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莫嘉是後來被收養的幼崽,這個詞的意思是“共同”,也可以被譯為“在一起”。這個名字完全是跟著它的養姐妹起的,沒有什麼獨特性,園區選擇時想的是帕維卡終於有伴了,本來是一個,現在是兩個,所以“獨自”變成了“共同”。
不過安瀾倒是很喜歡帕莫嘉的名字,因為在斑鬣狗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比“在一起”更加重要。
氏族成員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狩獵,在一起戰鬥,在一起生育,在一起拱衛巢區、保護幼崽,它們中的很多也會在一起迎來命運的終結。
團體意味著一切。
強如女王在行動時也離不開團體的力量——
比如去應對接下來數周必然會發生的領地戰爭。
時值十二月,反向大遷徙已經走了一半,留在北方的獵物群隻會越來越少,即使今年北部氏族在經曆過疾病和狩獵隊減員的雙重衝擊後會表現得比往年更加謹慎,也無法抵擋住南下的誘惑。
隨著希波事件的影響力慢慢消退,南部氏族的抱團傾向也消失了,各大狩獵隊目前分散在獵場中教導自家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安瀾必須準確判斷時機,召集部眾到更靠近邊界線的地方去活動,以便在北部氏族入侵時迅速做出反應。
而這一天也很快到來了。
某天,安瀾在巡邏時經過北方大河,發現正在渡河的獵物群規模嚴重縮水,說明大遷徙已經過了一個拐點,接下來北部氏族的生活雖然不至於像旱季大部隊離境持續北上時那樣困難,但也不會像雨季初期可以沿途吃自助餐時那麼舒服。
確認過這一點,她便發出了集合的訊號。
接下來半天時間,南部氏族狩獵隊開始從各個方向朝著巢區集中,零散的成員回來了,壯壯帶領的王室小團體回來了,箭標帶領的角聯盟回來了,小斷尾帶領的斷尾聯盟也回來了。
一段時間沒見,小斷尾變得更加穩重,隻是還不夠果斷:安瀾親眼看到它在兩個聯盟成員發生衝突時左右為難,全然不知道要幫助誰,也不知道該怎樣處理,還是嫌煩的壞女孩上去吼了一通。
不過她也不需要對方變得有多完美,隻要足夠順服、足夠聽話就行了,優柔寡斷一點,甚至偶爾膽怯一點也沒關係。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一次,小斷尾好像變得有點過於膽怯了。
在大部隊快跑到河流邊上時,散漫跑在前方的年輕斑鬣狗團體裡忽然傳出一陣騷動,小斷尾在那裡跟丟了魂似的眼睛發直、耳朵後背,四條腿各跑各的,還有點微微的顫抖。
安瀾加快腳步跑到前方,這才發現緣由——
正在對岸樹蔭裡棲息的不是橫河獅群又是誰?
加上亞成年,約莫有十八頭獅子在北部大河附近,幼崽則被遮擋住了,從這個角度看不真切。
以逸待勞是遷徙時節常見的景象,停留在河邊的也不僅僅有獅子、斑鬣狗這兩種猛獸,隻是因為橫河母獅和頭伯茨雄獅全部在場,想抓過河獵物的掠食者們都在探頭探腦、不敢造次。
它們也是沒有辦法。
伯茨兄弟實在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占據領地已有數月時間,它們依然進攻欲爆棚,且勢頭強勁,鄰近兩個獅群都被壓得連連後退,而橫河獅群的領地麵積迅猛增長,和斑鬣狗的重合度達到了驚人的80%——要知道,南部氏族現在擁有超過六十名成年成員,去年丟失的領土也有過半被追了回來。
獅子和鬣狗是相互影響、製約以達到平衡的。
對於安瀾而言,獅群的過分繁榮是和北部氏族的囂張入侵一樣需要著手解決的問題,畢竟這個結果雖然有伯茨雄獅一份,有橫河母獅一份,但也離不了她這個鬣狗女王的放任:自她上位以來,南部氏族對活躍在領地裡的獅群就一直采取回避態勢,以減少部眾損失,防止領地戰爭失利。
現在希波氏族的威脅暫時消失了......
如果能把剩下兩個心腹大患都解決掉就好了。
安瀾一邊要求氏族成員後退,一邊打量著河對岸的獅群,心裡盤算著。她掃過相對拘謹的亞成年,掃過護著幼崽虎視眈眈的母獅,最後把目光放在了倏然站起、神態躁動的伯茨雄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