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初唐四傑 政哥在線發酸:活得是夠久的……(1 / 2)

【當你看到這樣的景色時, 你會說些什麼?】

天幕之上,出現了一副畫麵——

橘紅色的落霞映照了半邊天空,絢爛而又多彩, 遠遠能瞧著成排的大雁飛在天空之上, 叫聲傳來之際, 江水蕩漾,無儘的延綿出去,仿佛和落霞映照下的天空都連在了一起。

好一副充滿意境的景色, 讓人不禁一瞧再瞧。

至於要說些什麼?

是要描繪讚美眼前之景嗎?

【若是不學古詩詞,大概我們就隻會脫口而出:“哇, 好美啊。”】

【或者是:“哎呀媽,可真好看啊。”】

噗。

天幕有些搞怪。

聽到這裡,曆朝曆代下, 有不少人都笑了起來,然後又聽天幕繼續說道——

【但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卻會這樣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漢朝未央宮。

劉徹品著這一句話,不禁亮眼點頭。

“不錯啊。”

看來這唐詩的確有種不可言說的美在其中。

【這句話就是出自王勃寫出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也是我們要背的一大長篇之一。】

“謔, 千古名篇?!如此高的評價嗎?”

【聽到“王”這個姓, 大家應該就知道了, 王勃和王績的確是沾親帶故的——他是王績的侄孫,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王福畤的好友杜易簡稱讚為“王氏三株樹”之一。】

【16歲的時候,王勃就進入了沛王府做官。

其人生正是得意之際,出門送個朋友, 都能寫出又一篇必背詩篇——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彆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其中這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堪稱是送彆詩中的經典之句。】

【這樣我們在送彆朋友的時候,就可以跟朋友這樣說,隻要有你這個好知己,即使遠在天邊,也好像近在眼前,我們就是如此的情誼深厚啊,朋友聽到之後,一定會感動(肉麻)哭了。】

【咳咳,我們現代人在分彆的時候,大概不會有這樣深刻的情緒,畢竟無論分彆多遠,現在聯係可是非常方便,但要知道在古代一場分彆,再見可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所以古代的送彆詩,可以說是很情真意切的。】

“嗯?”

嬴政眯了眯眼,特彆在意其中那一句“現代無論分彆多遠,聯係可是都非常方便”,那要怎麼方便聯係?

這“非常方便”,又是如何方便的?

是有什麼區彆於他們這裡的聯係方式嗎?

看來這資料庫中很多資料,都需要持續去翻閱探索才行啊。

【王勃是怎麼寫出《滕王閣序》這個千古名篇來的?】

【這就要說一下王勃在王府時,寫另一篇詩的經曆了——

當時王府的王爺們沒事就喜歡鬥雞,王勃跟的人是沛王李賢,當時沛王李賢在和英王李顯鬥雞,王勃為了給沛王李賢助威,就寫了一篇同樣也很有名的《檄英王雞文》,來討伐英王的鬥雞。】

【其中幾句是——“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養成於棲息之時,發憤在呼號之際。”】

【要知道“檄文”在古代可是用於征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是聲討,以及揭發罪行等的文書,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等,所以這個文章一出,傳著傳著就傳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手中,而後李治一看,瞬間就怒了。】

唐朝李世民時期。

突然聽到雉奴的名字,李世民瞬間挑了挑眉。

這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竟是在雉奴兒子的王府中做官。

不過倒也是,那李賢的名字雖然先前沒聽天幕提起過,可是英王李顯豈不就是後來那位被廢的廬陵王?

想到雉奴的幾個兒子,李世民不禁搖了搖頭。

看來改革教育真的要從現在著重抓起來才行。

【李治看完這篇文章後,直接就怒而歎道:“歪才,歪才!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有意虛構,誇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

【也就是說唐高宗李治認為此篇意在挑撥離間,於是就欽命將王勃逐出了長安。】

【結果王勃的仕途竟是就因為這樣一篇寫給雞的檄文給毀了。

然後從此人生也一路不再順暢,之後還攤上人命官司,差點就丟掉小命不說,還為此連累了自己的父親,使得他父親被貶到了越南北部的交趾縣,可謂是很偏遠又荒涼的地方了。】

【對於此,王勃很是自責,於是就跑去探望自己的父親,而後途徑南昌滕王閣,便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其中幾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一方麵感慨了一下自己的悲催人生經曆,一方麵卻仍表現出了要振作起來的意思,結果更悲劇的是,在寫下《滕王閣序》不久後,王勃就失足落水,驚悸而死。】

現在還在王府中任職的王勃:“......”

好的,這以後他一定離雞遠遠的,離水也遠遠的。

不過對於這些還未發生的事,王勃雖然心有戚戚焉,但很快就將情緒平複好,而後去看詩詞欄目中,屬於未來的他寫的那些篇章,尤其是那篇《滕王閣序》,看完之後,竟是自己也為自己讚歎了一句,真的不愧是他。

不過如此佳作,現在已是沒必要重複了。

但那又如何,這之後他必然還能寫出同樣的千古名篇來!到時候上傳到資料庫中,同這《滕王閣序》擺在一起!

【王勃的經曆簡單說完,再讓我們有請“初唐四傑”的下一位詩人來,他就是楊炯。】

【少年中舉,但是其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很不受重用,所以在楊炯的詩作裡,很能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隻是楊炯熬到了三十多歲,在太子府擔任要職,卻被造反的親戚連累——】

【對,這個造反的親戚就是楊炯的伯父——即楊德乾的兒子楊神讓,曾跟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我們都知道這起兵討伐很快就失敗了,隨後楊德讓父子被殺,楊炯也受到了牽連。】

【倒是沒死,但是被貶到了四川梓州,擔任司法參軍,後來又出任盈川,即今天浙江衢州的縣令,最後在縣令的位置上鬱鬱而終,這樣的人生經曆,在此期間,讓楊炯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詩就完全可以看出楊炯鬱鬱不得誌,一直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

“烽火照西京......這個‘照’字用得好啊!”

“投筆從戎,出塞參戰,這短短幾句詩,竟是都表達了出來,而且讀下來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值得再細細品味!”

“那《滕王閣序》也很是精彩,不愧是初唐四傑,也不知道接下來這位又會是如何。”

【好的,讓我們再有請下一位——同樣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

【說起盧照鄰,也和王勃一樣,曾被譽為神童,而且也是年紀輕輕就到了王府做官。

王府的藏書很多,盧照鄰總覽書記,竟是全部讀完了,於是連王府的王爺都對盧照鄰很是讚歎以及佩服,並且頗為重用盧照鄰,逢人還讚歎說:“此吾之相如也。”】

【相如就是指的漢朝時期的文豪司馬相如,“漢賦四大家”之一,被譽為“賦聖”,“辭宗”,寫過著名的《子虛賦》,頗受漢武帝劉徹的賞識,後又作出《上林賦》,遂被漢武帝封為郎,所以這位王爺的意思,就是誇讚盧照鄰為大才子。】

聽到這裡,劉徹點了點頭,司馬相如啊,大才子。

初聽《子虛賦》之時,他還以為是古人所作,沒想到其人就在身邊。

【我們看過很多影視劇裡,是不是都通常出現過這樣一句話——“隻羨鴛鴦不羨仙”,用來表達對愛情的向往。】

【這一句話就是出自盧照鄰寫的詩作《長安古意》之中,是盧照鄰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其中就有一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被後人無數次引用,便演變成這一句“隻羨鴛鴦不羨仙”。】

【不過這首詩可不是寫向往愛情,而是感歎世事無常,托古意而寫今情。

其中既有描繪當時京都長安現實生活的場麵,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也有寫權貴階層驕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內部傾軋的情況,深寓諷喻之旨,同時還抒發了懷才不遇的寂寥之感,以及牢騷不平之氣,另外也揭示了世事無常,榮華難久的生活哲理。】

【於是這首《長安古意》就得罪了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