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李鸞兒正在盛水,猛聽到這個消息水瓢都掉地上了:“官家駕崩了?”
李富點頭:“我也是才從老師那裡得的信兒,姐你記著些,多問問人,該有的忌諱也得避著點。”
李鸞兒撿起水瓢:“我知道了。”
“對了,你還沒吃飯吧,今兒就在這吃,一會兒我給你弄好吃的。”李鸞兒看著李富笑道,再度打量這位小堂弟,越看越是滿意,李富如今哪裡還有鄉下小子的樣子,這半年多的時間裡,李富抽條似的長個,再加上讀的書多了,氣度也就不一樣了,每次回村,可都惹來不知道多少誇獎,小嬸子如今一提起這個兒子,樂的嘴都咧到後腦勺上去了。
“那成,我今天可有福了。”李富乾脆利落的答應下來,對於李鸞兒做的吃食還是很向往的,他這位堂姐雖然不是很樂於廚事,可廚藝卻是當真不錯,做的菜味道也好,讓李富這個整日在縣學吃大鍋飯的小子想想都要流口水。
“姐,咱們今兒恐怕是不能吃葷了。”李富站在廚房門口提醒了一聲。
李鸞兒才要去拿肉的手縮了回來,這才想到官家沒了,民間百姓也是要忌葷腥的:“我知道了,放心,今兒姐給你做一頓全素齋。”
今天這頓素,李鸞兒做的倒也不憋屈。
要是當今官家是個昏君,李鸞兒才不會吃素呢,關鍵是,沒了的這位官家確實是個好的。
說起來,李鸞兒是很敬佩明啟帝的,這位官家比曆代帝王都要高明。
比起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來,明啟帝明顯的要仁厚許多,不管是對百姓,還是對官員,都當得上仁義二字。
但是。比起曆代那些以仁為主的帝王,明啟帝的手腕也強硬很多,關鍵是,對外的手段很強硬。從來不會對於敵人仁慈,也不會對打著大雍主意的外族低頭,這完全就是一位外王內聖的官家。
不光是李鸞兒敬服明啟帝,就是民間的百姓說起這位官家來,那也是滿口的稱讚,沒有一個說不是的。
李鸞兒可以想見,明啟帝駕崩,民間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痛哭失聲呢。
雖然說,李鸞和不會痛哭,不過。吃幾天素,她還是能忍受的。
把灶間的火燒旺,李鸞兒才弄了豆腐和麵筋準備做幾個小菜,便聽到一陣哭聲傳來,仔細去聽。卻原來是馬家一家子在偷偷哭呢。
李鸞兒放開精神力,就見馬冒和鄭嬸子帶著一兒一女在他們屋裡叩拜官家呢。
精神力再次外放,便見街上行人都是麵帶悲色,有好多人家都在拜祭官家,從他們的神情舉止來看,沒有一絲一毫的勉強,完全是出於自願。
從這一點上看。李鸞兒倒是對官家更加的敬服,官家執政這些年,能夠叫百姓如此的誠服掛念,的確不容易,可見得,明啟帝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上。
她又見街中店鋪外邊都已經掛了白布。便想著自家店裡雖然沒有開張,不過,也該掛點白布什麼的應下景了。
放下刀,李鸞兒走出廚房,叫過李富道:“你去前邊和秦三兒說一聲。叫他到庫房取些白布到飯莊裝點一下。”
李富答應一聲就走,李鸞兒回身繼續做菜。
到得中午,她把飯弄好了,叫家人吃飯,一家人圍坐著,哪個精神都不是很好,便是李春看起來都悶悶不樂的。
“哥,這是怎麼了?”李鸞兒還以為李春挨欺負了呢。
李春吃了一口飯,抬頭,兩眼紅紅的看著李鸞兒:“富哥兒說官家沒了,官家是好人,好人……”
金夫人歎息一下,放下筷子:“官家確實是個好君王,曆代君王之中,難有這樣仁慈之主,給官家當百姓是真的有福。”
“最有福氣的是官家手底下那些官員吧。”李鳳兒直爽的說道:“官家可不以言獲罪,想當初丁相公在世的時候,不止一次反駁官家,有一次都拍桌子了,可官家也沒有生氣,反而說丁相公是直臣,還說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呢。”
看起來,自家這些個人心裡也都念著官家的好呢,這頓飯怕也吃不消停了。
李鸞兒扒了三碗飯,比平時少吃了許多,放下筷子的時候歎道:“行了,行了,人死不能複生,再念官家的好又能如何,咱們啊,現在就盼著太子登基千千萬萬的保持官家的作風,萬不可是個暴君啊。”
“姐……”
李富和李鳳兒同時開口。
李鸞兒一舉雙手:“行了行了,我口不擇言,你們吃你們的,甭答理我。”
李富一邊吃飯,一邊道:“新皇登基,怕是今年要開恩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