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功利心,也差不多都快寫在臉上了,誰看不到?”賈政還會說話,賈赦搶先說道。
像他們這種,自幼就在權貴圈裡長大的,尤其是賈赦,自幼在皇帝跟前都排得上號。
在賈赦和賈政跟前巴結的人也多的是,他們兩個如何看不出賈雨村的心思呢。
“好風憑借力,助他上青天,”賈政笑著說道,“若是他得用,助他上一回青天又如何?”
賈政說得倒也沒錯,賈瑚也知道賈政的打算,說到底,如今賈家的根基基本上都在武將這邊。
在文臣這邊確實也太少。
雖說也有不少的姻親是文臣,可到底賈家的族人也忒少了些。
日後賈政和賈瑚都是要進入仕途的,有個人幫襯倒也不錯。
隻是,這樣功利性強的人,就如同放風箏一般,那風箏的線也得捏緊了,這風箏才能牢牢地握在手中。
賈雨村也沒想到,接近賈政如此順利,沒過幾日,他都已經開始跟賈政稱兄道弟,隻喊賈政的字了。
這麼一來,倒是讓賈雨村的**又放大了不少。
既然接近政二爺如此容易,那是不是還能再……更進一步呢?
榮國府那位哥兒,可是張太傅外孫,先如今張太傅可是參知政事。更何況,這位哥兒與東宮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無論是攀上哪一個,那對賈雨村來說,那都是一條青雲路。
而這位哥兒,那簡直就是他的青雲梯。
這位哥兒到底年紀小一些,賈雨村也知道,哪怕是自己跟他去結交,怕是這位哥兒也不會與他交心。
所以,賈雨村就想到了另一個法子。
他觀察了賈瑚許久,在賈雨村看來,賈瑚能連中三元,固然是有這位哥兒天資聰穎的原因在。
但肯定也是少不了名師的教導和能讀到像他們這種寒門子弟讀不到的書。
尤其是,這位哥兒,據說啟蒙老師那就是張太傅。
但現在這位哥兒在金陵,連個教導的師父都沒有,據賈雨村觀察,平日裡這位哥兒都是自己一個人讀書的。
想想也是,賈政雖然也已經是舉人了,但到底還想著往上一步呢。
更何況,賈雨村平日裡與賈政的言談中也能看出來,賈政的學問考進士還是不算紮實,自然是在現在更得多讀點書。
那就更加不可能有時間交這位瑚哥兒了。
而他們來金陵,顯而易見,也沒帶什麼先生來。
所以,賈雨村就想著,以自己舉人的功名,和比賈政更加紮實的學問,做賈瑚臨時過度的先生,那應該是綽綽有餘的。
而他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與賈瑚打好關係。
最好是能多教導賈瑚一點有用的東西,必須將賈瑚教導得心服口服了,這樣,將來等張太傅問起來的時候,不就有了自己表現的時候麼。
賈雨村想妥當了,這才在不經意間跟賈政提起來,“存周,我看你侄兒好像都是自己讀書,也沒人教導的?”
“瑚哥兒?”賈政沒料到賈雨村會問這個,一愣,然後笑著說道,“瑚哥兒他自己學也就夠了。”
果然,賈雨村暗道了一聲,哪怕平日裡賈政的表現都是把瑚哥兒當成親子一般。
但現在這種涉及前途的時候,賈政這不還是會說,瑚哥兒隻要自己學就行了,不用彆人教麼?
但賈雨村猜猜也就知道了,賈瑚那般年紀,又這才剛剛中了秀才,哪裡會是真的不需要人教。
不過就是賈政惦記著自己的前途,要自己看書呢,自然是不可能無私地教導侄兒罷了。
要是這會兒自己提出來教賈瑚讀書,怕是在賈政這兒也能有個好印象呢。
賈雨村這麼想著,越發覺得自己有了些把握,“存周兄覺得,我來充當瑚哥兒在金陵的先生如何?”
賈政沒想到賈雨村居然是這樣的打算,但賈雨村好歹也是賈政覺得不錯的助力,所以倒也好聲好氣地跟賈雨村說道,“我們家瑚哥兒向來自己有主見,不需要什麼先生,若是雨村兄有意願,到可以自己跟他去說一說。”
這還真不是,賈政不願意教賈瑚。
而是在賈政心目中,一直就是瑚哥兒打小就自學能力強,不用他們操心。
原本的時候,賈政也想過,瑚哥兒在金陵這兒沒人教導,到時候功課退步了該怎麼辦。
甚至,還想著自己去教一教瑚哥兒。
但等賈政考校了瑚哥兒以後,這才發現,甚至瑚哥兒的學問比他都紮實一些。
再加上瑚哥兒自來有主見,既然瑚哥兒說了不需要先生,賈政自然也不會非逼著給瑚哥兒請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