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2 / 2)

劍來 天蠶土豆 25249 字 4個月前

裴錢思量一番,說道:“我師父那兩個拳樁,你不是比我更早看到?又不難學,你應該會的。”

李槐悻悻然道:“我隻是胡亂學了個‘千秋’睡樁,其實陳平安說了啥,我都沒記住,隻當自己是學了。六步走樁和劍爐立樁,我就更不敢學了,怕被李寶瓶他們笑話。”

裴錢搖頭道:“我不教拳。我自己都不會什麼拳法。”

李槐說道:“你會啊!不是剛剛與薛河神問拳了嗎?”

裴錢隻是不答應。

我的拳法,拳落何處。

裴錢抬頭看了眼天幕。

而大地之上,四周唧唧夜蟲聲。

————

青鸞國白雲觀外邊不遠處,一個遠遊至此的老僧,租賃了間院子,每天都會煮湯喝,明明是素菜鍋,竟有雞湯滋味。

所以得了個雞湯和尚的綽號。

不解簽,隻看手相。偶爾算命,更多為人解惑。每次一兩銀子,進門就得給錢,解惑不滿意,一樣不還錢。

這天有個讀書人登門,問自己能否考取功名。

老和尚看過了讀書人的手相,搖搖頭。

讀書人大怒,開始說那科舉誤人,羅列出一大堆的道理,其中有說那世間幾個狀元郎,能寫出名垂千古的詩篇?

老和尚遞出手去,讀書人氣呼呼丟出一粒銀子。

老和尚得了錢,落袋為安,這才笑道:“科舉誤人不誤人,我不去說,耽誤你做不成官老爺,倒是真的。”

讀書人臉紅耳赤,“你看手相不準!”

老僧自顧自笑道:“再者你說那狀元郎寫不出千古名篇,說得好像你寫得出來似的。曆史上狀元郎有幾個,大體上還是估算得出來。你這樣製藝不精的落第書生,可就多到數不過來了。有些落魄書生,才情文采那確實是好,無法金榜題名,隻能說是性格使然,命理不合。你這樣的,不但科舉不成,其實萬事不成,靠著家底混日子,還是可以的。”

讀書人揮袖離去。

“癡兒。”

老僧搖搖頭,“怨大者,必是遭受大苦難才可怨。德不配位,怨不配苦,連那自了漢都當不得啊。”

那讀書人正在門口穿靴子,聽聞此言,火上澆油,轉頭怒道:“禿驢找打!”

“打人可以。”

老僧說道:“得給藥錢!”

讀書人猶豫一番,還是離去,與人便說這老僧是個騙子,莫要浪費那一兩銀子。

可惜老僧如今在青鸞國京城名氣不小,後邊等著看手相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一個神色悲苦的年輕男子進了屋子,問姻緣能否重續。

老僧看過了手相,搖頭說難。

男子自怨自艾,碎碎念叨她真是無情,辜負癡心,但是我不怨她就是了,隻恨自己無錢無勢。說到傷心處,一個大男人,竟然雙手握拳,泣不成聲。

老僧點頭道:“好的好的,多怨自己不怨人,是個好習慣。”

男子哽咽道:“法師,隻想知道如何能解心結,不然活不下去了,真心活不下去了。”

大概是前邊有同道中人,吃過虧了,男子抬起頭,說道:“莫要與我說那什麼放下不放下的混賬話!莫要與我說那解鈴還須係鈴人的漿糊話。老子放不下,偏不放下!我隻想要她回心轉意,我什麼都願意做……”最後男人小聲念著女子閨名,真是癡心。

老僧說道:“兩個法子,一個簡單些,餓治百病。一個複雜些,卻也能讓你曉得當下日子,熬一熬,還是能過的。其實還有個,不過你得著月老去。”

言語之後,老僧搓動手指。

男人搖頭道:“身上沒銀子了。”

老僧一臉嫌棄,“餓去。”

男人伏地大哭。

老僧無奈,“罷了罷了。遞出手來。”

男人伸出手去,老僧輕輕一點前者手心,男子立即呆若木雞,片刻之後,悠悠醒來,恍若隔世,額頭滿是汗水。

老僧說道:“我收你一兩銀子,你不過是做一噩夢而已,可我替你挨了那份剮心、油鍋之苦,卻是真真切切的,去吧。”

男人搖搖晃晃離去。

老僧輕輕歎息,手指並攏,輕輕一扯,然後輕輕往身上袈裟一搭。

之後來了個被自覺坑騙的漢子,丟了一兩銀子在地上,落座後,雙手撐在膝蓋上,咬牙切齒道:“既然打人需要給錢,那我不打人,隻罵人,如何?啊?!”

老僧搖頭,“不行。”

那人嗤笑道:“為何?!”

“罵得我,當然罵得,我又無所謂,隻是我不忍心你徒增口業而已。既收了你銀子,還要害你,於心何忍?世間身陷口業業障而不自知者,很是誤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之口、心兩扇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我與你說關門,說口業清淨,心境無塵,那儒家講慎獨,也是關門。道家崇清淨,還是關門。心關難守,連那山上煉師都怕得很,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若是連少說幾句話都做不到,就不太妙了。現在還要罵?”

那人半點不含糊,破口大罵,唾沫四濺。

老僧瞥了眼地上那粒銀子,忍了。也不趕人,隻等那人罵得沒力氣了,任由那人離去後,老僧才又伸出雙指,輕輕一鉤,然後在袈裟上蹭了蹭。屋內事屋內了,至於其它,各有緣法了。

有位中年文士先在門外作揖,然後脫靴走入屋內,坐在蒲團上,將銀子輕輕放在地上,然後問道:“敢問法師,佛家講因果講輪回,可若真有來世,一報還一報,那我來世,又不知前世事,我還是我嗎?我不知是我,種種業報,善報也好,惡報也好,懵懂無知,茫然承受,何時是個頭?”

“好問。”

老僧微笑道:“可解的。容我慢慢道來。”

那人忍不住又問道,“為何人間報應,不能皆在現世?”

老僧眼睛一亮,一聲大喝,“此時是誰,有此好問?!”

那人站起身,雙手合十,“不知是否好問,隻知法師好答。”

那人出門去也。

竟是忘穿了那雙靴子。

下一個,是位相貌清雅的老人。

給了一粒銀子後,問了一樁山水神祇的由來,老僧便給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不過直言是你們儒家文人書上照搬而來,覺得有些道理。

那位老者也不介意,便感慨世人實在太多魯敦癡頑之輩,蠅營狗苟之輩,尤其是那些年輕士子,太過熱衷於功名利祿了……

老僧隻是聽著對方憂愁世道,許久之後,笑嗬嗬問道:“施主,今日用餐,有哪些啊?”

對方微笑道:“不遠處白雲觀的清淡齋飯而已。”

老僧點頭道:“不是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可不會由衷覺得齋飯清淡,而是覺得難吃了。”

對方臉色微變,老僧又說道:“隻是吃飽了撐著的人,與饑漢子說飯菜不好吃,容易打嗝惹人厭啊。”

老人起身,冷笑道:“什麼得道高僧,虛有其名!”

老僧收起銀子,笑道:“銀子倒是真的。”

之後來了個膀大粗圓的漢子,卻畏畏縮縮,“大和尚,我是個屠子,下輩子投胎還能做人嗎?”

老僧問道:“每日裡殺生販肉,所求何事?”

漢子有些局促,小聲道:“掙錢,養家糊口。”

老僧笑了笑,“攤開手來。我幫你看一看。”

漢子最終笑著離去。

之後一人,根本就不是為了看手相而來,隻是問那老僧,法師一口一個我,為何從不自稱‘貧僧’?好像不符合佛門規矩吧?

老僧回答,我頗有錢,小有佛法啊。

那人哭笑不得,倒也覺得有趣,滿意離去。

有女子羞赧站在門口,老僧笑道:“女施主,無需脫鞋。”

小婦人是問那兒子是否讀書種子,將來能否考個秀才。

老僧笑著伸出手,女子卻紅了臉,伸出手又縮回去,老僧瞥了眼掌心,自己也放下手了,笑道:“你眼中有男子,我心中又無女子。隻是這種話,我說得,一般僧人聽不得,更做不得。這就像你們婆媳之間,好些個道理,你聽得,她便聽不得。她聽得,你卻聽不得。往往兩種道理,都是好道理。就看誰先舍得、誰更舍得了。”

女子無比驚訝,輕輕點頭,似有所悟。然後她神色間似有為難,家中有些窩囊氣,她可以受著,隻是她夫君那邊,實在是小有憂愁。夫君倒也不偏袒婆婆太多,就是隻會在自己這邊,唉聲歎氣。其實他哪怕說一句暖心言語也好啊。她又不會讓他真正為難的。

老僧笑道,“曉得了細水長流的相處之法,隻是還需求個解燃眉之急的法子?”

女子使勁點頭,笑靨如花。

老僧說道:“有其門戶家風,必有其子女,你那夫君,本性不錯,就是……”

女子趕緊擺手。

老僧嗬嗬一笑,換了話題,“隻是俗話說挑豬看圈,女子嫁人,男子娶親,姻緣一事,都差不多。你也算殷實人家,又是兒女雙全,那就安心教子教女。莫讓他家女,將來在你家受此氣,莫讓你家女,以後成為你眼中的自家婆婆。倒也是能做到的。之所以與你如此說,大抵還是你早有此想。換成彆家婦人彆份心思,我便萬萬不敢如此說了。”

女子施了個萬福,道謝離去,因為是穿鞋入屋,她不忘與老僧道了一聲歉。

老僧笑道:“替那三戶人家,該與你道謝才是。”

然後來了個年輕英俊的富家公子哥,給了銀子,開始詢問老僧為何書上道理知道再多也沒用。

老僧笑道:“你們儒家書上那些聖賢教誨,早早苦口婆心說了,但問耕耘,莫問收獲。結果在合上書後,隻問結果,不問過程。最後埋怨這樣的書上道理知道了無數,然後沒把日子過好。不太好吧?其實日子過得挺好,還說不好,就更不好了吧?”

最後老僧問道:“你果真知道道理?”

那年輕人隱隱作怒,“我如何不知道?我讀過的書,涉獵諸子百家,比你讀過的經書隻會更多!”

老僧搖頭,“你讀書多,但是你不知道。反而比那些讀書不多的人,知道更少。”

那年輕人養尊處優慣了,更是個一根筋的,“我知道!你能奈我何?”

老僧就陪著一問一答,重複話語你不知道。

老僧當然不會跟他這麼耗著,耽誤掙錢,就讓下一位客人入屋,兩邊生意都不耽誤。

那年輕人突然冷不丁說道,我不知道。

正在與他人言語的老僧隨之說道,你不知道自己知道個屁。

先前一直在院中偷聽屋內對話的年輕人,驀然開懷大笑,“哈哈,禿驢自己也犯口業!”

老僧直愣愣看著他。

“你家世代商賈,好不容易才栽培出你這麼個讀書種子,希望你光耀門楣,自己心思不定,多奢望偶遇貴人青睞,長輩幫忙籠絡人情,你怡然自得,僥幸押中考題,人前神色自若,人後喜若癲狂,遠遊路上,聽聞河畔神女多情,投牒祠廟,未被理睬,你便寫那豔詩綺語,與同窗詢問文采如何,詆毀神女名聲,神女追責,所幸你尚有幾分祖蔭庇護,土地社公又顧念你家祖輩,每逢饑荒,必定開設粥鋪,施舍孤苦貧寒,卻誠心不求回報,故而幫你竭力緩頰,哪怕幽明有異,神人有彆,依舊想要破例托夢給你,見你依舊洋洋自得,卻不知祖輩何等痛心疾首。一氣之下,土地社公再不搭理。你始終渾然不覺,家族祠堂,早已拆梁於你手。”

“一退再退,我不說半點你聽不得的佛法,隻說你聽得懂的,假若我真犯了口業,你嘴上心中皆罵我禿驢,業障豈非更大,那麼你既然知道茫茫多的道理,那我隻說你家的立身之本,買賣一事,想來更知道,以我之口業,換你之口業,我虧了,你也虧了,這筆買賣,你當真劃算嗎?賺了什麼?你既然知道的道理多,勞煩教我一教?”

“你隻是懼我如何知曉你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事到如今,話到此處,仍是不想自己到底知不知道,你到底知道個什麼?”

那個年輕人突然變坐姿為跪地不起,祈求老僧救他出苦海。

老僧說道:“求人不如求己。”

“世間錢財,從無淨穢之彆,隻是這人心,總有黑白之分。”

那年輕人隻是跪地磕頭,哀求不已。

老僧怒道:“隻覺得天底下沒有什麼是非,隻有立場?且看你倨傲精明自得竊喜能幾年!隻管享你福去!”

下一人。

亦是遠遊至此的外鄉人,瞧著麵容約莫而立之年,器宇軒昂,他微笑道:“和尚,你這雞湯……味道太怪了些。”

老僧笑道,“施主直言不好喝就是了。因為大多時候,隻會讓惱者更惱,苦者更苦。”

那人放下一粒銀子,“我相信法師是真有佛法的,隻是好些他人煩惱,既然都不大,為何不傳授以小術,立竿見影,豈不是弘揚佛法更多?”

老僧搖頭道:“急症用藥,有那麼多藥鋪郎中,要我做什麼,若是平日裡無事,多吃飯就可以了。”

那人覺得意猶未儘,遠遠不夠解惑。

老僧已經笑道:“凡夫俗子的小煩惱,有多小?你覺得我心中佛法,又有多大?當真能夠立竿見影?我都不用去談煩惱佛法如何,隻說施主你能夠從萬裡之遙的地方,走到這裡坐下,然後與我說這句言語,你經曆了多少的悲歡離合?施主心中尚未新起一個小煩惱,可此事看遠些,就不算小了吧?”

那人啞然失笑,不以為然,搖頭道,“我此生所見所聞,所學所悟,所思所想,可不是就為了今天與法師,打這個機鋒的。”

老僧揮揮手,“那就去彆處。”

一天之內,院子裡邊人滿為患,熙熙攘攘,熱鬨非凡。

今天最後一人,竟是那位京城小道觀,白雲觀的中年觀主。

倒數第二人,是一頭幻化人形的精魅。

老僧曉得,中年觀主當然也曉得。

中年道人脫靴之前,沒有打那道門稽首,竟是雙手合十行佛家禮。

老僧笑道:“觀主無需給那一兩銀子,我眼中,隻看那有情眾生心中的那一點佛光,看不見其他了,沒什麼精怪鬼魅。”

中年道人會心一笑,輕輕點頭。

老僧繼續道:“我怕悟錯了佛法,更說錯了佛法。不怕教人曉得佛法到底好在哪裡,隻怕教人第一步如何走,此後步步如何走。難也。苦也。小沙彌心中有佛,卻未必說得佛法。大和尚說得佛法,卻未必心中有佛。”

中年道人說了兩句話。

頓悟是從漸悟中來。

漸悟是往頓悟中去。

老僧人低頭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

中土神洲,一位仙人走到一處洞天之中。

仙人腳下是一把方圓百丈的青銅古鏡,但是擺放了二十把椅子,宛如一座祖師堂。

當這位仙人現身後,開啟古鏡陣法,一炷香內,一個個身影飄然出現,落座之後,十數人之多,隻是皆麵容模糊不清。

但是位置最靠前的兩把椅子,暫時皆無人落座。

眾人皆沉默不語,以心聲相互言語。

座椅位置最低的一人,率先開口道:“我瓊林宗需不需要暗中推波助瀾一番?”

那位身為此地主人的仙人冷笑道:“蠢貨。暗中?怎麼個暗中?!你當那些文廟聖人是傻子嗎?”

那位來自瓊林宗的仙師噤若寒蟬,然後慌張起身,與眾人道歉。

————

大驪邊關鄉野,一撥玩耍稚童,終於瞧見了遠處塵土飛揚,立即蹦跳呼喝起來。

一支精騎疾馳而過。

孩子們在山坡上一路飛奔。

馬背上一位騎卒轉頭望去,輕輕握拳敲擊胸口。

————

蠻荒天下托月山,微微震顫,然後動靜越來越大,幾乎有那山嶽拱翻的跡象。

然後托月山大陣開啟,整座山嶽驟然下沉十數丈。動靜再無。

劍氣長城的城頭之上,一襲紅袍,閉目養神,枯坐如死,他突然站起身,大笑道:“阿良,有空來做客啊!”:,,,85982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