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117章(1 / 2)

*

轉眼到了夏收時節。

靠山村一片忙碌。不管是大人還是娃娃都揮著鐮刀,下地搶收麥子。

跟去年相比,乾旱有所緩解,可病蟲害很嚴重。這會兒,農業還不發達,農藥什麼的跟不上,莊稼受損不可避免。社員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就在田間地頭燃起了一堆堆茅草,用煙熏、拍打等方式,緩解一下。

這是異常天氣的後遺症。

旱災過後,蟲卵下在了地裡。來年天氣一暖和,就冒了出來。災害都是持續的,可馬上就要熬過去了。

忙了十多天,夏收結束了。

金燦燦的麥穗堆在場地上,一邊暴曬著,一邊脫粒。

跟去年比起來,收成稍微好一些。當然,跟往年沒法比。報產量時,田秋山又往少裡報了一些。他不想出風頭,先緊著社員們的肚子來。

完了公糧,還有結餘。

隊裡按照工分和人頭數,給社員們分口糧。家家戶戶都分了麥子,歡天喜地的。這可是細糧啊,多長時間沒見著了?

頭茬麥香,自然要吃一頓好的。

隊裡有磨坊,套上驢子,拉上石碾子,就磨開了。

可磨了麵,誰都不舍得蒸白麵饅頭,都是跟高粱麵、玉米麵摻著。還有的去野地裡,捋了掃帚苗子,用麵拌一拌,上鍋一蒸,做成蒸菜。完了,加上鹽,調個蒜汁,味道特彆好。

田老漢和袁氏都不是壯勞力,麥子分得自然少。

可這就很滿足了,他們手裡有錢,想吃好的就去集市上買。現如今,集上熱鬨多了,啥都有賣的。不想跑腿兒,就讓大壯給捎回來。

田大壯在供銷社,常年趕著驢車收貨、送貨,東奔西跑。

他平日裡顧不上回家,趕在夏收放麥假,才回來幫幾天忙。

供銷社有一個大院子,職工們都住在後院。一開始是自備乾糧,湊在一起開夥。五八年那會兒,興起了公社食堂,就跟著吃起來。糧食是從各村調撥的,算是公家的,夥食也比村辦食堂好一些。

這也是社員們的口糧被壓縮的原因之一。都弄到公社去了,養活了一大堆脫產的。

農業政策調整之後,除了農業稅,公社不能隨便從生產隊調撥糧食、油料等物資。像他們這種沒糧本的,得自個兒帶糧食。好在掙了一份工資,不愁買不到吃的。

像田大壯這樣半脫產的,鎮子上有不少。

田大順在加工廠,效益好的時候,幾乎天天加班。趕在淡季,就三天兩頭放假。田大順也沒糧本,跟大壯一樣自帶乾糧。鎮子上有磨坊,是發電機帶動的,比驢子拉磨快多了。

村裡出去工作的,有二三十位。精簡過後,大都回村務農了,隻剩下七八個,田家兄弟就成了羨慕的對象。

許鳳蓮和呂秀蓉管著錢,舍不得花。

許鳳蓮家人口多,不得不精打細算。她考慮著分家,讓娃娃們單過。不然,一大家子擠在一起,磕磕碰碰的,淨磨嘴。

而呂秀蓉想著翻蓋房子,給杠子娶媳婦兒。杠子參軍一年多了,若是提不了乾,早晚要回來。甭管安排在哪裡,都得娶媳婦不是?

農村有了變化,朝好的方向發展著。

田大旺和孫梅英照例往老家彙錢。

田老漢這邊一個月十五塊,逢年過節再多彙一點。孫有良那邊也是十五塊,這是田大旺提議的,說一碗水端平。孫梅英自然樂意,還給家裡寫信,把大旺誇了一通。

田大旺去分局之後,升到了處級,工資也調了一級,一個月拿138塊。孫梅英的工資也長到了四十五塊,再加上一些補貼,能拿到五十多塊。

田大旺一直想買塊手表給梅英,可孫梅英舍不得,說:“手表那麼貴,再等等”。這一等就是好幾年,趕上困難時期,就更舍不得了。

“大旺,咱把錢都用在吃的上麵……”

對田大旺和孫梅英來說,把娃娃們撫養長大,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

夏收過後,糧油供應進一步緩解。

市麵上能見到雞蛋了,排隊才能買到。

糧店裡專門發了雞蛋票,定量供應。孫梅英家的糧本上有四口人,可以領兩斤雞蛋。她和大旺舍不得吃,都留給娃娃們。

可兩斤雞蛋,很快就吃光了。

為了改善生活,田大旺把目光投向了農村集貿市場。

滬上周邊風調雨順,收成還不錯,農副產品也很豐富。按照現有的政策,供銷社負責統購、統銷,商業部門負責供應,可兩家單位那裡吃得下那麼大的市場?社員們也想弄點零花錢,就把自家養的小雞小鴨拿出來,農貿市場自然紅火起來。

田大旺安排後勤科去一趟郊區,采購一些家禽、雞蛋。價格雖然貴得多,可總比沒有強吧?

學校食堂也改善了。

米飯打得多了,炒菜也能見到油花花了。

田小苗很開心。

困難雖然有,可終於挺過來了,一切都將恢複正常。

星期天回家,田小苗督促著一家人學習。

“爹,不能再偷懶了,爭取今年把高中文憑拿下來!”

“娘,您也要加油啊,趕緊拿個畢業證!”

田大旺和孫梅英相互瞅瞅,直冒虛汗。

不是不努力,而是工作太忙給耽誤了。再加上小苗上學走了,沒人輔導,進度就拉下了。寒假裡突擊了一把,可小苗一開學,又落後了。

“小苗,爹跟你娘這就去補習……”

田大旺和孫梅英做了保證,要去夜校繼續上課。

五一和三子也縮著腦袋。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姐姐正盯著呢。考得不好,是要罰站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