死地非要走這條路,阿瑪知道了非弄死我不可。”

弘曆把團團拉了起來,拍著他的肩說:“你放心,我這就回宮去了,除了你之外沒人知道我來過這,你就當今兒沒見過我就是了。”

團團歎了口氣。

“三阿哥,雖說您是皇子,但這事啊……”團團指指二道門,又指指他。“就因為您是皇子才不成。”

弘曆望著那扇緊閉的門,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我知道,但……”

他轉過身,臉上的神情無比堅定。

“我不想放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