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 125 章(1 / 2)

為了方便行動,沐瑾讓阿福他們都換成尋常護衛打扮,馬車也換成沐府的,這才往城外去。

以前的郡城,變成內城,出了城門就是外城。

到處都在修路蓋房子,臨時居住的草棚屋、帳篷更是隨處可見。城外的地皮,賣地的時候有規劃,但對於怎麼蓋宅子並沒有要求,而人們有自己的想法。

有些錢財緊張的,買了地皮後,木頭柵欄一圍,搭上草棚便開始做生意。一些趕時髦的,或趕工期的,建成最時新的磚瓦房。財大氣粗的,蓋大宅子、大客棧、酒樓的,抬眼望去就是一大片工地,乾活的工人、苦力極多。

雖說有改善工具,但蓋房子仍舊主要靠人力,改善的隻是運磚、運土不再靠人力挑,而是用翻鬥手推車,從坑裡運土上來,不再靠人力用繩子提,而是搭了個滑輪組架子往上提,省下一些力氣。

挖坑仍舊靠掄鋤頭挖土,鐵錘砸碎地下的岩石,人力往框裡搬。壘牆、砌磚,全都是人工。

到處都在施工,運輸建築材料的隊伍絡繹不絕,再加上沿道路兩側售賣貨物的,使得道路極為擁擠,且各式各樣的人混跡在一處,相當雜亂。

道路兩側有許多賣小吃、飯食的地方。

出門做工乾活的人多,又都有工錢拿,大冷的天都想吃口熱食,有市場需求,路邊攤便經營起來了,售賣的食物以包子、饅頭、麵條、餅子、米飯、豆飯為主,隻有少數攤子會賣羊肉湯、燉羊肉、豬肉雞鴨等葷食。

沐瑾從馬車中探出頭去,對阿福說:“去打聽下沐燦的梅鄉煤鋪在哪。”

阿福立即點了兩個護衛出去打聽。

前麵突然傳來嘈雜聲,行人圍聚到一起把路都堵了,蓋房子的工人連活都不乾了,扔了工具就跑過去看熱鬨。聽聲音,像打起來了。

沐瑾跳下馬車,想去看個究竟。

阿福嚇得趕緊讓侍衛把他團團圍住,一群侍衛幫著把圍觀的人群擠開。

圍觀的人被強行擠開,不樂意,嚷嚷:“擠什麼擠!”回頭一看,一大夥人,個個帶刀,中間護著的那個少年一看就是大貴族出身,惹不起,立即離得遠遠的。

兩夥人群毆。這兩夥人穿著都挺好,最差也是穿的羊皮襖。

其中一個穿狼皮裘的少年,大概十七八歲模樣,一打五,絲毫不落下風。他出拳極有軍伍中人特點,剛猛,招招往要害上招呼,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招式。不過,他明顯不想傷人性命,每次落到要害處時,都會收點力氣,隻把人打倒就算。

能控製住力道,這是拳腳練到家了,半吊子水平打架最要命,控製不住力氣,咣地一下子過去,對交很可能就交待了。

沐瑾看得起勁,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大喊:“巡邏來了!”

一群人立即收手,往人群裡鑽,四散逃躥。

郡兵趕到時,打架的人都跑完了,他們撲了個空,問圍觀的人有沒有打死打殘,得知沒有,便收隊繼續巡邏,既沒追也沒搜。

人群跟著散去,一副司空見慣的模樣。

沐瑾索性不坐馬車,步行溜達。他往前走了沒多遠,忽然眼角餘光瞥見旁邊的草棚子後麵有四個年輕人聚在一起整理衣服,其中就有打架特彆猛的狼皮裘少年。

阿福說:“將軍,穿狼皮裘的那小子的功夫不錯。”

沐瑾點點頭,繼續逛街。

他一路過去,遇到好幾波打架的,但都不是傷筋動骨的大爭鬥,基本上往來幾拳,把人打倒就完事。巡邏的遇到這種都懶得抓人,逮住人訓斥幾句,罰點銅錢,當場把人放了。

打架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兩個緊挨在一起的鋪子,一家鋪子的凳子擺過去了些,占了對方的地,都能打一架。他們秉持的原則是能動手絕不動口,而且每次打起來,周圍的同夥就湧過來幫忙,經常發展成群毆。

沐瑾邊看熱鬨邊逛,雪白的狐裘都讓往來的行人蹭臟了,鞋子踩出滿腳的土,終於找到賣煤的地方。

這片地方在規劃上是商鋪,但實際上還是一片旱田,連田梗都還在。煤堆在旱田裡,露天擺放,堆成小山丘。煤炭旁邊搭起供人歇腳和臨住宿的窩棚,距離窩棚不遠的地方還有牛棚,牛棚外停著兩輛剛卸完貨的牛車。旁邊停了輛普通豪族乘坐的馬車。

一群乾苦力的漢子正在卸煤。

沐燦站在旁邊看著他們乾活,臉黑得跟煤差不多。他的眼角餘光瞥見有人過來,一扭頭,見到沐瑾,驚了一大跳,叫道:“小兄弟,你怎麼來了?”

沐瑾說:“我聽你說著好玩,出來逛逛。我在路上真看到好多打架的。”

沐燦直樂,道:“想來你極少出門。”

沐瑾道:“嗯,以前總被拘在家裡,後來又進了軍營。”

沐燦招呼沐瑾到草棚裡坐,搬來凳子,來回擦了好幾遍才請他坐下。他剛坐下,就有買煤的來了,但有管事的招呼,且都是老主顧,不需要沐燦出麵應付。

他們要了煤,那邊便有苦力裝車。

沐瑾湊過去看他們裝煤炭。

沐燦瞧見沐瑾身後跟著三十多個帶腰刀的,遠處還停著好幾輛格外氣派的大馬車,知道這少年的來頭大,又不明白他要做什麼,心頭直打怵,卻不好多問。

沐瑾看了一會兒熱鬨,正要告辭,便見到之前打架的狼裘少年過來了。

狼裘少年到沐燦身邊喚了聲:“阿爹。”頗有些好奇地上下打量眼沐瑾,客氣地朝他抱拳行了個禮,便又對沐燦說:“把馬二堵住,沒揍幾下,郡兵就來了。他要是再去阿姐鋪子鬨事,我再揍他。”

沐燦沉著臉道:“他要是再不收斂,我去找姓馬的說道說道。”他見沐瑾滿臉好奇地看著,又解釋道:“行商賈之事,難免有人來找麻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