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盜可盜(6)(2 / 2)

魔王級炮灰 非摩安 11282 字 10個月前

這個之前也提到過,顧青他考慮到到後世始皇陵,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還隻是處於邊緣開發狀態,沒能挖到冥殿,而且盜墓賊也不敢去官方保護的陵墓去,所以另外有個墳塚。這麼多年來,可能會有人由此猜測,但絕大部分人,都認定在丹陽王城外的那個陵墓,就是始皇本人的陵墓。

這個陵墓在各色史書上,基本上都有記載。從開始修建,到其中都有誰在監督,前後動用了多少民工,又用了多少年等等,都是有詳細記載的。再者如今開發出來的邊緣,就出土了大量文物,對研究當時風土人情,還有科技水平等,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再者還有僅發現的陪葬坑就有數十個,這更加證明這就是始皇陵。還有就是始皇陵從來沒有被盜過,或者說沒有被盜成功過,就目前的考古科研而言,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始皇是在故作玄虛。畢竟一般情況下有疑塚,那都是墓主擔心自己被盜,所以在當時就故作迷陣,也總是會留下隻言片語的。

反正時人認為對始皇來講,從各方麵考量下來,疑塚那都是沒必要的。

隻是大家都是從已知資料上,去反推曾經的曆史,難免有紕漏。再說了,如今很多關於當時的考研,也有考古學家、曆史學家等捉摸不透的地方,比如始皇他為何在丹陽王城中建造個地下城;又比如說“樊沛刺虞王”中,匕-首變毒蛇又是怎麼回事;還有當時,是否真有外星人來訪等等。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可能知道這涉及到前世今生,作為當事人的顧青,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唉,也是難為他們了。

話說回來,這羊皮紙上記載的,和顧青他之前設下的墳塚有關。那這世上沒有誰,比顧青自己更清楚那座墳塚在哪兒了。隻是這又是誰獲悉了此事,又記載了下來呢?

這可疑人選讓顧青說,那還是有許多的,到底當時那座墳塚,又不是他一個人建造的,是由諸多工匠合力打造的,會留下隻言片語,也不是不可能。

反正到了如今,無論是誰,都早已作古了。

更好的是,顧青絲毫不介意對方泄露了這一機密,相反他樂見其成。

本來嘛,顧青就是要自己瞻仰自己的遺體,如果沒有這一出,他都想著要怎麼布下“蛛絲馬跡”,讓其他人“順藤摸瓜”,摸到那座墳塚了。

現在完全是省了這一道程序,多好的事啊。

在顧青這樣想過後,一切疑問都不算疑問,也不算事兒了。即便有什麼牛鬼蛇神,他們自己會主動跳出來的。

所以現在,顧青隻需要順水推舟即可。

顧青應邀去了潘家園,這次倒沒有在黎賀的店中,而是在呂布衣那兒,理由是潘昆侖他們仨,都算是他呂布衣這邊的,現在是他四對一。

黎賀對此沒什麼意見,他本來就長得好看,氣質也好,出塵、沉靜,即使在這日漸浮躁的潘家園中,也好像沒沾半點浮華一樣。再有他的聲音亦溫和動聽,聽起來像是山間清泉,行動間也是從容自若,很容易就令人生出好感。

就像楊心悅,她之前還覺得黎賀是笑麵虎,現在大家一起經曆了那麼多,這時候卻覺得他斯文可靠了。

潘昆侖也是。

霍小山卻是有點矛盾,他明明知道黎賀此人很好,可麵對他的時候,就是彆扭,就是不對味。這種不是滋味,在顧青過來,黎賀迎上去後,就更明顯了。

不知為何,原先還很自在的楊心悅,這時也有點拘謹了。大概還是和人家有距離感吧,楊心悅在心中想到。

黎賀還為顧青介紹了下潘昆侖,和楊心悅。

顧青朝他們頷了頷首:“潘先生,楊女士,午安。”

楊心悅簡單地回應道:“您好。”

潘昆侖則咧著大嘴,十二分的諂媚道:“您大駕光臨,鄙人實在是三生有幸。您快請上坐!”天爺啊,這可是活的始皇!

黎賀:“?”這次黎賀還若有所思,潘昆侖這可是第二次反常了,看來該當和霍小山的異常舉動有關聯。

顧青露出了恰到好處的疑惑,“潘先生太客氣了。”

霍小山趕緊拽了下潘昆侖,示意他正常點。

呂布衣則翻了個白眼:“你忘記吃藥了?”

潘昆侖心想:‘這可真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啊。’不過他還是不咬文咂字了,怪累的,遂恢複了正常。

儘管是相對的正常,但顧青還是表現得自在多了,倒還是多看了潘昆侖和霍小山一眼。末了顧青還和同樣若有所思的黎賀對了下目光,黎賀帶著笑意,朝他舉了下大拇指,借以調侃他魅力好大哦。

顧青清了清嗓子道:“你們邀請我的目的,黎賀之前已經和我說了,我會儘力的,這你們隻管放心。”顯然沒認為是他的個人魅力,而是認為他專業能力過硬,讓潘昆侖對他那麼熱情的。

黎賀笑而不語。

黎賀的動作不算明顯,可霍小山就是看到了,也能感受到他們倆人之間的默契。說來也是,先前自己也是在黎賀那兒,見到“於涼”的,他們倆是先認識的,可不該是這樣的啊。

‘明明是我先的……’霍小山心中想著。

偏偏這樣的話,霍小山又無法說出口,隻能憋憋屈屈地站到了潘昆侖身後,當起了鋸嘴葫蘆。

黎賀見此,眉毛都沒動一下。

顧青也沒多呆,接下來是要破譯這三塊羊皮紙,自然是要用一點時間的。在這期間顧青還從張保華張教授那兒,分享到了一個消息,說是一個海下科考隊,挖掘出來一個青銅器具,根據性征分析很有可能是虞朝時期的,不過要是確定還得等進一步的科學分析。

還有就是他們還不確定那青銅器具,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張保華張教授就是抒發下自己的激動之情,具體地也沒有和顧青描述,倒是在最後感歎這件器具,很快就回被歸還到國內了。

張教授還稍微提到了下發現者,顧青旋即一想,就知道對方是誰了。

至於那個青銅器具,張教授雖說隻是激動之下,漏了那麼點特征,顧青也差不多猜了出來。

當年他派人出海時,不是去尋訪仙人,亦或是什麼仙藥,而是因為他從外星人那得到了一張地圖(這當然是假的,外星人也是假的,那張地圖則是一張俯瞰地球圖。在現代有被考古學家發現那張地圖,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認為虞始皇那會兒,有外星人出沒,不然沒辦法解釋),所以好奇之下,就派人出了海,還根據當時已知的天文知識,再多少拔-高了幾分科技水平,製作了那麼個導航裝置。

該機械裝置精密複雜,並能以極高的精度跟蹤星體運動,借此來為水手們指引航向。

如今被打撈上來一個,那在某種程度上對現在的大家,更全麵認識當時的科學水平,是很有好處的。因此在顧青看來,完全是喜聞樂見的。

讓顧青比較留意的,還是那個發現者。

說來之前國內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在之前百年到數十年前,有很多文物流失,考古工作也進展地相對困難。

像張保華教授,之前還比較年輕時,有接受過華僑的資助,帶領學生去完成科考工作。這種科考活動的性質就比較偏向於私人了,那時候資助張保華教授的華僑家庭,如今也仍舊和張保華教授保持著緊密的聯係。

顧青之前就有聽張教授提到過。

巧的是,這一華僑家庭之前聯係過顧青,就是請他去探索尤卡坦的那一家。

現在其主事者不再是之前支持張保華的那個,而是換成了他的兒子,這人名字叫威廉·張。這家是當地,乃至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名的船運大戶,所以能支持多支科考隊,在世界各地進行科考。

本來這對顧青來說,沒什麼的,不過拜他的控製欲所賜,加上這一家最近存在感不低,所以顧青就進一步抓取了對方的資料,其中就包括威廉·張的,還有他們家進行過的科考活動。

威廉·張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家裡又有“礦”,單從照片上來看,他動作間還是充斥著意氣風發,隻是眉間有積年皺眉留下的皺紋。

顧青看著此人的照片,往沙發後一坐,伸手支起了額頭。

大洋彼岸

助理林榮試探地問自家老板:“老板,咱們確定要把它就那麼快地贈送回國內嗎?貝斯柯先生他們還想要仔細研究下,他們都對它很著迷,想知道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林榮口中的貝斯柯,說得是奧利維·貝斯柯,是這次探險隊的負責人。對這次打撈上來的青銅器具,很是感興趣,說到底那是兩千多年前的古物,卻有著用現代眼光來說,都很精密複雜的設計,可能還涉及到天人,誰能不好奇?說不定還將是驚動四海的重大發現,就這麼放手,他們這個探險隊自然不甘心。

威廉·張下意識地皺眉道:“自從打撈上來到現在,也有一星期了吧,他們研究出所以然了嗎?”

這話兒讓林榮怎麼接,顯然自家老板這次比較急切,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所以他就沒吭聲。

威廉·張嗤了一聲,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動了兩圈。他心裡很清楚,光有這麼件古物,來投石問路還是不夠的,也不足夠他在大陸光明正大地呆上一段時間。不過這也不是什麼難題,如今大陸發展腳步很快,外國往大陸投資也是很常有的事,何況張家本來就是華僑,家中也有錢,之前關係也算融洽,想來他要是往大陸投資,也不會遭到拒絕。

想到這兒,威廉·張才舒展了下眉頭,隻在眉間留下淺淺痕跡。

作者有話要說:  ·接下來就要盜青哥墓了,大家明天見。

·本章送10個100點紅包,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啦麼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