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楚辭》對於我國整個文化係統,也是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特彆是文學方麵,它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是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其身影,甚至在國際漢學界,楚辭也一直都是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加上《詩經》,和《楚辭》一起,就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源頭,其中《詩經》的特點是現實主義,而《楚辭》的特點就是浪漫主義,都是先秦詩歌界的代表之作,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文壇,對後世的文學發展也是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曆朝曆代下,聽著天幕說起《詩經》和《楚辭》,很多文人墨客都不由得點頭再點頭。
這些他們可有的聊了,而且沒想到這兩部著作,在後世竟是也如此出名。
也不知道他們的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現其中?
若是能被天幕提及,哪怕隻是摘錄到其中某個整理的作品之中,也是一份殊榮啊。
再想起之前那幾位被天幕提起的詩人詞人等,又不由得心生豔羨之情,能被提及,也是充分說明其人及其作品流傳到了後世之中,甚至名聲名氣還都不小,對於文人來說,豈不就是畢生追求的成就以及殊榮了?
還有那“國際漢學界”的稱呼。
能自成一界,若是也有他們的貢獻和能夠參與到其中,想想都不由得叫人激動和驕傲萬分。
【《詩經》和《楚辭》的名字,都是在漢代時確立下來的,當時漢朝可以說是對這兩大經典很是重視。】
【因為漢朝對於《詩經》和《楚辭》,不僅是確立名字和保存經典那麼簡單,還對這兩部經典都有著各自的傳承和延續——比如對於《詩經》,在漢武帝時期竟還正式成立了樂府。】
【所謂的樂府就是古代音樂機關,除了自己寫歌之外,也還會派采詩官去各地民間收集詩歌,然後再進行加工和創作,而這些經過整理改編和自主創作的音樂詩歌,都會用來進行演唱以及演奏等。】
【然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後來經由樂府保存下來,在漢代就叫做“歌詩”,到魏晉時期開始稱為“樂府”或是“漢樂府”,而後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也就稱為“樂府詩”。】
【再說對《楚辭》的延續,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可是算楚地人,深受楚地文化的影響,他的《大風歌》就是楚歌的代表作之一,所以漢朝文人對於楚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很是潮流。】
【然後這類文章經過不斷演變發展,就成為了漢朝另一種主流文體,即“賦”,也可以稱作“漢賦”。】
【漢樂府詩和漢賦,可都是漢朝主流文學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漢朝未央宮。
劉徹很有一種奇異感,比如成立的樂府,對於漢樂府詩的出現,以及作為傳承文化中的一部分,竟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及影響,可見有時候一項決策決定,當真會對後世造成很是持久的發展和體現等。
這越是了解後世,越是對現在的所行之事將會如何,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以及體會啊。
想到此,劉徹又不禁去看向眼前小屏幕中的資料庫,對於這其中的種種限製和權限等,也是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也難怪天幕會給出種種限製條件和權限說明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能更規範他們去主動規避一些什麼,和主動去做一些什麼,也才能擺正方向,朝著大致更正確的方向去發展以及傳承。
對於此,倒不得不說一聲真的用心良苦。
【對於漢樂府詩和漢賦,我們應當知道的是,詩作為一種文學載體,一直流傳了下去,也一直都是人們用來表達情感和意誌的首選之作,但是漢賦卻沒有流傳下去,這是為什麼呢?】
是啊,為什麼?
曆朝曆代下,有不少人都不禁麵露恍然之色,倒確實是如此,漢賦他們知道,但是現在卻不興了。
【直白點說,雖然兩種文體都有“市場”,但是詩短小精悍,而且其內容多樣,可漢賦到後期卻逐漸跑偏。】
【不止是越來越喜歡堆砌華麗辭藻,還很好用許多生僻字來炫博耀奇。】
【最開始還是格式上的辭藻華麗,結果到了後來,就也逐漸變成了內容上的華而不實,主要用以歌功頌德,寫給當時的君王聽,這一對比詩的受眾,可不就是逐漸失去了民心。】
【如果說詩的受眾更多是百姓,那賦的受眾就是君王,再多加個貴族。
於是在文化傳承中,漢賦的發展當然就逐漸沒落下來,畢竟“群眾基礎”才是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若無普天之下的百姓,這浩瀚如煙海的文化,又怎麼能借此傳承下來?】
【所以說,忽略了對群眾的影響以及作用,多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就不要怪這天下把其拋棄了。】
【畢竟雖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這普天之下最多的,必然還是眾多百姓。】
竟是因為如此原因嗎......
聽到此,不少人都免不得心中複雜。
卻又不得不說這完全無法反駁。
而這也是天幕一直強調的——
哪裡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普天之下莫非百姓啊。
一種文化若是沒有百姓的發展以及傳承,又如何能源遠流長,而一個國家若是沒有百姓的依托,又能算什麼國家......
哎,這道理,如今他們怎麼可能還不懂。
【說完漢朝的古詩歌等文化發展,讓我們再繼續往下說。】
【之後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
【因為這一時期的曆史當真是“非常豐富”,於是在古詩詞文化上,也由此演變出了兩個極端。】
嗯?什麼兩個極端?
劉徹嘖了一聲,還有大漢之後,這曆史究竟又有多“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