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得寶(2 / 2)

劍來 天蠶土豆 21761 字 10個月前

白璧說道“這是一張古老符籙,是我師父早年無意間得到的,來自濟瀆三大古老祠廟之一的遺址,名為寸金符。妙處眾多,修行水法,事半功倍。為了這張符籙的歸屬,師門那邊鬨得有些不太愉快,不提也罷。總之其中一樁妙用,就可以幫我們走入秘境。”

寸金符,又被譽為光陰符。

玄之又玄。

詹晴雖然不清楚這張符籙的根腳,但仍是搖頭道“還是算了吧。”

白璧歎了口氣,“我已經是金丹地仙了,相當於早年龍門境練氣士的十年修為,又算什麼?越到後邊,一境之差,越是雲泥之彆。練氣士是如此,武夫更是如此。”

詹晴苦笑道“白姐姐。”

白璧笑道“一聲白姐姐,便足夠了。”

饒是詹晴這般性情涼薄的王侯子弟,也有些情難自禁,想要去伸手握住她的手。

白璧卻搖搖頭,心境平和,說道“那些被你金窩藏嬌的庸脂俗粉,不少女子都願意為你去死,你為何偏不感動?就因為我是金丹地仙,折損幾年道行,你便動心了?這種兒女情長,我看不要也罷。若是將來修行路上,換成一位元嬰女修,為你這般付出,你是不是便要見異思遷?山上真正的神仙道侶,遠遠不是如此淺薄。”

詹晴如遭雷擊,無言以對。

白璧突然說道“在使用寸金符之前,先推敲線索,再硬闖一番,兩位金身境武夫的拳頭,不能浪費了,兩者都不行,再讓我來。”

詹晴稍稍心裡好受幾分。

再看這位姿容動人的白姐姐,便有些陌生了。

————

桓雲出現在這處仙家洞府之後,便立即往身邊三人身上貼了一張獨門符籙,遮掩身形氣機。

至於那三人行走時的氣機漣漪,他桓雲隻是符籙派的金丹地仙,又不是那術法通天的道門天君,沒辦法做到儘善儘美。

那位雲上城龍門境老供奉鬆了口氣,沒有一場伏殺,終究是好事。

桓雲突然說道“接下來你們自己逛,除了生死廝殺,老夫就不管你們三位了。生死之外的得失福禍,各憑天命。”

然後桓雲笑道“放心,老夫不會跟你們搶,最多就是你們挑剩下的,或是你們沒能發現的,老夫才會撿撿破爛。”

桓雲身形消散,如雲如霧,沒有半點漣漪痕跡。

老供奉與兩位晚輩笑道“桓真人從來說話算話,走吧,接下去如何對付那撥野修,才是你們兩個需要擔心的。”

聽出了這位護道人的言下之意,女子擔憂道“師伯你?”

老供奉無奈道“難不成還要我幫你們倆撿東西,背東西?你們遊山玩水來了?我這個師伯是你們的挑夫?”

老供奉禦風而起,想要看一看這座洞府的天幕到底有多高,而且從高處俯瞰大地,更容易看到更多暗藏玄機。

不過謹慎起見,老人還是祭出了一件並非本命物的靈器,率先升空盤旋起來,以免自己一頭撞入山水陣法。

進了這種無主的仙府遺址,自然處處是錢可撿。

也會處處殺機在等撿錢人。

其實老人有喜有憂,喜的是此地機緣,定然不小,超乎想象,絕非什麼龍門境修士的修道府邸,而是一整座門派,隻看建築規模,就已經半點不比雲上城和彩雀府遜色。

所以此次城主沈震澤拿出那件方寸物交予自己,是對得不能再對了。

憂慮的是這座仙府可帶不走,一旦真是元嬰地仙、甚至是上五境大修士的修道之地,等到他們返回雲上城,隻要稍稍有點風聲泄露出去,到時候再來訪山尋寶,恐怕一位金丹都撈不到半點殘羹冷炙。隻會被近水樓台的那座宗門,以傳說中的搬山神通遷徙而走。與北亭國最近的宗門,一西一北,距離此地,相差不大,那點差異,對於擁有自家渡船的宗門修士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位老供奉隻希望此地的舊主人,隻是一位籍籍無名的地仙,境界千萬莫要再高了。

金丹是最好,元嬰就會有些麻煩,事後難以收尾。

指不定就會有宗門出身的譜牒仙師,登門拜訪雲上城,都不用對話開口,城主就隻能吐出大部分肥肉,乖乖交給對方,還要擔心對方不滿意。

一旦是上五境修士坐鎮的山頭遺址,想也不用想了,極有可能就是福禍相依,大福緣之後便是大禍臨門。

除非他們雲上城能夠立即打碎這座小天地,一鼓作氣銷毀所有痕跡。

可惜雲上城絕對做不到。

除非沈震澤當機立斷,在他們三人與桓雲一起返回雲上城後,主動找到其中一家宗門,與對方商量出一個還算公道的分成。

至於這座水運濃鬱的風水寶地,加上那麼多現成的壯觀建築,自然是對方宗門未來的一處避暑勝地了。

那件用來探路的靈器四處飛掠,並無任何阻滯。

老供奉便放心禦風升空。

就在老供奉離地已經數百丈的時候,那件靈器砰然碎裂,老供奉心知不妙,突然被人一扯,往地上墜落而去。

老供奉心頭一震,然後鬆了口氣,原來是老真人桓雲按住了他的肩頭,帶著他一起往地麵掠去。

隨後老供奉便察覺到頭頂上方,有一縷纖細氣機,一閃而過,轉瞬即逝。

桓雲沉聲道“勸你彆再往上走了,便是金丹地仙的兵家修士,都受不住那一縷巡狩四方的劍氣。”

先前老真人使出幾道巡遊符,拋入天地四方,發現每當有符籙去往高處,都會瞬間化作齏粉。

老供奉仰頭望去,先前那絲氣息,已經無跡可尋。

這位雲上城龍門境震驚道“難道這座遺址還有劍仙坐鎮?!”

已經悄悄繞行青山一圈的桓雲搖搖頭,“都死絕了,並無活人,也無鬼物。就剩下這道劍氣繼續存在於這方小天地。”

桓雲臉色凝重,“再告訴你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此地是一處古老洞天福地因故破碎後,遺留下來的玄妙地域,版圖大小,大致是方圓百裡。小天地的歲數,不好說,可能千年,甚至更加久遠。不過這座山頭洞府是什麼時候悄悄消亡的,老夫大致推算出來了,約莫七八百年,但是這也不正常,北亭國曆史上,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仙家門派。”

桓雲停下下墜身形,離地百餘丈,與那位老供奉一起禦風懸停,緩緩說道“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這處小天地,在此地門派覆滅後,曾經被不知名的世外高人隨身攜帶,一路遷徙到了北亭國這邊。隻是不知為何,這位仙人並未能夠占據這處秘境,順利修行,然後憑借此地,在外邊開山立派,要麼是遭了橫禍,承載小天地的某件至寶,沒有被人察覺,墜落於北亭國深山當中,要麼此人來到北亭國後,不再遠遊,躲在這裡邊偷偷閉關,然後默默無聞地兵解轉世了。”

桓雲歎了口氣,“生死不定,大道無常。”

每每思量此事此理。

讓人難免有些心灰意冷。

隻不過桓雲感慨之後,立即驚醒過來,想起自己在雲上城勸慰沈震澤的那句話,瞬間便恢複如常,心境之中再無半點陰霾。

道家修行,自誤最誤人,如此才有了三教百家當中,最難逾越的那道叩心關。

老真人桓雲,其實資質極好,隻是北俱蘆洲大瀆沿途的所有山頭地仙,都覺得他桓雲在符籙一途,前程遠大,與自身大道契合,才有如今的風光,其實桓雲心知肚明,這叫做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曾有高人明言,他桓雲若是早早進入宗字頭仙家,然後彆學那花裡花俏的鬼畫符玩意兒,早就是一位有望躋身上五境的元嬰修士了。

所以對於得失二字,桓雲感觸極深。

實在無奈之時,唯有當做一場砥礪道心的修行,來解憂愁。

————

山巔那座道觀,供奉著一尊中年道人的坐姿神像,目視前方,雙手攤掌疊放在身前。

香案之上有一隻黃銅小香爐,還剩下半爐的香火餘燼。

誰都知道那隻光可鑒人的小香爐,絕對是一件道門重器,但是誰都沒有去觸碰。

狄元封輕聲問道“孫道人,可在你們道門神像掛像冊子上,見過此人?”

孫道人搖搖頭,“從未見過。”

有句話他沒敢說出口,眼前這位道人,相貌平平,整座神像給人的感覺,無非就是平淡無奇,甚至不如洞室那四尊天王神像給人帶來的震撼之感。

陳平安凝視著那座神像,似乎當年與東海觀道觀那位老道人,一起在藕花福地的光陰流水之中遊曆三百餘年,偶爾會看到老觀主也會出現這般坐姿,隻是不常見,可能在凡夫俗子眼中,此種坐姿終究怪不到哪裡去,但是陳平安卻有一種模糊不清的感覺,總覺得在老觀主的那份修道真意,在眼前中年道士的神像身上,有些神似。

陳平安記起一部道家典籍上的四個字。

離境坐忘。

歲月悠悠。

修士不知山下寒暑,已逝之人,空留一座神像,任你生前如何道法高妙,又能如何?豈不是更不知四季更迭,道人修道,修到最後,到底會高到何處?

陳平安心中歎息,從咫尺物當中取出三炷山水香,搓燃點香之後,插在小香爐之內。

孫道人覺得這位道友真是癡心妄想,難不成還希冀著神像道人還有殘留元神,就因為你點燃三炷香,便有機緣降臨?

黃師和狄元封都沒阻攔此人上香。

事實上更是想要通過黑袍老者冒冒失失的燒香此舉,來判斷那隻小香爐,會不會因此觸發機關,多出一樁機緣,或是觸發機關,惹來殺身之禍。

因為小香爐是必然要帶走的,有人願意涉險探路是更好。

等到三炷香燃燒殆儘,沒有任何動靜。

狄元封便笑道“黃老哥先得了一件法袍,我得了兩件佩飾,那麼這隻香爐該歸誰了?孫道長,陳老哥?”

陳平安笑說道“我就算了,山中那麼多建築,十七十八都沒逛,分頭行事之後,夠我忙活的了。若是孫道長想要這隻香爐,隻管拿去。”

黃師說道“我可以用那件法袍與孫道長交換香爐。”

孫道人一陣肉疼,依舊點頭答應下來。

黃師拋出那件法袍,自己去搬了香爐放入包裹當中。

然後將那隻大行囊裡邊不值錢的衣物、瓶罐,都清理出來,隨便丟在地上。

然後將行囊撕成兩半,一半丟給狄元封,當做裝物包裹,黃師瞥了眼神色尷尬的孫道人,“孫道長身上這麼大一件道袍,脫了不就是包裹?”

孫道人恍然大悟,滿心歡喜。

接下來四人在小道觀內各自忙碌,狄元封找到了一塊雪白蒲團,孫道人扯下了幾幅不知什麼材質的金黃絹布。

黃師猜測神像當中藏有玄機,便乾脆驟然一拳打碎了整座神像,隻是毫無所得。

當時陳平安正蹲在地上,伸手摸著那些濕氣極重的青磚,敲敲打打,剛剛有了一番打算,就聽到那番動靜,抬頭看了眼黃師,後者朝陳平安咧嘴一笑。

孫道人嚇了一大跳,狄元封不過是瞥了眼滿地碎塊的神像,竟是最不值錢的木胎彩繪,便不再多看。

四人一起走出道觀,孫道人剛跨過門檻。

在這位高瘦道人腰間,響起了一串炸裂聲。

竟是那串寶塔鈴直接炸開了。

孫道人哀嚎不已,“慘也慘也!定是咱們的大不敬之舉,惹惱了這位道門神仙老爺。”

黃師與狄元封對視一眼,沒有任何猶豫,下山去其它建築分頭尋寶。

孫道人猶豫了一下,沒有選擇跟隨狄元封,而是跟上那個黃師,高呼等我,飛奔過去。

很快四人身後那座小道觀就轟然倒塌,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陳平安沒有與三人那般著急下山尋寶。

而是開始撿取其餘三人都不願多拿的物件。

例如那些過於沉重、且占地盤的碧綠琉璃瓦,還有那些凝聚了濃鬱水運的青磚。

除了身上斜靠包裹,陳平安還有方寸物與咫尺物。

剛好先前在春露圃老槐街開設蚍蜉鋪子,騰出了許多位置。

但是陳平安真正想要收集的,卻是被黃師一拳打爛的那尊神像碎木。

在道觀廢墟之中,陳平安的取物動作,不急不緩。

一片片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被率先收入咫尺物當中,與此同時,不斷出手輕輕將道觀廢墟雜物丟到廣場之上,仔細揀選那些神像碎木,一邊尋找碎木,一邊裝載琉璃瓦。相傳白帝城那座琉璃閣,有秘製碧瓦琉璃,層層疊疊鋪蓋在屋脊之上,有那“琉璃閣上瓦萬片,映徹雲海如碧波”的美譽。

陳平安收攏了所有神像碎木之後,還裝了一百二十片琉璃瓦,心思就有些古怪起來。

一來抬頭一看,好似道觀廢墟被自己挪了一個位置,從原先遺址搬去了白玉廣場上。

再者那些蘊藉絲絲縷縷水運、而非尋常靈氣的青磚,讓陳平安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

要想收集完道觀屋頂琉璃瓦和地上青磚,恐怕陳平安就算再多出幾件咫尺物都辦不到。

不過對此,陳平安沒有半點糾結。

而是咫尺物當中,擺放著一些半點不值錢的老物件。

相較於蘊藉一絲絲水運精華的青磚,或是接下來去往那些殿閣樓台的其它機緣寶物,天壤之分。

陳平安蹲下原地,雙手籠袖。

陳平安仰起頭,伸手摸了摸下巴胡茬,站起身,又儘量多搬了些青磚琉璃瓦。

咫尺物當中的舊物,一件沒丟。

最後陳平安又點燃三炷香,插在道觀遺址的兩塊青磚縫隙當中。

等到燃燒殆儘之後,輕輕吹了一口氣,將些許灰燼吹散。

陳平安挖取青磚,都是整齊一排下手,沒有東一塊西一塊,又抹掉了地麵上的挖掘痕跡。

最後連方寸物都沒有放過,與咫尺物一起裝了三十多塊青磚。

想了想,陳平安往自己斜挎包裹裡,又裝了一塊青磚和兩片琉璃瓦,沉甸甸的,讓人覺得挺踏實。

於是陳平安又往包裹裡塞了兩塊青磚。

這才下山去。

去看看那位心腸最軟的孫道友。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這位孫道友什麼時候再找到一件讓黃師都要垂涎的重寶,也就是孫道友身死道消的時刻了。

而這位孫道友在向黃師高呼等我之前,其實以心聲告訴了陳平安一句話千萬小心那秦巨源,道友最好彆再出現了,趁此機會,撿了寶物就跑,越遠越好,命比錢值錢!

陳平安覺得就憑這番話,就該讓孫道友少去一個意外。

這趟訪山尋寶,得寶之豐,已經遠遠超乎陳平安的想象,做夢都能笑醒的那種。

所以接下來,便是一場山水遊曆了。

若是再偶有所得,是更好,再無半點收獲,也不差。

不過孫道人那串寶塔鈴無緣無故的粉碎炸裂,很奇怪。

隻是相較於這座洞府的處處古怪,好像又見怪不怪了。

哪怕陳平安方才又點燃了一張陽氣挑燈符,依舊是天地清明的跡象,毫無汙穢煞氣。

陳平安這就沒轍了。

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許多天災**,其實就隻是**。

陳平安繞過白玉廣場上堆積成山的道觀廢墟,陳平安先前的翻翻撿撿,心細如發,手法巧妙,不會錯過什麼。

真要錯過了,更無需多想。

陳平安站在台階之巔,舉目望去。

終於來了第二撥人。

相比第一撥人的鬼鬼祟祟,這夥人可就要大搖大擺許多。

是那個北亭國小侯爺詹晴,與芙蕖國人氏的水龍宗嫡傳女修白璧。

陳平安往自己身上張貼了一張馱碑符,一路往下,掠如飛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