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葡萄吃著口感不好,太酸不好賣沒人要,漿果不成規模而且不好保存,也沒人要。
除此之外,能成一點規模、在這個季節成熟的水果都被包圓了。
雲知把人都帶到地方後,大家都熱火朝天地乾活。
她沒那麼快回城區,也沒彆的事乾,乾脆就摘起了野葡萄。
野葡萄不如人工種植的好吃,但是用來釀酒、泡酒那是一級棒!
漿果泡酒也不錯。
雲知臨時編了兩個籃子各摘了一籃,帶下山後直接在鎮上批發部買釀酒泡酒的罐子、高度白酒和老冰糖。
先用高度白酒各泡了一罐10升的葡萄酒跟漿果酒。
然後用剩下的老冰糖跟野葡萄一起,一層葡萄一層老冰糖碎這樣疊加在20升的罐子裡,釀葡萄酒。
做好後放到青磚房的閣樓裡,等待時間施法。
很快,傍晚的時候就有人送貨來青磚房稱重了。
第一個來的是鄧大娘,雲知早就表示過有好事會先想著她。
這次最早通知的人裡就有鄧大娘,她會做柿餅,家裡就包了柿子林。
在樹上熟的柿子直接就拿去賣,回一波款。
八分熟的帶回家做成柿餅,留著過年也好賣。
鄧大娘給了雲知好幾個熟透的柿子,然後站在旁邊看兒子跟老伴兒一起往秤上抬裝滿柿子的籮筐。
稱了重量,當場轉賬結清貨款。
然後鄧大娘的兒子馬上就把熟柿子載離鎮上,送到距離關寧鎮最近的一個區的菜市場外。
鄧大娘兒媳在這裡占了一個位置,這會兒正好是附近人家買菜的高峰期。
柿子一到,直接叫賣。
因為價格便宜,味道也好,很多出來買菜的人都不由自主駐足觀看,有人氣就有生意。
停下觀看的人看著看著就蹲下拿了個塑料袋挑選起來。
菜市場外這個賣柿子的攤位擺到晚上八點才收攤。
收攤的時候帶來的幾框柿子隻剩下十幾個被壓壞品相不好的了。
帶回家,家裡人湊活著吃也覺得挺不錯。
“不愧是那林子裡的果子,真是好吃。”鄧大娘的丈夫邊吃邊感歎。
他們兒媳不是本地人,隻聽過一些傳聞,具體的就不太懂了。
畢竟以前鎮上人對那房子和林子都是諱莫如深,很少有人提及,即使提到也是含含糊糊說幾句就趕緊閉嘴了。
“爸媽以前吃過那林子裡的水果?”
鄧大娘說:“好像小時候吃過,記不太清了。”
“吃過,應該是在鬨饑荒那幾年。”鄧大娘老伴兒陷入會議,“當時就是靠那林子裡的東西養活鎮上這麼多人。
可惜後來林子的主人不在了,其他人一進就迷路,隻能看準了通向青磚房的方向下山才能出來。”
鄧大娘兒子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媽特地叮囑我一定要從來的方向下山,彆亂跑呢!
我當時還尋思那麼多人在山上,那姑娘也不看著點,彆人要是從彆的地方悄悄把果子運走她都不知道。
沒想到沒一個人偷運,全都老老實實把果子運到青磚房那邊去了。”
“這林子那麼神啊?!”
“不是林子神,是半山腰那棵大樹,咱們鎮子還不是鎮子的時候那棵樹就在那兒了,沒人知道它樹齡有多大,老一輩都說樹大成精了。”
“要是能親眼靠近看看就好了。”
鄧大娘說道:“現在那房子和林子的主人回來了,沒準還真能見到,上麵有個宅基地是屬於雲知的,就看她什麼時候要建房子了。”
雲知目前是沒錢建房子的,她還沒把青磚房改造完呢。
今天剛收到一筆賣林子裡產物的錢,兩萬多再加上賣暈車丸、草莓的錢,差一點到萬元。
雲知立刻聯係了陳師傅,請他幫忙先改造一下水電,要是還有餘錢就改造一下一樓的洗手間。
下午四點多,雲知從關寧鎮坐車回家,七點左右到達,飯都來不及吃就收拾東西擺攤去了。
每天早出晚歸,來往關寧鎮與城區之間十多天,山林裡的采摘‘活動’才告一段落。
雲知手頭的錢扣掉房子改造水電的費用後,終於突破萬,達成五萬存款成就。
可惜這錢也沒能在手裡捂多久,馬上又讓人幫忙改造洗手間跟廚房,順便把後院的牛圈豬圈給拆了。
她有養牲畜的心思,但是不會在距離家那麼近的地方養,短時間內恐怕也沒時間和精力。
無論有什麼想法,都得等到她能住進青磚房再說。
轉眼就到了十月底。
當初雲知在社交平台發的大齡小學生帖子的熱度早已過去。
浪潮褪去後,留下來的依舊隻有以前經常看她直播學習的人。
十一月的第一天,雲知在老粉們的千呼萬喚之下,悄摸摸地重新開了學習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