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打造的非洲象家族缺乏正常家族的世代階梯,在營地裡,小象們可以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可到了野外,就必須要有一個權威的聲音。
歲數達標的五頭小象裡壓根就沒有核心角色,讓它們跟著以前一起生活過的姐姐在外麵活動還行,讓它們自己支撐一個象群......也太勉強了。
上麵五頭是這個樣子,下麵七頭也是這個樣子,哪哪都找不到能挑大梁的個體,基普加各夫婦的頭發都要愁白了——除非中東運來的這波小象裡有核心角色,否則還真得把它們塞進舊象群。
那麼,新一批六頭小象裡有核心角色嗎?
答案是有的。
就在卡車把“乘客”卸下之後不久,露皮塔和威爾就看到了他們一直在等待著的“好跡象”:或許是受到了“妹妹象”的影響,或許是在轉運途中還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那頭被仔細觀察過的“姐姐象”很容易就成為了被尊重的“權威”。
這頭個性沉穩的小母象是第一個走出鐵籠考察環境的,哪怕剛剛經曆過長達七天的運輸過程,哪怕麵對著許多陌生的氣味,哪怕妹妹一直寸步不肯離開鐵籠,它也沒有絲毫猶豫,而是仔仔細細地、煞有其事地把整個圈舍走了一遍。
三歲半的年紀,身高已經達到了成年男性的胸口位置,遠遠看著相當有威懾力,可是因為它走得很慢,鼻子也一直微微卷著,沒有流露出什麼攻擊性,就連剛來就職的雇員也沒有感到緊張。
露皮塔示意雇員們再退開一點,想看看小象會怎麼把妹妹從鐵籠裡弄出來——結果事實證明,中東買主的動態沒有任何誇大之處,“姐姐象”隻是把象鼻往對方身上一拍,再往鼻子上一搭,本來有些焦躁的“妹妹象”就平靜了下來。
這套安撫動作可以說是無比熟練。
接下來幾天,基普加各夫婦眼睜睜看著這套動作被頻繁運用在“妹妹象”身上,以至於到了場麵有些滑稽的程度:隻要牽著姐姐的鼻子,或者貼著姐姐的身體,哪怕前一秒鐘“妹妹象”還在為獸醫的接近而大呼小叫,下一秒鐘它就會收攏耳朵。
等到六頭小象適應了各自的圈舍、又適應了大圈舍、工作人員開始把它們合並到一起喂食之後,這套動作又被運用在了其他小象身上,並迅速被它們習慣、信任、依賴。
“不可思議。”威爾感慨。
“誰說不是呢?”露皮塔回答。
膽大、心細、沉穩、自信,他們在這頭小母象身上看到了核心角色的特質,也因此對它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但在此之外,他們也不得不注意到另外的信息——這頭小母象似乎對草原環境特彆適應,如果不強調來處,雇員也好,前來交流的專家也罷,都看不出它和野象幼崽的區彆。
對於交流方式,它有著相當熟練的掌握。
人們總是能看到這頭小母象停下腳步,身體微微前傾,然後再以一些特彆的頻率輕輕跺腳,毫無疑問是在捕捉、接收、傳遞信息,而這個動作以往常常出現在那些曾被母象係統教導過、後又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被送到瓦哈裡來的小象身上。
對於天氣係統,它也有著相當敏銳的感知。
因為“妹妹象”腳掌發爛,正處於恢複期中,工作人員總會在早晚時分給它清洗傷口,用毛巾擦淨,然後把這塊毛巾晾曬在圈舍邊的欄杆上。
某天清晨,威爾剛剛給小象們喂完奶,就看到“姐姐象”慢悠悠地走到欄杆附近,慢悠悠地借著牆壁人立起來,然後慢悠悠地把毛巾摘了下來,一路卷著走進了房子。
這天下午,察沃下了一場瓢潑大雨。
本來還沒人把下雨跟摘毛巾兩件事聯係到一起,絕大多數雇員都認為“姐姐象”隻是因為老能看到人類拿著毛巾幫助“妹妹象”,所以自己也想模仿,但等雨雲飄過去後,毛巾又被掛回了欄杆上。
小母象看起來優哉遊哉,非常從容的樣子,十分自得的樣子。
但在那個瞬間,威爾想起了妻子的猜測,心臟劇烈地跳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