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菜,菠菜,一百文一把了,韭菜黃五百文一把……”韓王賣力吆喝,隻是喊著喊著發現了不對勁兒,因為喧囂的人群忽然安靜了下來,而且自動散開,讓開一條道。
他詫異地抬頭,就看到兩排帶刀侍衛將攤位圍了起來,而著黑色常服的安慶帝麵色鐵青地站在他麵前。
韓王腦子裡一片空白,好半晌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父……父皇……”
混賬東西,安慶帝一腳踹了過去。
韓王吃痛撲通跪在地上,結結巴巴地說:“父皇,父皇,兒臣知錯了!”
人群中戶部尚書彭文石猶豫片刻,站了出來,匆忙行禮:“微臣參見皇上,此地風大夜涼,皇上還是先回宣德樓吧。”
安慶帝瞥了他一眼,再看看四周噤若寒蟬的百姓,轉身離開。
韓王沒反應過來,依舊跪在地上,彭文石趕緊拽了他一把:“四殿下快跟上。”
回到宣德樓,安慶帝連賞燈的心思都沒了,睨了韓王一眼:“你錯在哪兒?”
韓王趕緊說:“兒臣不該去賣菜的。”
“你也知道,丟人現眼的玩意兒,老子怎麼生出你這麼個沒出息的。”安慶帝氣不打一處,老大想種地,老四跟著胡鬨竟做起了小販。
韓王慫了,趕緊如實交代:“兒臣做錯了事,大哥就讓兒臣到燈會上賣菜。”
楚王在安慶帝背後聽到這話,眼底滑過一抹極淺的微笑,他就知道,依老四的性子,若非劉昶威逼利誘怎麼可能跑到大街上賣菜。這下劉昶也彆想跑了。
果然安慶帝怒火中燒,吩咐福安:“去,將齊王帶來。”
***
元宵佳節,齊王府不當值的下人都去逛燈會了,因此府中格外安靜。
劉昶靠在躺椅上,手裡捧著一卷雜記,慢悠悠地翻著。
看了一個時辰,他有些累了,連打了三個哈欠。
劉昶將書放到一邊,正打算沐浴更衣,卻見孫田急匆匆地走了進來:“殿下,福公公來了。”
劉昶詫異:“他有說什麼事嗎?”
孫田搖頭,一邊幫劉昶披上雪狐裘,一邊低語:“他臉色有些難看,怕不是什麼好事。”
劉昶點頭,穿好衣服去了偏廳。
聽到腳步聲,福安連忙放下手裡的熱茶站了起來:“奴才見過齊王殿下。”
“福公公免禮,今兒個福公公怎麼得了閒?莫不是父皇今天特意放了你的假?”劉昶伸手扶他。
福安歎氣:“殿下就彆開奴才的玩笑了。奴才是來傳旨的,皇上要見您。”
大晚上的,無事不登三寶殿,劉昶不是很意外,扭頭吩咐後麵的孫田:“備車。”
福安連忙攔住了他:“殿下,不用了,皇上派了車來接您,請吧。”
連馬車都準備好了,這麼急?
劉昶挑了一下眉,很好說話:“既如此,那咱們走吧。”
上了馬車後,劉昶支著頭,將車簾拉開一條縫,看著外麵閃過的風景,很快就發現馬車並不是去皇宮的,而是駛往了永昌門的方向,他心裡有了些許猜測。
福安在一旁打量著劉昶的側臉,見他老神在在的模樣,不禁有些泄氣。彆的人大晚上的突然被傳召,肯定坐立難安,變著法子從他嘴裡挖出點消息,可齊王倒好,異常淡定,半點都不急。
齊王能淡定,他卻淡定不了。
現在的齊王性格大變,不能以常理度之,不提前打好招呼,隻怕他待會兒又要跟皇上杠上。
須所以福安主動開口勸道:“殿下,皇上素來最寵您。您缺什麼,跟皇上說一聲就是,又何必自己去費那個力氣呢?一會兒見了皇上,你千萬彆再惹他生氣了,好好認個錯吧。您跟韓王殿下今日也做得太出格了。”
隻最後一句,劉昶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是老四被父皇逮著了。
不應該啊,父皇雖說也會參加燈會,但往往是在宣德樓上看看燈會便罷了,不會下去與民同樂的。韓王賣菜的地方距宣德樓還有一段距離,父皇應該瞧不見才對。
見劉昶不接他的話,福安都快哭了,苦口婆心地勸道:“殿下,您何必跟皇上置氣呢?奴才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這樣,背後不知道多少人歡喜呢。”
劉昶輕笑:“福公公,多謝你的好意,隻是人各有誌,我隻能答應你儘量,我也不想惹父皇生氣。”
隻是他老子貴為九五至尊,唯我獨尊慣了,掌控欲極強,哪願兒子們脫離他的掌控呢?
但劉昶現在偏偏生出了反骨,向往另外一種生活,不願意再扮演以前那個好兒子,好臣子,好哥哥了。
這與安慶帝對他的期望不符。
所以他們之間的分歧是注定的,很難調和。
很快馬車停在了宣德樓前,不遠處燈火闌珊,歡聲笑語不斷,近處卻異常肅穆安靜。
劉昶隨福安走進了樓裡,便看到韓王沮喪地跪在地上,上首坐著一臉陰沉的安慶帝,旁邊還站著楚王和幾個大臣。
大臣們都是一身常服的家常打扮,戶部尚書彭文石腳上甚至穿的還是一雙厚厚的棉鞋,很顯然,這些大臣們應該是在逛花燈時聽到風聲倉促趕來的。
劉昶收回打量的目光,恭恭敬敬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安慶帝看著麵前既熟悉又陌生的長子,萬般情緒湧上心頭,最後都化為了一聲厲斥:“劉昶,你可知罪?”
劉昶淡定地說:“父皇,兒臣剛從府中過來,不知發生了何事,還請父皇明示。”
福安差點昏厥,齊王殿下快認錯啊,這時候裝什麼糊塗。
安慶帝被他這態度氣得不輕,指著他的鼻子就開罵:“朕是短了你的吃,還是少了你的喝?你自己不務正業,自甘墮落也就罷了,還把老四往歧路上領,看來朕關你半年是輕了。”
劉昶不認同:“父皇此言差矣,民以食為天,民,國之根本,兒臣不認為讓四弟去賣菜就丟人現眼,有失體統了。古有周天子扶犁親耕,今有韓王賣菜,此乃一樁美談,又怎算是歧路?傳出去,那也是父皇您教子有方,韓王方能親身體察民情,觀民間疾苦,當在史書上記一筆,流芳千古,引後人效仿。”
韓王一聽劉昶將他拔得這麼高,又詫異又激動,恨不得給劉昶豎個大拇指。
大哥真會說,大哥也真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