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超級U型池決賽(下)(1 / 2)

第七十四章

快!

還是一個字。

隻剩下一米的距離,就這麼突兀地完成了一個半周轉體,有點兒像是突兀去做,又有點像是蓄謀已久。

當難以判斷時候,就看最後的成功率。

杭峰成功了!

雖然在最後一刻完成這半周的動作,但對他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麼影響,雪板穩穩落地的同時,肩膀和頭同時轉過來。

一般人會暈吧?

這麼快的速度,光滑的地麵,還是從高空落下來,普通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會摔倒,就是職業選手估計都有不低的失敗率。

杭峰做的很好。

雪板穩穩地定在地上,他站在雪板上,連晃一下就沒有,就以極快的速度,向著對麵的下一個挑戰點滑去。

所以他是故意的還是不故意的?

看在成功並且這麼穩的情況下,就當是刻意的安排吧。

杭峰確實是刻意做的安排。

雖然所有人都說他可以保持自己的風格,但是年輕人最無法壓製的就是他們的好奇心。

巴蒙德喜歡在最後一刻轉圈,很多選手也喜歡這麼做,莫泊桑也在嘗試。這幾天的訓練和比賽,杭峰看的多了,難免去想一想,試一試。

然後發現,這個動作很簡單,但不適合他。

巴蒙德有“拖延症”,他的旋轉很慢,整個空中部分都在不停地轉,一直到落地前,還會去趕個一周半周的。

但杭峰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迅猛風”,他喜歡能有多早就有多早的把動作做完,隻要等著落地就好了。

所以單是把技巧過程拉長,就能要了杭峰的“小命”。

他差點兒就不會滑U型池了。

不過在嘗試之後發現,落地前轉那半周一周的並不難,他在落地前有足夠的時間門去思考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穩。

每次做都很容易就成功,或者說杭峰第一個做的四周半就是這麼來的。

可最後無論是他,還是簡,都沒把這個動作編排進比賽了。

無非就是覺得“斷截”了。

好好的一個空中動作,硬生生被杭峰做成了兩個,裁判未必會接受這種風格,保險起見就決定不在比賽裡做。

可杭峰的“四周池”再深,也有挖完的時候,高難度的做完,為了保證分數,也不能降級去做簡單的四周。

最後杭峰就決定做這個“奇怪”的四周半。

成功率非常高。

賽前稍作準備,起跳的時候把扭矩力算好,幾乎是輕而易舉的完成。

然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主持人笑了。

“哦!還有個半周!”

“四周半,很X-games。”

“他做出來很驚喜對不對?”

“是的,最後那一轉太瘋狂了!”

裁判也覺得挺瘋狂。

以為已經結束的動作,結果臨到最後,還有個讓人驚喜的變化。

不管是延綿不絕的風格,還是快如閃電的風格,都是一種獨特的展現方式,即便這個明顯被分成兩個部分的空中動作,它到底還是在一個技巧動作裡,姑且稱為“二段式”吧,不也是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技巧嗎?

“非常棒!”

被刺激了的裁判紛紛點頭,他們喜歡這種創新。

無論是否簡單,亦或者是“動作分裂”,既然出現,並且完成,那就是它的展現方式。

杭峰這一扭,不但得到了裁判和主持人的認可,觀眾也為他發出歡呼。

杭峰的轉速太快了,觀眾根本無法分辨他轉了多少圈,但最後落地這突兀的一下看懂了,“X-games”的賽場從不缺乏熱情瘋狂的觀眾。

掌聲為杭峰響起。

杭峰倒是很想仔細思考一下,這個掌聲出現的意義。

但前麵就是第六跳了。

第六跳依舊是他唯一熟練的內刃接外刃的四周半技巧。

他這一輪表現的很好,有更多的次數去做四周半,所以他打算做一個和第一輪重複的動作。

當然,抓板方式要發生變化。

杭峰這一次不是抓的板尾,而是反手扣的外刃的板尾上,這樣他的身體需要躬出更近的距離,但這個動作真的很帥!

右側的肩膀向後移,頭卻看向前方,翻騰的同時雙腿和脊背一起向後躬出一個漂亮的弧線形,右側的手向後筆直身出,反向扣住雪板的外刃。

翻轉的身體正過來的時候,他就像定格在空中,向前要拋出武器一樣,像強悍的戰士,又像一條躍出水麵的魚。

“哇哦!”主持人再次發出讚歎。

這個抓板方式很好看,並不多見。

很多選手抓板尾,會選擇把身體收的很緊,手以斜下方的方向去抓板尾。

杭峰卻是打開的。

這個動作對柔韌性有些要求,而且在空中翻騰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將膝蓋往前縮,而不是向後展開。

“向後展開的“大動作”,真的很漂亮。”這位主持人說著,“我實在太愛看了。”

杭峰預賽和決賽的第一輪,都做過類似的動作,但顯然因為抓板方式的變化,此刻的這個動作更漂亮。

圓月彎刀。

就像掛在天空的月牙兒。

“不愧是優秀的年輕運動員,整場比賽都在給我們驚喜。”

伴隨著這聲驚喜,是杭峰的最後一跳。

老實說,杭峰淡定的比到現在,終於有點緊張了。

前麵表現太好,越到後麵越害怕失誤。

而且留在最後一跳的是他並不擅長的外刃接內刃的四周半。

上一輪他就失敗了。

這個動作的成功率本來就不高,簡直就是在看臉在跳。也說明杭峰還沒有找到這個技巧的關鍵核心點,很多時候都是在靠感覺完成。

在比賽裡做這個動作是冒險。

可杭峰必須去冒險。

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高分動作,還想要拿到更好的分數,就必須拿出更高的難度。

必須是這個外刃轉內刃的四周半。

他至少有幾率完成。

杭峰要衝擊曾經失誤過的動作,這很明顯。

主持人在最後一刻尖叫:“他來了!!!!!”

在一個拉長的咆哮聲中,杭峰飛了起來。

破釜沉舟的一跳!!

雙腿劈出開山裂地的力量,向著天空高高飛去。

在起跳的最後一刻,最後脫離地麵的板刃在他的背後,很明顯的外刃起跳,身體向後旋轉。

向後旋轉相對向前旋轉難多了,因為選手看不見身後的地麵,在沒有視野的情況下去做動作,不僅失誤率會大大提高,對心態的影響也很明顯。

向後旋轉是一個很需要肌肉記憶的動作,看不見隻能靠練,不停的練,讓身體記住這個力量,嘗試完成動作。

杭峰後背有風在碰撞。

視野在翻轉。

護目鏡後的眼睛睜的很大。

他緊緊地抓住自己的板頭,腦袋向右側板尾的方向,像是在用耳朵使勁,將整個身體帶動向後旋轉。

一圈,兩圈完成。

他還在往上飛。

再來一圈。

外刃的1080完成了!

向左偏斜的腦袋,在最後半圈的時候已經在收力,繼而向左下方用勁。

對,這是一個往左側的外刃偏軸轉體動作。

在他完成內刃1080的同時,身體同時也有做一個外刃的偏軸轉體。

具體形容起來就像是他身體在橫向轉動的時候,同時還會在空中翻一個跟頭。

也就是世界大戰決賽組所必須要求的“變化性”。

單純轉體,或者是翻騰動作,並不能拿更高的分。

決賽場上,隻有這種類型的動作可以拿分。

杭峰會做很多的“四周轉體+偏軸”的動作,他的基礎很好,並不存在明顯的短板。

可也正是因為基礎太牢固,想要再加入半圈,就需要去打破原本的框架,重新添上新的力量、周數、包括空中的時間門和落地時候的平衡。

如果解鎖新動作很簡單,巴蒙德不會這麼多年了,還是隻在比賽上衝擊過一次2160的六周,那之後長期停留在五周。

受限於人類的體能,技術達到一個程度後,哪怕是抓板的位置變化一點點,都會增加很大的失誤幾率,就更不要說加上半圈。

杭峰在轉到1080+360的時候,到目前為止,都還算很舒服。

這是他能夠完成的四周難度。

今天也在比賽裡完成過。

換成平時,就知道什麼時候該將身體用力,控製自己停下來,以及鬆開手,讓自己展開等待落地。

但現在不行。

還有半圈。

他必須讓身體繼續轉動。

而且一定要保證是一個內刃的反向落地。

飛起來的時候,杭峰給出了足夠的力量,讓他能夠再翻轉半圈。

半圈而已,也很簡單的完成。

接著就是落地。

這就是最難的地方。

空中隻要力量夠,去做多少圈都不是問題,重點是落地。

落地。

不僅僅是平衡問題,而導致失誤的根本原因是空中旋轉的“軸心”是否始終穩定,往往“軸心”在起跳的瞬間門,就已經決定了成敗。

再加上空中轉的太慢,轉的太散,核心力量不夠,落地平衡性不夠等等,林林總總的各種因素,究竟是否將這些要素都掌控了,落地的一刻才是檢驗成果的時刻。

杭峰對這個難度的技巧沒有太多經驗,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跳是否能夠成功。

但既然做了,就肯定要努力成功。

最後半圈完成,明顯已經過了他最舒適的高度。

他喜歡在拋物線結束前完成動作,這一次卻在拋物線結束的時候完成,他感覺到了明顯的下墜感。

風從腳下升起,撩過他的下巴和衣領,灌進鼻孔裡,冷的像是冰淩往腦子裡鑽。

還有失重的感覺,從五米左右的高度往下落,光滑的冰壁幾乎在腳下垂直,他的滑板必須傾斜到一個最容易卸力的角度。

然而他看不見。

這是一個反向的落地。

他的眼前隻有不斷上衝的白色冰壁,完全看不見落腳點。

隻能靠感覺!靠經驗!

過去十一年的U型池經驗,支撐起這個身體,去“撞”向冰麵。

“嗒!”板尾先一步接觸到冰麵。

“哢!”接著是其他更大範圍的板底與冰麵相撞,帶著杭峰130斤的體重,壓進有著一點凹陷弧度的冰麵。

壓下去,彈回來。

杭峰清楚地感覺到雪板上彈的力量,他的板底甚至有一瞬間門完全離開了冰麵。

接著,再落下去。

最可怕的部分來了。

平衡!

他的重心是不是始終在腳下?

他的軸心是不是與冰麵與板麵達到了一個契合的角度?

他能不能將這彈壓瞬間門的力量完全卸去?

在與冰麵撞擊的同時保持平衡已經很難了,與此同時,他還要在喪失視野的情況下,麵對往後滑出的滑行力。

沒有一個運動在達到高深程度是簡單的。

到了世界大賽的級彆,就是對人體的體格極致開發,每一個程度都做到了最大。

百米短跑一秒的提升,全人類用了16年才完成。

超級U型池的六周記錄,巴蒙德做出來一次後就再做不出來第二次。

杭峰目前的身體開發就到這個程度,他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精密的儀器,身體的每一縷肌肉,每一寸骨骼,都是完美無瑕的零件,才能夠最終運行成功。

老實說,杭峰在落地的瞬間門,真的有種可能會再次失誤的感覺。

還是那種熟悉的往前撲的感覺。

這說明他落地的時候,內刃的角度大了,所以他才會往前撲,才會雙手撐地。

就像上一場一樣。

還是要失敗嗎?

當然不想!

不甘心!

前麵做的那麼好!

他已經是第二次滑這個動作,怎麼能夠在同一個地方摔倒!

不行!!

是上一場失誤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他來自靈魂深處的反抗。

腰胯開始用力,在千鈞一發之際,擰動身體,往踩在板頭的腿上,送出了最後一股力氣。

不是找視野。

也不是雙手扶地保護自己。

而是用出全身的力氣,在最短的時間門調整板頭的位置。

於是,在那往後疾衝的速度下,本應該走直線的杭峰,向後滑出了一個小小的弧形。

漂亮的自救!

向後仰的感覺在弧線出現的瞬間門,將他的肩膀掰了回來,於是向前的力量戛然而止,後仰的力量也被對衝到幾乎消失。

剩下的那點兒搖晃,杭峰隻是輕輕動了一下肩膀,就完全卸掉了。

心臟在砰砰地亂跳。

呼吸有點亂。

是一種劫後餘生般的空茫。

有那麼一點點時間門,杭峰的腦子裡一片空白。

眼前白茫茫的一片,耳朵也能聽見自己心臟的跳動,“咚咚!咚咚!咚咚!”

就好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

終於,有什麼東西撞進了他的眼簾,意識在這一刻才被捕捉回籠。

他的眼前都是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