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怕太貴了。
“一台拖拉機要四千左右,現在隊上有一千八百多塊錢,等秋收之後還能有七八百,還差不少,我又得挨家借錢了。”蔡姑父也有些緊張。
主要是差的有些多,他想在秋收之前買回來,這樣秋收就能用上了。
肯定頂老事兒了。
“隊長,我們相信你!”
“隊長,我們聽你的!”
“隊長!你說買就買!”
…………
蔡姑父終於舒心的笑了。
隊員們還是很雷厲風行的,一天就將錢湊夠了。
還推舉出來要學拖拉機的人選。
蔡丹三兄妹仍然因為年紀太小,不在挑選之列。
這次雖然還是公推出來的,但是蔡姑父重點強調了學曆。
因為這人不但要學開拖拉機,還要學些修車技巧。
這就要求那人會來事,聰明學的快,再就是有學曆了。
要不然修車根本學不來。
這要求一出,絕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合格。
但是隊長說的有理,誰也反駁不了。
最後矬子裡拔大個,選了個小學上了四年級腦子活兒的年輕人。
蔡姑父趁機說了讀書的好處,還下了餌,說是以後這種好事不少,也要看學曆的。
那些大小夥子和大姑娘冬天也彆就顧著貓冬,讓家裡孩子們教教,要是能過了兩個老師的考核,就能拿到小學畢業證書,到時候再有好事,也能參加競選了。
彆說,這話傳出去,自然有人心動。
開拖拉機不說給多少工分,多拉風啊。
之後蔡姑父就帶著人、錢和不少農家特產去了省裡。
村子裡把秋收豬殺了,開始正式秋收了。
這是蔡姑父安排好的,說了不讓等他。
他雖然想儘快回來,但具體哪天回來,他也說不準。
等到蔡姑父回來那天,秋收已經過半了。
蔡爺爺重新出山,又拉了好幾個“查豬大隊(檢查豬誰家不好好養那波老人)”的人,看的這個嚴。
所以即使蔡姑父不在,效率也沒低。
這日,人們仍然是早早的下地乾活。
孩子們也都跟著。
秋收時候,孩子們是不上學的,放農忙假。
白雪和田兵也在收自留地。
大家夥都在乾活。
晌午,或是孩子或是媳婦提前回家一會,將飯菜做出來送過來,大部分人都不回去,就在地裡吃,這樣節省時間。
蔡丹三人也在地裡吃的。
蔡母不在,她在豬場,現在豬場不但有八頭老母豬,還有幾頭大肥豬,任務更重了,她可沒時間下地。
她們就跟著蔡爺奶和蔡姑姑,
兩位老人多是監督,蔡姑姑今年不做重活兒,隻記錄工分。
她們仨巴拉地瓜。
就是人家將地瓜刨出來,她們這些孩子將地瓜撿到筐裡,自然有人運送走。
這活兒特彆適合孩子,她們手靈活,而且身體柔軟,腰腿不會那麼酸。
就在大家夥中午吃飯的時候,蔡姑父開著拖拉機回來了。
“嘭嘭嘭…”
蔡姑父特意將拖拉機開到了稻田這邊。
眾人飯都不吃了,都跑著圍了過去。
蔡丹也被蔡五哥拽著跑了過去。
“彆摸,彆摸壞了啊!”蔡姑父趕緊吼道。
蔡丹噗嗤笑了,這時候得拖拉機真金貴,也是“彆摸我”一族的。
樣子稍微有些怪。
四個輪子,小頭大身子。
一個長長的手柄。
顏值很一般。
不過這個年代真不看臉,隻要它能乾活就行。
“隊長,這麼大的車鬥,能裝多少貨啊?”
“隊長,花了多少錢?”
“隊長,你們從省裡開回來的吧。”
………
蔡姑父一一回答著。
蔡丹沒細聽,圍著拖拉機轉悠了一圈。
看到她五哥偷偷麼麼的在摸輪胎。
“五哥,你乾嘛呢?”
蔡五哥對著她招手,“三妹,你摸摸,這輪胎可大可硬了。”
蔡丹表示沒興趣,還不是摸一手土。
“三妹,你說我能不能學開拖拉機?”好氣派啊!想學。
蔡丹瞅了瞅他的腿,除了年齡,其實小短腿才是硬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