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有做生意的希望客人少買的。
安陽笑著道:“我多買些留著送人的。”
那薑棠沒事了,“得快些吃,五天之內吃完。小叉子和小刀都放裡麵了,還有彆的點心,也可以看看。”
冰粉再賣半個多月就差不多了,其他的點心能賣久一點。
安陽指了一樣點心:“那再要兩個這個,還有大福和千層,一樣來三塊吧。”
等點心裝好,安陽痛快地付了銀子,一共八兩,等著包點心的時候安陽說了兩句閒話,“今天怎麼你在這裡,這幾日都在嗎?”
薑棠道:“過來教她們做點心,中秋前就回去了。”
安陽道:“那我明兒還過來,上頭給我留一間屋子吧。你會打麻將嗎,能跟著一塊兒玩嗎?”
有時人不夠,鋪子的丫鬟會湊數。
薑棠衝安陽比了個手勢,“會一點。”
安陽挺喜歡薑棠的,也不知道她買的多薑棠能不能拿到錢。若是能她還可以再買一些,這個世上怎麼有這麼好看的人,不僅好看,性子也好。
真真讓人喜歡。
薑棠笑著目送安陽離開,她算過了,一盒月餅賣一兩銀子,純利潤能有六成,一盒月餅她就能賺一錢多銀子。
安陽買了六盒,薑棠能賺七錢銀子。
這比直接買斷方子好多了。
這幾天薑棠願意哪也不去,就留在這兒做月餅賣月餅,狠狠賺一大筆銀子。
有麵包窯,做的還快,一鍋能做十幾個,鹹鴨蛋不夠,薑棠就直接用鹽和麵粉醃鴨蛋黃,比裹泥巴醃省時間。
八月十一中午開始賣的,賣了小半個時辰就售罄了,原本等著的也不多,但後來,在鋪子裡排著的漸漸多起來,直到晚上要快打烊了還有一個人等著。
薑棠把最後一鍋拿出來,道:“得放涼再蓋蓋子,裡麵蛋黃流油的,賣的時候記得囑咐一句,切的時候小心些。”
這邊吃月餅都是一家人分一塊,也有團圓美滿之意。
一鍋月餅能裝三盒,做完今天就不做了,除了這個不知是哪個府的管事,也沒人等著了。
鋪子還要盤點擦洗,沒薑棠的事,她便回了侯府。
陸錦瑤今天給府上各院都送了月餅,她還想到顧見舟了,但顧見舟遠在滇南,送過去怕壞了,隻能等回來再做。
晚上薑棠回來,陸錦瑤簡單問了幾句生意如何,看薑棠眼中有掩飾不掉的疲累,就讓她回去休息了。
從十一到十四,薑棠都在錦棠居。
陸錦瑤有時也想說,既然點心師傅會做,那薑棠不去也成,但一想賣月餅給薑棠分成,賣的越多她分的越多,也就由她去了。
鋪子生意好,陸錦瑤賺的也多。
陸錦瑤給各院都送了月餅,鄭氏覺得好吃,也有照顧陸錦瑤生意的意思,各家節禮就都從錦棠居拿的月餅。
現在這月餅難買,她卻好買。
她是陸錦瑤的婆婆,隻用說一聲,把銀子給了,月餅就到手了,根本不用讓人去排隊買。
雖然花錢了,鄭氏花的也高興。
陸錦瑤自然也高興,除去鋪子裡擺著賣的月餅,像楚晗玉等玩的好的,都是從她這兒訂。
這個月餅味道新鮮,也不僅僅是新鮮,吃著也好吃。
鹹味並非鹽的鹹,而是醃透了的鴨蛋黃,鹹香鹹香的,連不愛吃甜食的永寧侯今天都吃了一塊半月餅。
鄭氏道:“雖然沒說,但估摸著也是薑棠想出來的,你說這人和人怎麼就不一樣呢,這個是比五仁的好吃吧。”
五仁月餅,鄭氏都吃幾十年了。
永寧侯不置可否,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薑棠的確擅廚藝。
說實話,永寧侯心裡還有幾分感激她,做出壓縮餅乾來。
他雖不帶兵了,但以前的記憶還在。
該感謝薑棠。
雙黃蓮蓉餡兒的月餅大部分人都吃得慣,韓氏也覺得好吃,她沒覺得掉臉麵,笑著也找陸錦瑤訂了幾匣子,準備送給娘家還有顧見風的上峰。
反正給陸錦瑤銀子,韓氏也沒覺得不好意思。
她也覺得這個好吃。
隻不過,每每錦棠居出了什麼新東西,她就能想起薑棠來,心裡就酸脹。
陸錦瑤肯定沒少賺銀子吧,這都開分店了。
月餅一直賣到八月十五,薑棠數著一共賣了八百九十三盒。
一盒她能分一錢多銀子,那將近九百盒就是……一百多兩?
薑棠覺得算的不對,又在心裡重新算了一遍。
結果還是一百多兩銀子。
她這麼短的天就賺了一百多兩銀子!
除了賣藥材,薑棠還沒見過這麼多錢呢,加上她攢的銀子,就有七百多兩了。
而且這才上午,還沒到晚上,興許能賣夠一千盒。
薑棠又高興又後悔,後悔沒早點賣月餅,若是早一點,興許賺的還能翻一倍。
薑棠現在還沒拿到銀子呢,隻是看的賬本,多少食材做了多少月餅,這個是有數的。
薑棠看竹牌這兩天也賣了不少,麻將還沒賣出去,她終於從小丫鬟變成小股東了。
哪怕隻有竹牌和月餅的分成。
月餅隻在中秋節賣,過了中秋節,不管哪家點心鋪子,連月餅影子都找不到。
想吃隻能趕在中秋之前買。
薑棠跟著一塊兒做月餅,麵包窯就沒閒下來的時候,點心鋪子三個麵包窯,後來嫌不夠用,又找師傅搭了兩個烤爐。
從早上忙到傍晚,薑棠看鋪子裡的人漸漸少了,這才收拾收拾準備回去。
外麵的天是墨藍色,天邊還有幾分未染儘的天白。
明月好像掛在樹枝上,薑棠看了兩眼,搓搓有些冷的手臂,對車夫道:“回吧。”
永寧侯府今兒熱鬨非凡。
正院準備了家宴,邀著一大家子賞月看菊花吃螃蟹。
韓氏請了戲班子,在花園假山旁的空地唱戲,吃完飯就能過去看,還準備了點心果酒,可小酌幾杯。
月中顧見軒顧寧遠也放假了,府中除了顧見舟在滇南,其餘人都在。
鄭氏讓陸錦瑤坐她身邊,先是打聽了打聽顧見舟,然後又問起陸錦瑤母親的近況,宴席上不時和陸錦瑤說話,可謂是給足了麵子。
今兒家宴是大廚房準備的,鄭氏沒見薑棠,多嘴問了句。
陸錦瑤低著頭道:“鋪子新上月餅,她過去幫忙了。”
哪怕其他人學會了,但做的沒有薑棠快,也沒有薑棠好。
而且今兒是中秋,陸錦瑤估計在正院待到很晚才回去,過來就帶了月雲和白薇,其他丫鬟看沒什麼事就放了會兒假,能回去和家裡人吃個團圓飯。
但薑棠不一樣,她是買回來的,就算家裡人還在,可不在盛京也回不去。
況且,被賣來的,和家裡早就斷了。
陸錦瑤想,與其一個人留在宴幾堂,還不如在鋪子裡。
至少人多熱鬨。
鄭氏沒有再細問,而是讓大家多吃點,孩子長大了,一年到頭沒幾次能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
永寧侯今兒也高興,跟著幾個兒子喝酒。
顧見山借口一會兒還有事,沒法喝酒。
顧見水道:“今兒中秋,喝兩杯也醉不了,耽誤不了正事。”
說著,就要往顧見山的杯子裡倒酒。
鄭氏解圍道:“彆喝了,時常聚在一起不在乎一杯兩杯的。”
顧見水立刻把酒壺放下,用公筷給顧見山夾了一個蝦仁兒,“母親說的也是,那多吃點菜。”
陸錦瑤笑了笑,“母親也多吃些。”
正院宴會一時半會兒散不了,宴幾堂的丫鬟收拾得差不多了,留了佩蘭等著薑棠,其餘人已經回家了。
佩蘭道:“中秋節禮給你放到耳房了,大娘子發了月餅,還有兩斤肉半兩銀子。月餅是錦棠居的,棠棠,這個可真好吃。大娘子還說今兒可以回家吃頓團圓飯,你要不跟我回去吧,我爹娘肯定喜歡你這樣的女兒。”
宴幾堂空蕩蕩,除了守門的兩個婆子,連高嬤嬤她們都回去和家人團聚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佩蘭想她要走了,宴幾堂不就隻剩薑棠一個丫鬟了,還是中秋,那多孤單呀。
跟她回去正好,一塊兒吃個飯,到時候再一塊兒回來。
薑棠笑著道:“不了,我想出去看看燈會,你們早點回來。”
佩蘭看勸不動,也不再深勸,“那我走啦。”
走了兩步,她又回頭,“真不去啊!”
薑棠:“真的,一會兒去街上,你沒準還能看見我,快回去吧。”
薑棠回耳房歇了一會兒,然後回下人房換了身衣裳出門去看燈會。
她先買了個麵具,然後才順著街邊閒逛。
今天的燈會比乞巧節那天好看,燈籠有圓月形狀的,有兔子燈,一片燈火把長街照的如同白晝。
街邊還有演皮影戲的,講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薑棠駐足看了好一會兒,最後從荷包裡摳摳索索拿了兩文錢,放在收錢的小姑娘的鐵盤裡。
她其實有點想家,平時還不覺得,就是這會兒大家都在吃團圓飯,隻有她自己一個人,就出奇地想。
來到這兒要想贖身,想賺錢,想怎麼活下去,很少像今天一樣完完全全地想家裡。
薑棠看完皮影戲,又去看噴火雜耍,沿著街邊走了個遍,最後轉到糖炒栗子的攤鋪前。
她從荷包裡拿出六文錢,“要半斤糖炒栗子。”
“半斤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