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這個新年,蔡丹她們娘四個仍然是和蔡爺奶一起過的。
今年開心事更多,比如蔡姑姑終於懷孕了,比如磚瓦廠到底開成了。
年午飯格外的豐盛,還有一道純肉丸子,受到了所有人的喜愛。
蔡丹也分到了半個,全給吃了。
吃的滿嘴油,很是過癮。
吃完了午飯也沒著急回來,就在那邊喝茶聊天。
這茶葉也是往年沒有的。
“明年小睿、小勵就要上初中了,天天走著去有些遠啊。”蔡姑父突然冒出這麼一句。
蔡五哥不是很在乎,“沒事,我和四哥能跑。”
蔡丹卻是聽出點意思,不過沒著急插話。
蔡姑父說道,“糧庫的吳站長說幫我弄張自行車票,二嫂,你們要不?”
蔡母自然是想要的,但是,“還是你留著吧,你經常去鎮上、縣裡的,有輛自行車也方便。彆人家孩子能(去鎮上)上學,他們也行。”
蔡姑父笑了,“縣長說獎勵我張自行車票呢,我也買。”
蔡爺爺很是高興,“買,都買,現在家裡有錢。”
蔡姑姑也很高興,家裡就要有自行車了。
蔡四哥、蔡五哥互相捅捅咕咕的,也是興奮的不行。
蔡丹也理解,如今的自行車和後世的豪車也差不多,哪有人不喜歡呢。
就是她也是喜歡的,多方便啊。
蔡母知道蔡姑父還有自行車票,也就不推辭了,“那就謝謝他姑父了,我們買!”
“我還不會騎呢。”蔡五哥這算是甜蜜的苦惱了。
“學唄,我也不會。”蔡姑父說完大笑。
蔡丹積極要求,“我也學。”
其實她是會的,但是如今的自行車都是二八杠,不是共享單車款的,她怕hold不住,所以要重新學學。
蔡母笑容滿麵的點頭,“都學,都學。”
“一輛自行車得一百四五。”蔡姑父的意思是讓蔡母提前準備一下。
蔡母連連點頭,“有的,有的。”
蔡姑姑逗趣,“看來二嫂沒少賣雞蛋。”
“嗯,家裡雞爭氣,下蛋可勤快了。”蔡母覺得和孩子們天天喂蚯蚓有關。
“有了自行車,他們哥倆去初中就方便了。到時候可要把自行車放好,有人偷的。”蔡姑姑對著倆喜笑顏開的侄子說道。
倆小子立馬就苦惱上了,都有不騎的心思了。
要是被偷了,可不要心疼死。
蔡姑父幫著想辦法,“沒事,回頭和老師們的自行車放一起就是了。”
蔡丹翻了個白眼,這擔心的可夠長遠的,自行車還沒影呢,就擔心會不會丟,是不是太過杞人憂天了。
還是換個新話題吧,“姑父,明年咱們大隊還有什麼新措施?”
蔡丹其實挺好奇的,因為她姑父是個愛搞事的,幾乎年年搞新花樣,她才有此一問。
沒想到蔡姑父居然搖頭了,“不做彆的了,把磚瓦廠守好,爭取三五年內讓四大隊所有隊員家都住上磚瓦房。”
蔡爺爺吐一口煙圈,“那肯定能,咱們大隊沒有敗家的,都是好好過日子的人。”
蔡奶奶也說,“這就很好了,以前都不敢想。”
蔡五哥嘿嘿,“要是一年再多殺兩回豬就好了。”
蔡母笑罵,“就惦記吃!”
蔡姑父一點不生氣,“多殺幾頭豬也不是不行,主要是大隊的豬崽都是差不多同時養的,要是殺太早我也舍不得,跟彆人換還搭人情。以後看看能不能將大隊養的豬分批了,我也願意多殺兩回,我也想吃肉啊。”
蔡母趕緊說,“現在吃的夠好了,以前分那點油票也能吃一年,現在又是換油又是葷油的還不夠吃,以前雞蛋誰舍得吃,都拿去換鹽換火柴、針線了,現在家裡隔三差五就吃雞蛋。”
蔡奶奶也說,“都這樣,以前哪裡舍得煎雞蛋,多費油,現在這倆…”看了看蔡姑姑和蔡姑父,“都愛吃煎的。”
蔡姑姑捧著肚子,“娘,不是我饞,是他饞。”
蔡丹傻眼,她姑姑有點坑兒子(閨女)啊!
蔡奶奶哼,“要不是看我乖孫,誰理你。”
蔡姑父立馬開始圓場,“爹娘,我準備過了十五帶紅去趟縣城。”
“她還大肚子呢,讓她去乾啥?”蔡奶奶很是不樂意。
“就是帶她去醫院檢查檢查。”蔡姑父立馬解釋道。
蔡奶奶也知道這是女婿對閨女好,“用得著麼,娃在肚子裡能看啥。”
蔡丹知道的,即使孩子在肚子裡也是能檢查很多的。
比如是不是健康。
不過現在還沒那麼先進的設備吧。
所以她也說不好。
“就是找老大夫給號號脈,脈象好也安心。”蔡姑父很是堅持。
蔡爺爺拍板,“那就去,趕牛車去,慢點趕沒事。”
蔡姑父高興的答應了下來,“哎。”
“爹、娘,咱家明年就蓋房吧,等紅孩子生了就能住上了。”蔡姑父這是想要第一個了。
蔡爺爺煙都不抽了,看了眼蔡奶奶,“工分換磚瓦不夠吧。咱們家就你工分多。”
而且不是要買自行車麼,剩的錢可能不夠蓋房子的。
蔡姑父並不在意,“沒事,可以賒賬啊。”
蔡丹瞅了眼蔡姑父,原來你是這樣的蔡姑父。
“主要是我不動,怕其他人家也拖,反正工分可以慢慢還,咱家又不會賴賬。”原來是怕這個。
蔡丹覺得還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