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晉江獨家(2 / 2)

這是部隊的光榮傳統,既能減輕地方上的負擔,又能改善生活。

各大軍區都很有經驗,滬上軍分區也不例外。

基層連隊駐紮在郊區,到處都是溝溝叉叉,蘆葦蕩,就把廢地開墾出來,栽培了水稻,養了上千隻鴨子。趕著過年,往城裡運了兩卡車。

柳進軍和孫玉華分了一隻鴨子,兩斤鹹鴨蛋。

“玉華,給梅英姐送幾個過去……”

“好。”

按照人頭數,孫玉華撿了五個鹹鴨蛋,兜起來。進軍外出學習兩年,梅英姐沒少幫忙。前幾天還送過來一包紅糖,讓娃娃們沏茶喝。

兩家聯係不斷,即便是最困難的時候。

去年秋天,柳進軍從軍校畢業了。

他又回到了警衛營,擔著營長,負責軍區首長的保衛工作。本來,他做好了下基層的準備,可首長點了將,說:“柳進軍同誌業務過硬,對大院也熟悉……”

柳進軍留在了機關大院,孫玉華很開心。

分開這兩年,可把她給忙壞了。

凱凱馬上就六歲了,躍躍也兩歲半了,雖然有托兒所,可還是操不完的心。

孫玉華抽空去了孫梅英家。

孫梅英切了一片鹹肉,又割了一把韭菜,讓孫玉華帶回去,嘗嘗鮮兒。想著前幾年的熱鬨,不禁感歎道:“要是柳大哥回來過年就好了……”

“是啊,等困難過去了,咱們去金陵城……”

孫梅英和孫玉華說著話兒。

田小苗聽見了,也朝金陵城的方向望了望。

*

“春節”就這麼過去了。

春天隨之而來。

迎春花開了,柳樹發出了新芽。

在農村,這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好在田野裡,野菜冒出來了,一叢一叢的。

社員們挎著籃子,下地挖野菜。

薺薺菜、灰灰菜,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洗乾淨了,焯一下水,用鹽拌一拌就能吃。或者摻一點玉米麵,上鍋蒸著吃,可扛事了。

今年春天,日子不好過。

擱在往年,農戶家裡多少會存點糧食,粗糧、細糧搭配著,熬過春荒。可搞公共食堂後,都大手大腳的,吃到肚子裡去了,沒了細水長流的概念。結果,趕上糧食減產,沒了結餘。

吃慣了好的,換成賴的,誰也不乾啊。尤其是一些富農、中農,牢騷滿腹。

靠山村這邊還好,春天雖然來得晚,可有山貨備著,熬過春天沒問題。隻是老人和娃娃們,天天吃這些,味同蠟嚼。

上麵也察覺到了,出台了新政策。

要求在春耕前,把包工、包產、包成本的“三包”落實到生產隊。(注2)

這是好事情,隊裡自個兒結算,跟高級社那會兒差不多。隻要老天爺睜睜眼,風調雨順地就好。

這時候,學校已經開學了。

文化界、教育界熱鬨起來。

第一批右.派摘帽了,全國各地有二萬多人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這都是思想改造好的,本身也沒啥大錯誤,就是管不住嘴瞎胡說。

擱在以往,田小苗還有點同情。

在社會士義改造時期,資產階級跟無產階級是對立的,都想爭奪話語權。一些小知識分子,從自身利益出發,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說話,當然要改造思想了。

這是時代使然,世界大環境都是如此。

我國采取的是較為溫和的方式,通過勞動鍛煉,接觸勞苦大眾,繼而改造思想,成為人民的一員。而很多國家采取的是非常手段。

可看到後世公知們跳腳,就同情不起來了。

就是這些人和他們的後代,握著筆杆子,半真半假地編故事,把悲情放大一百倍,哭天喊地的,甚至把個人經曆上升到民族的角度。

大的方向不看,大的成就視而不見,隻看自己的。

不就是下鄉勞動鍛煉嗎?農民兄弟能乾,你為什麼不能乾?難道你吃的糧食,是憑空冒出來的?就這還是沒改造好,陰陽怪氣的,還想像過去那樣,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幾千年來,士大夫階層高高在上,跟底層是脫離的。

他們讀書識字,掌握著話語權。而骨子裡又是自私的,軟弱的,既沒有又沒有無產者的勇敢,又沒有科學家的奉獻精神。

社會士義打破了這一切。要大規模掃盲,要普及大眾文化,要培養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

相比起文人小知識分子,科學家備受尊崇。

四月裡,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下水了。(注3)

這很了不起,在國際上都是先進水平。

張鴻博也參與了研製。自打回國,就在造船廠潛心鑽研。他所在的攻關小組,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研製成功了。

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無數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群眾奮鬥的結果。

聽到消息,徐立方和趙國江很興奮。

圍繞著造船廠,海外前後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特務,都逐一落網。

田小苗自然注意到了。

這就是工程師的偉大,而她隻能當個小文人。

這就是文科的局限性。

後世有一種錯覺,總以為改開前三十年“閉關鎖國”,不做對外貿易?殊不知廣交會每年都開,外商客戶不少。海外敵對勢力一直在卡脖子,可通過港島這個通道,進口和出口貿易風聲水起。出口礦產資源、手工藝品,換取外彙,用來采購先進設備。

現在,國家遇到了困難,可終究會過去的。

在最艱苦的年代,也從來沒有放棄希望。

作者有話要說:  ==================

注1:參考了百科知識中關於1960年建設成就的相關內容。

注2:參考百科知識中關於農村的相關政策。

注3:引用了百科知識中關於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的相關內容。

昨天太晚了,沒更新

今天補上~

^_^: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