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流民拖家帶口往他這裡來!
楚時年就沒有啥小孩子需要有個快樂的童年的想法,窮人家的孩子都快吃不上飯了,還想啥快樂童年呢。趕緊都去讀書識字,要求三個月學會基礎識字。
啥,學不會三個月分班,啥都學不會的去打熬身體,學武技,再不成的,學種地。
種地都學不會去搬磚總行吧?
學的好的,繼續給機會往上學,就跟當初暗衛體係培養暗衛那般,每個一段時間分流一批不行的,跟不上學習進度的。
天賦超群,能夠跟上進度的,自然也會根據個人的天賦不同,再進行細致劃分。
其實這種高壓,高強度的學習,很多孩子都直接放棄,根本跟不上進度。
不過放棄了就被分到了彆處,這種學習本質上就是一種能力和意誌力的篩選!
對於普通家長來說分班也不是壞事,學習進度不同,都揉在一起對誰都也都沒有好處,對小孩還有打擊。對於那些聰明的家長來說,這種篩選就大不同了。
在他們看來,這對他們的後代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晉身之階!
最後這些小孩子如果各個方麵都很不錯,楚時年就會乾脆把他們扔進暗衛係統去培養。暗衛係統培養小孩更加全麵,而且還會涉及一些家族理念,處世觀等思想方麵的培養。
不過暗衛係統培養出來的孩子思維頗陰暗,略偏激也是有的。
曾經長陽楚氏還有真正的族學,主要以培養大儒和官員為主。它跟暗衛係統正好是一明一暗相輔相成的。
後來大宋官場腐敗,為了保存家族,楚氏出仕的官員多辭官回家。族學也漸漸沒落,最後更成了楚氏嫡係小郎君們混日子的好所在。等到楚汐接受家族的,她就發現族學徹底崩了,連師資都成問題了。
再加上她頭上還有一群嫡係的祖宗們礙手礙腳,於是楚汐乾脆就把需要培養的人才送出去培養,反正不是就多送點銀子?!
楚時年乾的事兒,十分的刺激張維父子。
張維咬牙切齒的也召集了心腹研究對策。辦學堂是一定的,但是肯定不可能有楚時年辦的那麼大。楚時年敢一辦上千學堂,那是因為楚時年真有錢,他控製著龍山坊市他能沒錢。
密陽雖然也在龍山坊市賺了不少,卻也拿不出那麼龐大的錢財辦學堂。關鍵是密陽的資源並不是全部抓在張維手裡,張維心知肚明。
要說楚時年比他根基深厚,那肯定是沒有的。
但是若放任楚時年這樣發現下去,張維覺得他們父子遲早得要被逼得放棄密陽!
張維心說,看來我真的仔細考慮一下,族裡的建議了。
楚時年實在是發展的太快了,整個家夥的腦子動的太快了,人也太有想法了。
他要是想守住密陽,沒有外援可能真的不行了。
跟他想的一樣的還有嶢山郡王。這次大水吞沒了澄陽周邊,很快也要吞沒了澄陽城。嶢山郡王被迫入住了狹小的隅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