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紅樓53(2 / 2)

林珍適時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看就後街宗學後麵吧,那一片大多都是族人,咱們隻要多給些銀子,想必都能給行這個方便。”其實她早就想給女學裡的女孩們蓋個園子了,賈家男丁進學後都能去外麵遊學,可女孩隻有期末時候能在女學的組織下旅遊一次,而他們嫁人以後就更不能出門了。

瑤兒老是抱怨沒處遊玩,正好這次機會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而且那片兒的房子早在她有計劃中,收購的七七八八了,多給銀子也是她也賺錢。

沈氏的心已經不是在滴血而是淌血了。

“先找人畫個圖紙吧。咱們也要先來說說這蓋省親彆院的要用銀子的事。”賈母一邊說一邊看著林珍。

林珍也知道賈母是什麼意思,但就是不說話,那邊沈氏卻先開口了:“賢妃娘娘省親,是賈家的榮耀,這銀子官中得出大頭。”沈氏也知道不可能全讓官中出,但這也不是一家的事,都跟著沾光,銀子當然是官中出的多。

林珍看也不看沈氏,對著賈母說,“咱們官□□有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可其中一百萬兩是預留還戶部的銀子,剩下的五十萬兩,還要預留出一部分應急,和一部分家用,可以動用二十萬兩。”

“那就先用那一百萬兩預留的銀子……”還沒等賈政說完,賈赦就先把話堵回去:“不行,皇上剛繼位,國庫又空虛,而且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要是到時候沒錢還,就是要掉腦袋的大罪。大不了娘娘就不省親了,沒麵子是小,掉腦袋是大,相信以娘娘的仁善不會眼睜睜看著她伯父掉腦袋的。”趕緊先擺起態度來,這一百萬兩絕對不能動。

“咱們幾家湊湊先建著,實在不行就跟親戚家串換一下,王家是賢妃娘娘的親舅家,想必王大人是願意為賢妃娘娘分憂的。”林珍趕緊出來打圓場。

賈母看了林珍一眼算是認同了此話,“我是娘娘的親祖母,我出二十萬兩。”說完賈母有看著賈赦。

賈赦也知道違拗不過母親,隻得道:“我也是娘娘的親大伯,我們大房出十萬兩。”

然後賈赦看向賈政,賈政也不甘心的說:“二房出二十萬兩。”沈氏不可思議的看著賈政,他們二房本來產業就少,出了二十萬兩就不剩什麼了。

這會大家都改看著賈珍了,他可是族長啊,為了家族的榮耀總要多出些銀子吧,“那我們寧國府也出十萬兩。”和親大伯一個檔次應該可以了吧。

“官中二十萬兩、母親和二弟各出二十萬兩、我和珍哥兒各出十萬,加起來也有八十萬兩了,應該差不多了,而且這樣大的事,各家親戚也回送些賀儀,若是儉省些應該儘夠了。”

果不其然,過了兩天,林家送了五萬兩銀票過來,賈母有點不滿意,心中暗想,若是敏兒在的話,這林如海怎麼可能直送這麼點銀子!

史家送了兩萬兩,王家、薛家各送了五萬兩。還有族人也湊了些銀子,也有一萬兩。算算這些也將近一百萬兩了。

林珍心下暗想,原著中的大觀園占地一千多畝,是在榮國府的東大院花園為基礎,才能在六至七個月之間完成建築到布置的工作,若是重建的話就要多花上不少錢財和人力物力和時間。

賈珍為族長,處理拆遷的事宜交給他正合適,賈珍也願意幫這個忙,都是定了估價的二倍的價錢,這些族人不定怎麼偷著樂呢。

可當賈珍接到奴才的稟報的時候,還真下了一跳,這些個房子早就被族裡的敗家子頭十年就賣了,都不住著好久了。

是啊,由於改變族裡月例銀子的發放方式後,那些以前住的近的是為了領月例方便,現在自己有銀子置辦產業了,當然是要住到自己置辦的產業那邊了。

隻得挨家打聽這些個戶主,房子到底賣給了誰?得到的答案都是賣給了牙行的錢牙儈。寧國府的下人又急忙找了錢牙儈來見賈珍。這位錢牙儈正是和王善保相熟的那個官牙牙儈。

王善保一家管著林珍養花的那個莊子和賣花的鋪子,後來又被林珍放了良。現在儼然是有錢的老爺了,他受林珍委托,找的就是這個錢牙儈,慢慢的收集這邊的地契。

錢牙儈一看是寧國府下人就知道,這收集來的地契派上用場了。麻溜兒跟著來去寧國府回話。

賈珍這邊辦的很順利,一手交錢一手交地契,地契都在一個叫王錦祥的名下,還都是紅契。賈珍細細想來也沒發現有什麼問題,印象裡也沒有這個王錦祥的人,就放過此事了。

晚間,王善保家的從角門過來給林珍送了銀票,林珍又給王善保家的賞,這件算事就過了。

現下可沒有一千多畝,但八百畝是有的,吳家貴妃的省親彆院才一千畝,賢妃位居四妃之末,還是不要在這個上麵找不自在了吧。

此事正是春種已過之時,京郊有大把的閒散勞動力等著在城裡打短工。這榮國府的力巴都找的是這類人,價錢也不過一個月也就二、三百文。拆下了的磚瓦還可以低價賣個這些個來乾活的,其實也沒花多少錢。

賈赦和林珍還是沒有扭過老太太,隻得讓璉兒兩口子負責修建省親彆院之事。賈母的盤算也不過是,想著如果銀子不夠了,讓他們大房往裡搭錢。林珍隻能送賈母兩個字,嗬嗬。

不過,沒幾天,這李欣顏就發現自己有孕了,隻能林珍幫忙打理內事調度,這也更方便了林珍貫徹她的節約用錢的管理方針。

家中庫房裡,整修榮國府時淘汰下來的紅木家具,都被林珍找了出來,找來工匠,全都給翻新了,有的樣式改改還能叫人眼前一亮。有一件六扇博古架,新漆過漆後,林珍也愛得不行。

原來榮國府拆下來的窗扇可都沒扔,這都是好料子,破損的地方修補一下,打了膩子,漆了新漆,這就是新的。

布置的字畫都不是古董,而是選拔了族中子弟這方麵較為擅長的人選其優秀作品布置上,光這一項就省下了幾萬兩的銀子,順帶還能促進族中子弟向上。

也沒用寶玉又是題匾,又是作詩的。這裡的寶玉不是元春心心念念一母同胞的幼弟,而是和她並不親近的繼母所出沒怎麼見過的弟弟罷了。

而且也沒去江南采買什麼小戲子、小尼姑的。就讓女學裡成績優異的學生表演個琴棋書畫就得了。這些個姑娘也願意在賢妃娘娘麵前露個臉。

假山石料這些大宗的,早就在近郊的莊子存這了,拿來就能用。就這樣,在內有林珍的統籌安排,在外有賈璉的管理照應,這個比原著小了近三分之一的新版大觀園也在十月裡建成了。

到了來年正月十五五更,賈家凡是有爵祿的太太、奶奶們都按品大妝,賈赦等在西街門外,賈政,伺候賈母帶省親彆院門外,這是街頭巷口已用帷幔嚴密的擋了起來,四周送靜無聲。

正在等得不耐煩的當兒,忽見,一個太監騎著馬來了,賈政迎上去問他消息,太監道:“多早著呢”。

又過了好大一會兒,走過十來對太監,接著便聽得隱隱鼓角之聲,外麵一對對宮廷的一仗過後,便見執事太監捧著香巾、繡帕、漱盂、浮塵等物,仿佛走不完似的。一隊隊過完,才見後麵由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鵝黃繡鸞輿緩緩而來。

賈母等人連忙跪下,樸有天一點過來,把賈母扶起。鸞輿進了彆院往東一所院落門前,有太監下跪請賢妃娘娘下輿更衣,禦史其餘太監散去,宮女們引著賢妃下輿。

林珍跟在賈母身後一路行來,發現跟原著描寫的差不多,隻是現在的大觀園沒用元春改,也沒有元春不滿意的匾額讓她改。原著中寫著“天仙寶境”的玉石牌坊被林珍要求寫上“賈家彆院”,元春見到隻是稍微皺了眉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行禮過後眾人一處說話,元春忍悲強笑道:“當初……”隻這兩個字,才出口,就被林珍打斷了:“娘娘,當初入平郡王府是太上皇和太後的恩典,現在封妃也是皇上和皇後的恩典。娘娘當感恩聖上才是。”這一番話對於已經封了賢妃的元春來說已經是冒犯了,賈母狠狠的剜了林珍一眼,可林珍並沒有看著她,隻是一雙眼睛不停的看著周圍的宮女、太監。

賈元春在平郡王府混了那麼長時間怎麼會不明白話裡的意思,並且林珍的眼神是那麼明顯,賈元春再不都就是傻子了。“伯母提醒的對,都是皇上、皇後的恩德。”現在杆件表忠心才是要緊。沒了林黛玉、薛寶釵,寶玉又不是一母同胞,元春隻是與賈蘭說了些鼓勵學習的話語。沒有了作詩的戲碼,隻有女學的賈家閨秀給賢妃娘娘獻藝,以期能得娘娘青眼以後有個好前程。宴後,元春遊園,沒了原著中佛寺、庵堂也沒了尼姑、女道。

元春命太監呈上給禮單,上麵寫著行賞之物,上自賈母下至執事各有賞賜。

由於這次的彆院建造的並不像原著中那麼奢華,而是富麗中帶著清雅,所以元春也隻在臨了是囑咐賈家一眾不要奢華。

忽有執事太監跪啟:“時已醜正三刻,請架回鸞。”一眾人又落下淚來。

林珍與眾人同行,把賈元春的鸞輿送出彆院,還有點回不過神來,這就是在原著中預示著賈家敗落悲劇的元春省親第十八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