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小組……(2 / 2)

他們幾個也不吃獨食兒,這麼多魚呢,反正是夠吃。柴禾又有得是。大鍋飯,誰愛來吃誰來唄。每天晚上女生們集體下廚,天氣越來越熱了,在屋子裡做飯屋裡就悶了。幾個男知青不知道跑去誰家裡借了不少土坯回來,在院子裡搭了個灶,還湊錢買了一口十二印的大鍋,就在院子裡做菜。飯自己帶,這邊兒隻管菜,那也是你帶一把鹽,我帶半壺油的,都不願意吃白食。

也有農場裡跟知青混得好的,偶爾也來蹭飯。像是馬廄老李頭家的川子,時不常的聞著味兒就過來了。還能帶過來一串兒大小夥子。人家也不白吃,啥活兒都幫著乾。油鹽醬醋也不少拿。還有乾貨粉條啥的,得前一年存下的好東西,知青們來沒到一年呢,是沒有那些存貨的。都是人家奉獻出來的。

農場的大人們似乎特彆高興看到自家的孩子們能跟知青的關係處得好。孩子們總愛跑知青院裡待著,也不管,還可支持了,家裡有啥,自己舍不得吃,都讓往知青這邊拿。

可是這樣的氛圍,李敏慧是參和不進來的。沒過多久,她就搬出了知青院。方淮心去種地了,平時在醫務室裡。李英帶著孫小雲乾豆腐坊,其他女知青都在學校當老師,就她一個,跟著農場的工人一起下地乾活兒。拖拉機她倒是想開,也敢開,但是人家場領導信不著她。有男知青呢,人家為啥非要用她一個女司機呢!

她倒也是個狠人,人家直接去了豬場,養豬去了。也看養豬的書,說是要科學喂養,自學獸醫。那農場肯定支持呀。後來乾脆搬到豬場邊兒上去住了。那邊兒原來有幾間放米糧的倉庫,她跟領導申請,要跟豬同吃同住,隨時隨地觀察豬的情況。這麼積極,誰也不能說不支持,趙場長就派了幾個人,把那倉庫收拾出來一間,搭了一個半截炕,搭了個灶台。人家就搬進去了。

女生宿舍這邊兒倒是空下了一間心,也沒人搬過去,就還是維持著原樣。她住過的那間,就那麼空著當倉庫了。大家把雜物,都放那屋去了。

過了四月初八,就是下大醬的日子。

“咱們是不是也得做上一缸醬留著用啊?總靠買也不是個事兒。”晚上都下工了,許三喜把女知青們都叫到她們屋裡開會。

“好啊,可是誰會做呀?”這個大家都同意,買的畢竟要花錢。

“不會不要緊的。我已經跟江嫂子說好了,到時候讓食堂的牛師傅過來幫咱們做。現在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大豆,供銷社不賣大豆,咱們得自己出去買,場裡分得有數兒,誰家也沒多少富餘的。還是得去江灣屯裡找老鄉買。這個得小方去辦了。二一個呢,是鹽。每年這個時候,供銷社的鹽都不夠用的。得去鎮上,甚至是縣上買。咱們得分工一下,看看每人拿多少錢出來。派誰出去買。咱們沒有鹽票兒,也還得大家想辦法。”許三喜歡把問題都擺出來。

“大豆不用買。豆腐坊每天都能剩出來一些邊角料。我跟英子一直留著呢,原來想著攢多了一塊兒送馬廄去。其實做醬也能用的,都是好豆子。”孫小雲跟李英對了下眼神,就開了口。李英靦腆,不愛說話,對外都是她發言的。

“咱們九個人呢,估計男知青那邊兒也得來找。三十來號人,一缸醬都不夠,怎麼著也得兩大缸,還得醬一缸鹹菜。得不少豆子呢,有那麼多嗎?”許三喜對豆腐坊那邊兒的情況不了解,平時吃豆腐,都是早上告訴孫小雲或李英,要幾塊,中午她們就給送回來了。

“夠的夠的,放心吧。”豆腐坊的買賣非常的好,每天二十板豆腐用不到中午就能賣完。農場的日子好過,都能吃得起,林場和江灣屯那邊兒都是每天一大早來車,豆漿,豆腐腦,大豆腐,乾豆腐,能拉回去一馬車去。

“三喜姐,我小哥在東州海鹽場子插隊,明兒個我給他去問問,看看能不能給弄點兒粗鹽出來。”方淮心就出聲,剛剛許三喜一說,她就想好了,借著方淮運這個幌子,直接從倉庫裡拿幾十斤鹽出來就是了。

“好,那就沒問題了。小方,你哥那裡需要用多少錢,到時候你給我個數兒,咱們大家一起攤。”當了半年隊長,許三喜現在也是越來越敢做主了。

“行。”這個沒什麼好說的,當然不能白給了,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時候。

那就沒問題了。

趁著時間還沒太晚,許三喜直接到男知青院找高明,問要不要幫他們準備醬。

那當然是要了。

知道了知道了。

豆腐坊上工早下工早,每天李英跟孫小雲都是三點鐘就開始忙活,場裡看豆腐賣得好,她們倆忙不過來,又給派了五個以前沒有安排工作的工人家屬,都是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婦女,年富力強,非常能乾。

高明天還沒亮就帶了幾個男知青過去,把李英留出來的豆子搬回女知青院。 .:647547956(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