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漸漸露了出來,蛋糕即將製作完成。
在這寒冷的冬天裡,蛋糕隻需放在廚房中就能放上一天。
房間中。
“啪——”
程寶珠迷迷糊糊地一巴掌拍在自己臉上,然後瞬間被疼醒。
“嘶!”她皺眉睜開眼睛,剛想說“徐川你偷偷摸摸又想乾些啥”,結果就看到大閨女兒乖巧地盯著程寶珠看。
“媽媽,早安!”
大閨女笑眯眯地喊人,聲音軟乎乎的,說完後摟著程寶珠的脖子拱到她的懷抱之中。
程寶珠徹底沒了脾氣,到了嘴邊的話又憋了回去,隻是臉上還火辣辣的發疼。
閨女兒就跟個小火爐似的,身上還又軟又香,程寶珠和她在床上賴了好一會兒,說了好些幼稚的悄悄話後才磨磨蹭蹭地起床。
“生日快樂!”程寶珠親親閨女,笑盈盈地對閨女說。
說完將上個月就托薑四紅從港城買的八音盒,以及自己動手製作的大型布娃娃送給她。
徐好好小朋友瞪大眼睛,霎時之間眉開眼笑,在床鋪上抱著布娃娃尖叫著蹦啊蹦:“今天是好的生日嗎,啊啊好開心好太開心了!”
程寶珠就叉著腰就這麼看著她,也沒有阻止。
過會兒,從櫃子中當時拿出一起拜托薑四紅從港城買到的相機,拉開窗簾打開電燈對準床上笑得燦爛的閨女兒“哢嚓”一聲。
——徐好好的三歲照,就這麼被定格下來。
穿著白色睡衣,披肩的頭發亂糟糟,抱著布偶娃娃眼睛笑出彎彎月牙。
程寶珠等閨女激動完,給她換上新衣服,還梳了個特彆好看的發型。
徐川斥巨資買了個小小的皇冠,這會兒給她插在頭發上。
“媽,好今天是公主對不對?”
她瞧著鏡子裡的自己美滋滋,程寶珠挖出些寶寶霜對準她臉上狂抹,然後拍拍她水嫩嫩的臉蛋道:“對,好好今天就是小公主。”
小姑娘托著腮笑得心滿意足。
吃過早飯,徐川到隔壁林天和那裡去借車。今天店鋪休息,他乾脆直接開車去郊區接大姐一家。
這大雪天的,讓大姐他們擠公交車和走路來真的不太方便。
程寶珠瞧著客廳櫃子裡那些臘肉立刻轉身跑出去對徐川道:“你帶些臘味給大姐他們吧,這麼多咱們三人要吃到何年馬月才能吃完。”
不僅有臘肉,還有臘排骨熏肉和各種各樣的乾貨。
這是哪來的?
這是徐川菜館的那些送菜人送的,快到年底了他們自個兒家裡做了點臘味就給送來。
徐川本不想收,奈何你不收人家還會害怕你明年是不是不要他們家的菜。
既然如此,那收就收下吧,徐川不想占人家便宜還給送禮的人塞煙塞紅包。
可有第一個人送,就有第二個人送。
不知啥時候傳出徐川愛吃臘味,搞得最近這段時間他幾乎天天都能收到臘味,家裡的櫃子已經快塞不下了。
臘味一多,那味道就重的很。程寶珠始終覺得臘味總有股臭腳丫的味道,就是徐川自己醃製的臘肉也會,於是恨不得趕緊讓徐川把這堆玩意兒處理掉。
徐川一拍腦袋,也對!
幾乎上百斤的臘味,他們吃到出了正月恐怕也吃不掉。至於分給街坊鄰居,分給這家你難道還不分給那家。最後家家分,人家會以為你家錢多燒手呢!
徐川拿出個布袋來,放了幾條臘肉和幾根臘排骨。
程寶珠睨他:“剛好有車,你這會兒要拿就多拿點。”
最好把櫃子給她清完了,然後再趁著哪天有大太陽狠狠洗洗曬曬。
徐川無語嘀咕:“奇怪,你聞著嫌棄,怎麼吃起來就吃得那麼歡呢。”
程寶珠撇嘴,心說那能一樣嗎?
螺螄粉她也能吃啊,但放盆酸筍在那兒給她整天整天地聞著,她也覺得臭。
聞著臭,吃著香,不衝突。
徐川乾脆整了大半去,拎著個大袋子去借車,然後開車出城去。
他一走,程寶珠和閨女對視一眼,瞬間跑到房間去換上厚衣服,然後抱著閨女出門。
哼,她們娘倆看電影去!
徐川不知此事,這會兒滿心滿眼想的都是買輛車來,他再次體會到車子的便利之處。
開車比班車要快得多,大約四十多分鐘後徐川就到達了部隊附近的村莊。繞過村莊後看到警衛,他將車子停在門口說明了來因。
門口的人稍作問話,打個電話給李衛軍,得到回答後放徐川進入家屬區。
這裡到處都有人站崗,徐川啥也沒看到直接就被引入到家屬區中。
徐雲也不知從哪兒得到消息,飛快地從三樓那裡探出個頭來,朝著徐川揮揮手。
幾個小孩一溜煙兒從樓梯上下來,徐川讓兩個大的把布袋子扛上去。
關上車門,徐川也跟著上去。
幾天前徐川幫大姐買了磚還順便請了泥水匠,乾了得有兩三天,房子裡頭的格局才算改完。
徐川在房裡轉悠了會兒,喝兩口熱水說:“你們這樣還真得打上下鋪,要不沒法睡。”
徐雲點點頭,此刻正把四個男孩子挨個訓過去,讓他們乖乖把衣服穿好鞋也穿好,徐川心中戚戚然。
再次堅定了他隻要一胎的想法。
待了半個小時,期間因臘肉的事兒姐弟倆推拒好幾次,最後終於上車回城。
徐雲感慨:“要是爹媽和大河也在就好了。”
這樣他們家都在首都,也不至於幾年都見不到一次麵。
徐川回城的車速很慢,笑笑說:“你多寫幾封信回去,彆勸爹媽,直接勸哥就成。順便寫封給嫂子,讓嫂子也勸勸。”
他們家裡,最老實的人是他哥。
最固執的,也還是他哥。
老實人固執起來你拿他沒辦法,說什麼都不樂意來首都,非說他啥也不會,這樣會給徐川和程寶珠添麻煩。
徐川曉得他爹媽當初是因為覺得他未來不如兄姐,所以偏他偏得厲害。
如今又覺得家裡三個孩子,就他大哥往後過得要更艱難些,於是老兩口立刻轉變了,開始偏向他大哥。
老兩口倒也不會讓徐川和徐雲拿錢補貼大哥,他們的偏向就是“滿足”。
當初徐川不想下地,他們無論怎麼勸說,也沒有逼著徐川,強壓徐川去下地乾活。
如今徐河不願意來首都,老兩口也不會逼著他來首都跟著姐弟過活。
而等徐雲一搬來首都,老兩口雖想到首都來,但心中的各種顧慮卻更加重了些。
父母考慮的東西總是要更多,他們會覺得自己要是來了首都,大女兒小兒子都在首都,可不就是把大兒子一家孤零零地留在老家嗎?
這讓大兒子心裡怎麼好受?於是乾脆不來算了。
徐川歎聲氣,自從有了閨女後,他是越發能猜到爹媽的想法。
這事兒在爹媽身上無解。
隻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