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晉江獨家(1 / 2)

*

擱在後世, 田小苗印象最深的就是放.衛星。

報刊上登載的,都是某地畝產稻穀多少萬斤,畝產小麥多少萬斤, 畝產棉花多少萬斤,看誰能吹牛,看誰的衛星放得高。

這是五八年的一大特色,被批評了很多年。

可五八年卻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一盤散沙似的農村變成了大集體,農民們排隊出工,唱著歌兒, 喊著口號,甭提多歡騰了。一日三餐吃公共食堂,一頓四個菜, 大米饅頭隨便吃, 不定量。孤兒們進了福利院, 孤寡老人有人照顧,學齡前的娃娃入了托兒所,夠年齡的都上了學,還有衛生院、圖書館、文化站,籃球場等等。

這是書中描繪的共產主義, 一抬腳就邁進了。

多少年後,還有人津津樂道。

“五八年那會兒, 日子真好, 大米白麵,還有雞鴨魚肉, 做夢都想著呢!”

很多人都希望,一覺醒來就實現了共產主義。

這個夢想雖然超越了現實,卻帶給人希望。千百年來, 勞苦大眾吃糠咽菜過著苦日子,吃飽穿暖成了最基本的追求,社會主義藍圖給人無限憧憬,令人激動不已。

這就是五八年帶來的震撼,一下子改變了人的思想,改變了農村落後麵貌。

除了這些,五八年還取得了很多驚人的成就。

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工業創新、農田水利建設、荒山治理、植樹造林、洪澇災害治理全麵開花,到處都在修建鐵路、公路、橋梁,修築攔河大壩、水電站、水庫、引水渠,全國有六、七千萬人在工地上,一天二十四小時,輪班作業,堪稱一大創舉。還有科學種田、愛國衛生、文化教育、體育事業都實現了飛躍。(注1)

這是一股子衝勁兒,想把國家一下子建設好。

這也是大集體的力量,是零零散散的個體無法實現的。可這些成就被埋沒了,後世很少提起,也沒多少人記得。

田小苗一邊感歎著,一邊激動著。

孫梅英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農活兒很熟悉。看到報紙上的消息,啊啊啊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田大旺也不予評價,隻是皺了皺眉頭。

這就是小苗擔心的?丟下農活兒去煉鋼,搞公共食堂大吃大喝,浪費嚴重。這個趨勢不是個人能改變的,他相信上麵一定能察覺到。

到了年底,果然出台了相關政策,對農村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

基層工作中,一些不切合實際的盲目行為被製止了。

比如,公社大包大攬,啥都要管,啥都要乾涉,生產隊沒了自主權,束手束腳的,生產搞不上去。有些地方搞平均主義,乾多乾少一個樣,降低了社員們的勞動積極性。還有一些村子更誇張,搞軍事化管理,把社員們集中起來操練,住集體宿舍,統一行動。

糾正了錯誤,一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

老家那邊來信說,隊裡生產抓得緊,沒像其他地方那麼亂來,秋糧收成還不錯,倉庫裡堆得滿滿的。趕著拾秋,山貨采了幾麻袋,夠吃一年的。

田大旺稍稍放了心。

小苗說,一些話不能寫信,最好當麵說。可他和梅英沒時間回去,隻能提醒著多儲備一些吃的。

*

“元旦”過後,新的一年來臨了。

金門炮擊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很壯觀。

柳進原做了一個專題,講述這場戰役。台下的學員們聽得很激動,紛紛表示一定要解放寶島。

說打就打,絕不手軟。

田小苗忙裡偷閒,看看報紙,心裡直樂嗬。這是一場較量,專門打給米帝看的,把主動權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

期末考試臨近了,田小苗加緊複習。

可考試成績一出來,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其他科目都接近滿分,唯有物理和化學考了八十多分。

這個成績還可以,但不突出。

田小苗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自己不是學理科的料。

過去很自信,覺得拿下數理化不成問題,高二分班時毫不猶豫報了理科班。可文科偏好就像刻在了骨子裡,對物理、化學實在是弄不通,更彆提動手能力了。

這可咋辦?總不能回去學文科吧?

田小苗一向自己拿主意,這一回卻猶豫了。

國家需要工程師,對理工科很重視,前途一片光明。可要想當工程師,就得學好數理化,現在的高考是百分製,物理、化學都是一百分,這兩門功課拖後腿咋辦?

思來想去,田小苗打算穩妥一點。

她要轉到文科去,即便冒著風險,也要發揮自己的專長。

田小苗跟爹娘一說,田大旺和孫梅英對這個不懂,沒法做參考。

“小苗,你想轉就轉吧。”

趕在放假前,田小苗跟班主任提了申請。

班主任不讚同,說:“田小苗,你理科成績不錯,乾嘛要學文科?”

言外之意,隻有成績不好的才學文科。

田小苗心說,學得有多吃力,自己明白。況且,她想繼續深造,硬撐著實在難受。

田小苗還是遞交了申請。

高二分班,盛愛齡選了文科。聽到田小苗要轉過來,開心得不得了。

“小苗,費那個腦子做什麼?學學外語不好嗎?”

田小苗心說,她的英語水平很高,想學點新知識。

現在流行學俄語,很多資料都是俄文版的,工廠裡也有不少蘇聯專家,配著翻譯,卷著舌頭說俄語。可過不了幾年,就鬨翻了,隻能作為備選。

寒假開學,田小苗轉到了文科班。

這麼一折騰,她的自信心受了打擊。後世學得再好,不代表這一世能偷懶,她的神童光環消退了,跟普通人一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