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 5 章(1 / 2)

二房可不知道,上房和大房那邊,已經開始盤算著搶走寧寧的鏈子了。

蘇彬這邊煎了藥,一大罐。

李爺爺說,有這些藥,寧寧就能夠退燒了。

如果燒再不退,他們再想辦法去醫院。

此時寧寧燒得小臉通紅。

嘴裡呼呼地,喊著“爸爸,媽媽。”

再仔細聽,還有“哥哥。”

張月蓮眼圈發紅,“寧寧的燒怎麼還不退。”

去他五伯那裡拿了退燒藥,燒卻還沒下去。

她道:“二田,咱得送寧寧去醫院。”

蘇二田搓了搓手,“我再去娘那邊問問。”

張月蓮卻並不抱任何希望。

寧寧不是老太太的親孫女,她怎麼可能會拿錢。

她早就應該知道的,可她手裡頭一分錢也沒有。

“娘,先把藥給寧寧喂下去吧,明天再不退燒,咱就去醫院。”蘇彬已經拿著藥進了屋。

屋子裡的對話,他都聽在耳裡。

他知道,爹就算再去上房那邊要錢,也一樣要不到錢。

旁邊蘇二田道:“實在不行,咱……把鏈子賣了吧?”

那鏈子值錢,賣了就有能給寧寧治病了。

蘇二田問這話的時候,有些忐忑,心裡沒底。

知道妻子不會同意。

張月蓮猛地抬頭,“蘇二田,你要賣了這鏈子?”她氣得眼裡全是淚,“你當初是怎麼跟我說的?你說會對我娘倆好,你說過……會……”當親生的。

現在卻動了鏈子的主意。

那是寧寧她親爹給她的,這東西不到山窮水儘,絕對不能賣了。

蘇二田:“這不是,沒辦法了嗎?難道,你要眼睜睜看著寧寧被燒死嗎?鏈子沒了,咱可以想辦法再贖回來,孩子要是沒了……”

張月蓮自然知道。

但她心裡不甘心,難道真的到了要賣掉鏈子的時候了嗎?

隻要上房那邊肯給錢,寧寧就有救了。

張月蓮心酸極了,眼淚跟掉了線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

蘇二田嚇壞了:“月蓮,我……我再不說這話了,這錢……我會想辦法的。”

他再不說賣掉鏈子這樣的話了。

鏈子是妻子是寶貝,是碰不得,說不得的東西。

他知道,那是寧寧親爹的。

蘇彬也知道,寧寧的那條鏈子,是極寶貝的。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但他知道,寧寧的鏈子是不能賣的。

“爹,明天我跟著汲祥去山上看看。”

汲祥極會打獵,這是他知道的。

雖然汲祥隻有八歲,那一手彈弓玩得出神入化,雖然不是每次都能打到東西,但是每次他跟著過去,總是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能給家裡拿點肉回來,雖然每次的肉能被二房吃到嘴裡的,隻是一點邊角料。

但那是肉,總比每天喝玉米糊糊好。

寧寧生病,得補。

他又拿出了那十個板粟。

板粟已經被他烤熟了,他道:“這板粟,等寧寧醒了,就喂給她吃。”

吃點東西,就有力氣了,說不定病能早點好。

張月蓮這一夜,沒再理蘇二田。

蘇二田心裡知道她在氣什麼,哄了半宿,張月蓮的氣也沒消。

……

蘇寧寧被灌了藥湯後,發了汗,高燒果然就退了。

“還是李爺爺的藥好。”蘇彬嘀咕,五伯那裡要的退燒藥,丁點效果都沒有。

蘇彬心裡越發,想跟李爺爺學本事。

他學到了這本事,以後家裡有人生病,就不用著急上火,沒有錢上醫院而隻能乾著急了。

寧寧的燒退了,張月蓮的心終於放下了。

蘇二田也搓著手,說:“終於退燒了,太好了。”

張月蓮卻隻是瞄了他一眼,沒再理他。

蘇二田朝她笑了笑,討好地幫她拿衣服,張月蓮卻一把拿過衣服,再沒給他半個眼神。

蘇二田苦楚地笑了笑,這時外麵響起了蘇老太的吼聲:“還在屋裡呆著,不上工了!”

蘇二田對張月蓮道:“我去上工了,你在家歇歇,看著點寧寧,地裡的活,我會幫你乾著。”

張月蓮卻不作聲,今天她就沒想過去上工。

寧寧雖然退燒了,但還昏睡著,她哪還有心情去上工?

家裡,也不隻有她一個媳婦。

也沒見大嫂每天上工,怎麼儘盯著她了?

“你媳婦呢?”見張月蓮沒有出來,蘇老太那倒三角眼一瞪。

蘇二田:“寧寧病著,月蓮要照顧。”

“就一個賠錢貨,你可真上心,那又不是……”蘇老太張嘴就來,旁邊蘇老爹咳嗽一聲:“瞎說什麼?寧寧病了,老二媳婦在家照顧,難道不應該?”

蘇老太撇了撇嘴,老爺子都發話了,她還能怎樣。

惡狠狠地瞪了一眼蘇二田,又瞪了一眼二房的方向,懶貨!

就知道偷懶!

卻自動忽略了,家裡最勤快的就是二房夫妻,不管是蘇二田,還是張月蓮,都是懶惰的人,除了生產地裡的活,回家還得洗衣做飯,哪一樣少了她?

今天,蘇彬沒有跟著大家夥一起上工。

地裡就那麼一些稻穗,村裡的孩子多,再多也禁不起孩子的拾。

他去了隔壁的汲家。

汲祥此時早就已經起來了,正在院子裡處理自己的彈弓。

汲祥空閒的時候,總會跑去山裡。

雖然村裡人多,也總會上山,山裡的山貨也禁不住大家這麼采摘,但是汲祥每回去,也總是會有收獲。

不是山珍,就是一些野味。

特彆是跟著蘇彬一起上山的時候,總是不會空手而回。

總是能帶回一些野味來。

有一回,寧寧也一定要跟著去,他們就挖到了一株野生三七。

那株三七品相特彆好,去藥店足足賣了有一百元。

一百塊那可是天價了,當時藥店的人說,因為這株三七品相實在太好了,如果普通的野生三七,最多也隻能賣上二三十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