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三天前去往海市的徐家良打回來第一通電話,表示自己已經在海市站穩。
徐川問:“你有見到複維吧,我跟複維說過讓他給你們引引路。”
程複維在海市讀大學,如今也被分配到海市的一所高中裡工作。
在徐家良要去之前,徐川就拜托過這位舅子,讓他幫忙給兩人引引路。
這倆要去找店麵,自然需要熟悉這座城市的人帶著才行。
程複維因為這兩年也有做幾回小生意的原因,可沒少在海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
他先前做了啥生意?
就是程寶珠的口紅生意。
最近兩年的假期裡,程複維都會抽空去首都幾天。有時學校和首都那邊有交流,他也會積極報名。
說句心裡話,比起家裡的幾個血緣上的親哥哥,程寶珠反而和程複維會更親近些。
當程寶珠在給閨女兒科普她其實是有舅舅的時候,連好好這小姑娘的第一反應都是經常會給她買布娃娃和小裙子的程複維舅舅。
程複維每次在首都待的時間都不長,甚至沒過過夜,拿了口紅後就又離開。
他這人也不貪心,這麼好的條件都沒有把生意做大,而是細水長流般的賣了兩年多,連程寶珠看了都替他著急。
正是因為此,他畢業工作後不需等單位分房自己就能買房。還是因為如此,他隻能買套學校旁邊的套房。
買了房後,他就收手,是真的乾脆利落的收手。
用他的話說:我不缺錢,我現在工資還可以,房子也有了,沒必要繼續做這事。
程寶珠:……
好吧,每個人的想法各有不同。
猶記得當年在老家時徐川也偷偷找過程複維,問他要不要一起做買賣。
程複維聽了直搖頭,即使利潤再大他也不願做。
他這人物欲極低,買了房又裝修和添置家具後剩下488元,過一個月後還能有485元。
如今呢,工作一年的工資也沒怎麼花,吃在食堂吃,衣服也穿舊衣服。還在他媽急得要趕來海市之前談了個女朋友,有女朋友後兩個人依舊過著同樣的生活。
程複維女朋友叫謝瑜,是他的同校同學,如今兩人又在同所高中,一個教物理一個教數學,純純的理科夫妻。
前段時間程複維還帶著女朋友回了程家村一趟,在訂婚前總得讓爹媽見見這女孩兒嘛。
程老叔公家不出意外地很滿意這姑娘,這姑娘家是東北那塊的有啥關係,反正往後小兩口都住在海市。
就在徐家良去海市前的那一天,程複維都和人家姑娘扯證了,至於婚禮隻能在暑假時回農村補辦。
徐家良提著程寶珠和徐川托他帶來的結婚禮,與程複維笑笑寒暄。
從前兩人雖然不熟,但在這遠離故鄉之地裡卻覺得對方分外親切。
程複維還請兩人吃了頓飯,並沒有扣扣搜搜的,這讓一直聽程寶珠說她這個堂哥越來越節儉的徐家良有些驚奇。
吃過飯,程複維帶著兩人到處看,邊騎自行車就邊介紹沿路的情況。
徐家良眼睛越來越亮,恨不得立刻打電話回去給徐川。
“這裡商場中的人可真多!”站在新世界百貨前,徐家良感歎說道。
林天和下意識地摸摸兜,他現在手癢癢,特彆想進去花一筆。
一行人逛了大半天的時間,之後回到招待所中住下,而程複維則拎著東西回家。
謝瑜早就做好飯,問:“沒來家裡吃嗎?”
程複維把袋子放在椅子上,搖搖頭:“他們走一下午了,累得不行想回招待所躺著。”
謝瑜實在好奇:“那家店要找個這麼好的位置真的不會虧嗎?”
“有生意怎麼會虧?”程複維大口扒飯,“這個店鋪若是開起來也是咱們海市頭一份,我瞧他們是信心十足。”
徐家良在看過海市人民的消費力後,確實是信心十足。
瞧瞧那大包小包的從商場裡購物,還有不少人身上穿的衣服都能彰顯出自己口袋裡有的是錢。
第一天,兩人又考察大半天。
考察結束,徐川就在菜館中接到了徐家良打來的電話。
“……目前我們就選定這個地方,第一個地方位置是最好的,但店鋪麵積沒有另外兩處來得大些。大概要小上十來個平方。”徐家良在話那頭說道。
徐川細細考慮,程寶珠則在旁邊幫忙把這幾處的優缺點都給記錄下來。
徐家良說的很詳細,就連這三處房子的房東以後有沒有意願賣房子的事都考慮到。
“行,我考慮考慮,你之後供貨的事再處理一下。”徐川瞧了眼程寶珠記錄下來的東西,掛斷電話後拿起來看。
他問:“你覺得哪個不錯?”
程寶珠趕緊躲開:“你彆問我啊,當心我把你帶到坑裡去。”
“嘖,怎麼會呢?”徐川說道,“你真彆妄自菲薄,有的時候你的商業嗅覺可比我靈敏。”
程寶珠心說那是因為她知道後世哪些東西能賺錢哪些東西會爆火,她是站在時代之上,甚至是跳出這個時代之外。
但是她隻知道大方向,然而一件事是否能做成功小細節也重要。
用文明的話說,她是紙上談兵。
用較為粗俗的話說,她是半瓶水響叮當。
要是徐川真全聽她的意見,他們家遲早有天得灰溜溜回鄉下住。
徐川想起媳婦兒那有點理想主義的性子,決定還是自己做決定吧!
—
今天下午首都的風有些大,吹得人頭發亂飄。這種風可煩人了,程寶珠在出門見隻能把頭發紮得高高的緊緊的。
她出門乾啥?出門找人。
程寶珠拿著金大爺給的地址上門去找另外一位老中醫,這位老中醫就住在藥膳館附近。
如今她的藥膳已經有兩位坐館大夫了,嗯……包括她在內。
至於另外一位,自然就是薛老師的丈夫馮百齡。他被程寶珠磨了幾天,終於把馮百齡給磨了下來。
磨下馮百齡的關鍵竟然不是徐川的菜,而是程寶珠的那手針灸。
馮百齡從前隻聽妻子說過她的這個學生使得一手好針,曾經還給一位中風的人出過治療方案,後來從那位病人的恢複情況就可以看出她的方案很不錯。
他當時隻以為那隻是普通意義上的好,畢竟程寶珠隻是一位學生,再好能好到哪裡去?
哪曾想他上次去菜館中吃飯的時候,正好瞧見程寶珠在給位老頭兒使針。
那老頭估計也是菜館常客,旁邊圍著一圈老頭對著他指指點點。
從旁邊老頭的話中可以聽出,這躺著的老頭好像有點兒偏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