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當丫鬟的第三十六天(1 / 2)

陳二恍然,原來李大娘和孫大娘也來幫忙。

永寧侯府,就屬大廚房東西最齊全,平日各院若是在大廚房吃,就派丫鬟告訴一聲,然後到了飯點過來提飯。不過大多主子嫌提過去的飯涼了串味了,都是自己在小廚房開火。

各院小廚房就數孫大娘李大娘廚藝最好,能把她倆請來也不容易。算上宴幾堂的薑棠,準備一場家宴正合適。

起碼找不到比這還合適的人了。

薑棠道:“茶水和點心先備上,咱們四個人,一人做六道菜,陳二哥和我多做一道,搭配著來。三道湯要兩道甜湯,清熱解暑的最好。每道菜的菜量可以少一些,但擺盤一定要精致。”

薑棠找來紙筆,“等孫大娘李大娘過來就擬菜單。”

陳二這會兒都聽薑棠的。

他以為,正院的廚娘來的會晚些,但等了沒一會兒,這倆人就到了。

每個人還帶了用慣了的調料和醬汁。見到薑棠,沒叫名字,而是叫小棠,實在讓陳二有些詫異。

待了一會兒才明白,正院的李大娘孫大娘和薑棠的關係不錯。

小小年紀,在哪兒倒是都混的開。

平陽侯夫人來的早,先去正院見的鄭氏。

鄭氏今兒著的盛裝,一來表示對平陽候夫人陳氏的重視,二來彼此都是夫人,陳氏過來肯定盛裝,鄭氏可不想被比下去。

雖然天熱,但也裡三層外三層地比穿著。

韓氏一早就過來了,她管著家,自然管招待客人。

這不僅僅是顧見舟的嶽家,還是平陽侯府的夫人,自然要慎重。

這麼一來她就免不了想起當初她有孕時娘家來人有沒有這種場麵。隻不過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無從比較。

韓氏吩咐丫鬟小廝把府中打掃乾淨,門庭、正院、花園的角落親自盯了一遍。今兒二房三房不過來,隻有她才有資格同平陽侯夫人一同用飯。

韓氏現在隻想讓婆母知道,她是一個合格的主母。

茶水是韓氏準備的,聽說平陽候夫人喜歡紅茶,放的都是時興瓜果,點心是從五香居錦棠居買的,都是新款式。

這些點心隔兩日就往正院送一次,但其他院子是沒有的。興許有,隻是她不知道罷了。

韓氏聽說三房的雲氏去了陸錦瑤那兒,送了不少東西,作為長媳,她最怕的就是這個。

她抬頭看了眼婆婆,鄭氏正端坐著品茶,靜候平陽侯夫人登門。

終有一日,她也會像婆婆這般。

韓氏也端坐著,端起一盞茶,慢慢喝著,一盞茶的功夫後,南香進來傳話,“夫人,大娘子,平陽候夫人到了。”

鄭氏把茶放下,撩了一下手,“快請進來。”

很快,南香就引著一個衣著華美的夫人進來了。

她後頭還跟著兩個丫鬟一個老嬤嬤,丫鬟懷裡抱了東西,直接轉交給南香南雪。

陳氏穿的很華麗,夏日,臉上的妝容也是清新淡雅一絲不苟。她先跟鄭氏見了禮,“許久不見,總想著過來。阿瑤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這麼大的事現在才告訴我。”

鄭氏賠笑道:“這不怪阿瑤,是我不讓她說的。頭三個月最是要緊,萬不可驚動送子娘娘,故而誰都沒說。親家母千萬彆怪罪。”

“這是喜事,怎麼會怪罪,現在知道也省著我擔驚受怕了。”陳氏年紀大了,但保養得極好。

從陸錦瑤身上就能看到她的影子。

一番寒暄過後,陳氏把目光放在韓氏身上,溫聲道:“也是許久未見,遠哥兒可還好。”

這不是韓氏第一次見平陽候夫人,顧見舟議親、成親時各見過一次。

平陽候夫人是一個看著大方和善的人,眉眼含笑,氣質溫和。隻不過,有陸錦瑤這樣的女兒,又給陸錦瑤四個能顧及方方麵麵的陪嫁丫鬟,怎麼可能是和善之人。

韓氏福了一禮,“有勞伯母記掛,遠哥兒一切都好。”

鄭氏笑著道:“阿瑤的嫂子都是有經驗的,你且放心就好。想你也惦記阿瑤,這樣,你先去看阿瑤,回來咱們老姐妹再好好說說話。”

正和陳氏心意。

上回見女兒,還是上元節。

跟著丫鬟去了宴幾堂,鄭氏在院門口看見了懷兮和白薇。

懷兮和白薇齊齊行了禮,“見過夫人。”

陳氏道:“起來吧。”

不消她多說,懷兮兩人就領著她進了院子。

宴幾堂看起來比上回她來規整多了,杏樹鬱鬱蔥蔥,院子乾淨整潔。

進了屋,懷兮白薇還有屋裡伺候的露竹就悄悄退了出去。

陸錦瑤把門關上,行了一個大禮,“女兒見過母親。”

陳氏把陸錦瑤扶起來,仔仔細細打量個遍,“倒是沒瘦,快坐下說話……聽說你夫君去了滇南。”

陸錦瑤忍不住抱怨道:“對,五月下旬走的,至今都沒回過信。”

她是往那邊寫過信的,連收到沒有都不知道。顧見舟是何狀況也不清楚,賑災的都是朝中官員,公爹更是插不上手。

陳氏無奈地看了眼女兒,道:“去滇南也好,你是他娘子,男子知道建功立業是好事,你合該為他處理好家中的事,讓他無後顧之憂才對。”

雖然也覺得顧見舟這種時候去滇南不該,但滇南水患,又豈是說不去就不去的。這孩子盼了許久,也不知來的是巧還是不巧。

陸錦瑤不過是說說,這種事不能和鄭氏說,不能和丫鬟說,隻能自己的母親說。

大的道理她都明白的。

就是心裡總會不好受。

平日裡有什麼委屈心裡想想也就忘了,可見到她母親,總覺得難受,才說了一句話眼睛就紅了。

陳氏伸手刮了一下陸錦瑤的鼻子,“你呀,真叫我說什麼好。”

陸錦瑤抱住陳氏的手,“那母親就什麼都不要說了。”

陳氏拉著陸錦瑤坐下,“不說了不說了。快和娘說說,近來可好,日子可如意,你我是母女,什麼話和彆人不能說,和娘能說的。”

陸錦瑤破涕為笑,“母親彆擔心,我過的是真的好,瞧我都胖了呢。隻在一個多月的時候害喜吃不下飯,後頭就好了。夫君雖然去了滇南,但也有部分原因在我。”

顧見舟想的事,陸錦瑤都知道,他才為官,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去滇南,怕也吃不少苦。顧見舟都不怕這些,她又有何懼。

陳氏道:“去滇南倒還好,你父親說滇南那邊雨已經停了,永寧侯府在賑災糧上立了功,但是擋了不少人的路,這些事你自己心裡有數。”

朝廷便是這樣,拉幫結派各自站隊,利益衝突不可避免。

不過永寧侯府有永寧侯坐鎮,還有顧見山守著西北,應該不會出事。

陸錦瑤把這些話記在心裡,她一開始都沒想到這些,到底是年輕,顧慮不周全。

又問了些彆的,陳氏才把話鋒轉到薑棠身上,“來的時候看見露竹懷兮白薇了,怎麼不見薑棠?”

陸錦瑤手動了一下,笑著道:“薑棠去正院幫忙了,母親有所不知,她現在是二等丫鬟了。四月份我害喜得厲害,是薑棠做了家鄉菜才有所緩解。”

陳氏臉色微變,“二等丫鬟?她做了什麼菜這麼合你口味。”

陸錦瑤:“不僅合我口味,也和我婆母的口味,侯府大廚房三個大師傅跟著去了西北,薑棠就去那邊幫忙了。”

陳氏皺了皺眉,“你這孩子這麼大的事也不和我說。害喜我找個嬤嬤照顧你,陳嬤嬤是你外祖家的老人,用起來放心。穩婆娘也給找好了,等你月份大些了就住進來。”

“至於薑棠,你如今有孕,娘覺得還是按照以前的意思,從你有孕到生子恢複,要一年餘。薑棠貌美,人又蠢笨,哪兒有這麼合乎心意的人。”

陸錦瑤急忙握住陳氏的手,“娘,我同夫君感情甚篤,他說過不會納妾的。就算日後心意變了,我也能坦然接受,有孩子,便不會為他傷心。薑棠……的確合我的心意。”

知進退,也聰慧,她學起東西來很快。

單認字來說,有哪個人能那麼快就會認字寫字的。

論起性格,和露竹懷兮她們是不太一樣,但人與人本來就不一樣。

屋裡裝潢雅致,陳氏心裡卻有些沉重,“你若心意已決,那薑棠我就帶回去,放在你這邊,我怕她生了什麼歹心。我曾經和她說過,你有孕之後就……如今不想了,怕她還有這心思。以她的姿容,有哪個男子拒絕得了。不能讓她成了你們夫妻間的嫌隙。”

空氣靜默,陸錦瑤把手覆在陳氏手心上,“娘,薑棠不是那樣的人,她也沒這樣的心思。”

雖然以前總往顧見舟身邊湊,但顧見舟看都不看。如今薑棠見到顧見舟躲著走,陸錦瑤看人還算準,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陳氏溫聲道:“你還年輕,不知道知人知麵不知心。就算她現在沒這心思,保準以後沒有嗎。”

她摸了摸陸錦瑤的腦袋,“你若不想女婿納妾,就讓娘把她帶回去。”

陳氏覺得這是最保險的法子了,沒人願意放著這麼漂亮的人在身邊的。

“其實是女兒離不開她。”陸錦瑤頓了頓,道,“剛也和娘說了,四月初的的時候害喜,是薑棠變著法子做吃食。我月份越來越大,再加上天熱,也是她絞儘腦汁地想菜式。母親把她帶走,我以後可怎麼辦。”

什麼離開她就活不了,陳氏以為薑棠做的家鄉菜不過是鄉間小吃,吃一次兩次尚可,吃著新奇,那還能有多好吃。

簡直是誇大其詞。

陳氏剛要說話,陸錦瑤就撒嬌道:“一會兒母親嘗嘗不就成了,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就算一開始是嘗著新鮮,但她在小廚房大廚房學著,極有天分。母親還不知道,我開的錦棠居裡麵賣的點心,方子還是從薑棠那裡買的。”

“你的丫鬟,哪裡用買!”陳氏越聽越覺得不像話,拍著桌子道,“你也是個傻的,還從她那兒買,可不怕把她心養大了。”

錦棠居陳氏知道,端午節禮裡麵就有錦棠居的點心。原以為是買的,結果卻是陸錦瑤的鋪子。

錦……棠……這鋪子的名字都不合規矩。一個丫鬟的名字,怎麼配和主子出現在一塊兒。

真是荒唐。

陳氏一臉的不讚同,可照這麼說,她還真的不能把薑棠帶走了。吃食、點心鋪子都用得著她。

“你讓我說什麼好!”

陸錦瑤抿了一下唇,她隻有在陳氏身邊才會這麼無所顧忌,“娘,你不信薑棠也得信我的運氣呀,從小到大,都是否極泰來。我有預感,薑棠在我身邊隻會給我助益,就像露竹懷兮她們一樣。況且,以她的相貌,去彆的地方我不放心。再說,並非貌美的丫鬟才會勾引主子。”

陸錦瑤把當初大房做的事,還有當初燕國公府的小娘子落水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她一個丫鬟,本就不容易。娘,我亦是女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