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政策,影響很深遠。
不過短短幾年,全日製、半工半讀製、業餘製大學,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工廠辦職工大學,地方上辦農業大學,還有各種技工學校、農機學校、衛生學校、畜牧學校,培養了各種各樣的專業人才。
知識麵擴大了,受教育的機會增加了。當然,不利因素也有,考核沒個統一標準,學員們的水平參差不齊,教學質量無法保障,引發了一些問題。
而目前階段,教育革命提上了日程。
夜校恢複了,田大旺繼續上課。他要拿下大專文憑,不能半途而廢。
孫梅英工作一忙,就沒心思學習了。
她把業餘時間用在了織毛衣上。小苗的,五一的,三子的,還有冬子和梅子的,一件接著一件,就像毛線不要錢似的。
遠在營區,柳冬生收到了一個包裹。
打開來,是一件藍灰色圓領毛衣。孫姑姑說,這是生日禮物,穿在裡麵暖和。
柳冬生沒舍得穿,像寶貝似的珍藏著。
再過幾天,就滿二十五周歲了。
他想等小苗回來。
小苗走後,就未收到來信。父親說外派人員任期不確定,一般是兩年。也就是說,等到明年小苗就回來了。
柳冬生盼望著。
他在心裡打好了草稿,等見了小苗,就說出來。
這點心思,自然瞞不過家裡。
那天,冬子跟柳進原一打聽,柳進原就猜到了。可他裝著不知道,隻是跟蘇紅霞擠了擠眼。
自打小梅翻出了冬子的寶貝,他們就明白了。高興的同時,又有點擔心。冬子跟小苗離得那麼遠,見麵可不容易。短期還好,長時間哪行啊?
柳進原想起了江立峰。
按說,冬子轉正後,就要去京城。
可一年過去了,還在營區呆著。
柳進原覺得挺好,隻要上麵不點名要人,就留在基層好了。聽說,江立峰靠邊站了,選拔人才的事兒也就擱下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才能走得更長遠。
作為家長,柳進原對冬子一向嚴格要求。
“男孩子不摔打一下,哪行啊?”
可對梅子,柳進原一片柔軟。
他托戰友打聽了一下,跨軍區調動是否可行?他想趁著梅子外派,轉到軍分區。不管做什麼工作,先離開那邊再說。
過了“元旦”,高校工作告一段落。
柳冬梅調到了軍分區。她進了政治部,做宣傳工作。
回到大院,倍感親切。
這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有著溫暖的記憶。報到的第一天,她去家屬區轉了轉,還特地找到那棟紅磚小樓,仰著脖子看著。
陽台上曬著衣裳,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不曉得誰家住在那裡?
院裡變動很大,叔叔伯伯們有的調動了,有的退居二線了,還有的靠邊站了。
這跟政治有關。
柳冬梅不感興趣,把心思放在了文藝方麵。她跟文工團接口,不是寫報道,就是做總結,相對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