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獨自生活的第二十三天(2 / 2)

錦棠居開業到今,還不夠一年,背後靠著永寧侯府,還有顧見舟這個朝中新貴,自然不同往常,任誰想使絆子都得掂量著。

今年來永寧侯府拜訪的人格外多。

薑棠沒遞帖子,年禮送去就行了。她打算自己和點金烏金過年,晨起貼春聯掛燈籠,然後去旁邊幾家轉轉連帶著拜年。

過年得準備年夜飯,還要包餃子,想來永寧侯府也要準備除夕家宴。

不過永寧侯和鄭氏應該會去宮中參加宮宴,宮宴非有官職有品階的人不能參加,鄭氏有誥封在身,自然能去。

永寧侯府今年的家宴是韓氏和二房三房一同準備的。

不僅請了戲班子,還準備了煙花宴,選的都是又大又好看的煙花,還給小輩們準備了春聯、福字,保準家裡熱熱鬨鬨的。

不僅同賀新年,也有為顧見舟升職賀喜之意。

二十八到二十九,才一天,就得多準備不少東西。

戲得加一出《青雲上》,吃食也得多些,讓侯府上下都知道府上四爺升職了,光想想,韓氏都覺得心裡膈應。

如今二房五品官職,三房四房都是四品,顧見山在軍中是三品將軍,當真是滿門榮耀,隻不過和長房一點關係都沒有。

明明是最年長的兄長,可是卻是幾個兄弟中最平庸的。

韓氏心中不快,在人前卻不能顯露一絲一毫,她是長嫂,怎麼能不盼著下麵幾個兄弟好。

顧見風原本是極其高興的,做兄長的沒有不希望弟弟成才的,可回家之後聽韓氏抱怨了幾句,心情就沒一開始舒心了。

韓氏說的都是那些車軲轆話,來來回回那幾句,靠著嶽家,最不成器……

這些話就像蒼蠅一樣,在顧見風耳邊嗡嗡嗡地響,他能接受自己平庸,知道自己誌不在此,可韓氏總是說,他也會覺得自己不如彆人。

顧見風心裡煩極了。

可明日就是除夕,他不能在今年最後兩天惹韓氏不快,不然全家都不痛快了。

顧見風道:“高興的日子,就彆說這些了,你也不是頭一日才知道我什麼樣……”

韓氏見他這個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彆人尚且還知道上進鑽營走通關係,可顧見風呢,直接就破罐子破摔。

顧見風見韓氏眸子裡全是怒火,又勸道:“你想想,未來侯府是大房的,我胸無大誌,守著侯府已然算不錯了。”

韓氏也隻能這麼安慰自己,是啊,顧見風的出身好,身為長子,就已經比其他人強了許多,還強求什麼呢。

韓氏眼中有淚光閃過,“嗯,已經不錯了……”

而韓氏口中上進的弟弟顧見舟也沒料到自己會升官,實在太突然了。

等陸錦瑤說過其中關竅後,顧見舟道:“又是因為薑姑娘,我……這官當得實在虧心。”

陸錦瑤覺得這話不完全對,“當初若不是把蘑菇寄回來,薑棠就不會做,所以不全是她的功勞,你們各占一半吧。薑棠那邊母親已經做主送了東西,露竹說見到安王府的馬車,應是宮中的賞賜,以後她那邊我再多看顧些。”

薑棠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顧見舟則是有心幫人,他帶菌菇回來的本意就是為了幫助窮苦百姓度日,隻是以一己之力難以幫那麼多的人。

何至於說這官做的虧心。

隻不過沒有顧見舟,薑棠不會做出那麼好吃的菌菇鍋,若是陸錦瑤私心重些,不想薑棠賺錢,更不會有後麵的事。

沒有薑棠,便不會孫大人向皇上稟明,把這件事實施下去,隻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顧見舟被陸錦瑤說動了,他升了官,以後要為百姓做事,還要提防小人,樁樁件件都要放在心上。

他希望明年風調雨順,百姓可以安居樂業,滇南修建的堤壩有用。

*

二八,二九,轉眼就到了臘月三十,一早薑棠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睜眼看屋裡還漆黑一片,窗簾一點光都沒透出來,外麵聲音劈裡啪啦的,還能聽見隔壁劉家的幾個孩子大喊過年嘍過年嘍。

劉大嫂聲音在使勁壓著,“你們給我小點聲,就是個煩人精,彆人還都睡覺呢,就你過年呀!”

雖然薑棠還困著,可此情此景,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過年了,外頭可真熱鬨。

再睡也睡不著,薑棠乾脆起來,梳洗好出去,見外麵的孩子更多了。

無論大的小的,都穿了新衣裳,冬衣穿的厚實,加上雪還沒化乾淨,在地上跑著跟一群湯圓似的,還是流心湯圓,隻不過餡兒不一樣。

薑棠今天也換了新衣裳,淡綠色綢緞做的冬衣,上頭還有刺繡,極其好看的。

頭上是新簪子,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大年三十,可是今年的最後一天。

劉大嫂正抓抓不消停的孩子,見到薑棠愣了愣,眼睛都直愣愣的,“妹子你今兒可真好看,對了,今兒來我家吃飯,跟著一塊兒熱鬨熱鬨。”

劉大嫂怪不好意思的,又怕薑棠不來,“我買了不少吃的,妹子就彆拒絕了,添一雙碗筷的事兒。”

薑棠一直都是一個人住,雖然她公公說薑家客人多,但客人又不是家人,過年一個人肯定冷清。

乾脆來她家吃了好了,現在日子好了,再說薑棠幫了她家不少,人不能忘本。

薑棠點了點頭,“那就給嫂子家添麻煩了。”

陳家和許家隻差了一會兒,就沒趕上,被劉大嫂搶先一步。

不過沒法,隻給這邊送了糖果和水果,許家是送了一盤金燦燦的柿餅子。

劉大嫂沒讓薑棠帶任何東西,劉家這三個月攢了十三兩銀子了,雖然不能去贏天下這樣的大酒樓吃一頓,但也能張羅一桌非常得體的飯菜。

薑棠沒帶東西,但給幾個孩子一人一個紅包,裡麵錢也不多,一人五文錢。

劉大郎死活沒要,他就比薑棠小幾歲而已,要什麼壓歲錢。

再說,他自己就能賺錢了,雖然最後全給劉大嫂了,哪兒能要薑棠的錢。

劉大嫂抱怨著,“你給她們錢做什麼……”

薑棠笑著道:“圖個喜氣,我給嫂子幫忙。”

劉大嫂死活沒讓,她和婆婆做就成了,再說薑棠今兒穿的這麼好看,弄上油點就不美了,“妹子你聽我的就成了,一邊待著去,也嘗嘗嫂子的手藝,以前那叫什麼來著……巧媳婦沒米做不出來飯。”

劉大嫂一邊笑一邊推搡著薑棠出去,“你領著孩子們轉轉,串串門還能要到喜糖。”

是油紙包著的麥芽糖灶糖,圖個喜氣罷了。

薑棠點了點頭,回家往荷包裡裝了一把糖塊一把花生,領著劉家的大女兒,出去換糖吃了。

過年的確熱鬨,巷子裡的孩子跑來跑去,聽劉大嫂說,乞巧節過後,大理寺抓了不少人販子,街上人來人往的,安全了不少。

所以才敢這麼亂跑。

薑棠帶著劉家的兩個孩子挨家挨戶地拜年,換了不少糖塊。

等到巷口那家,薑棠原本不想進去著,但想了想,鄰裡鄰居的,她還要在這兒住許久呢,低頭不見抬頭間,鬨得太僵不好。

巷口這家主人姓衛,見薑棠來了都不知怎麼笑。

住在市井,也會染上市井的習氣,欺軟怕硬,嚼人口舌。

薑棠心中厭惡麵上卻不顯,拿了糖之後就離開了,徒留衛家人心驚膽戰的。

他們是後來才知道的,薑棠開了間鋪子,也是賣鍋子,生意好的不得了。

再後來看薑家門口不時停著馬車,來的又不是男人,想出去說壞話彆人也不會信,最主要的是不敢。

薑棠不是光吃虧的,來送糖更像是警告,衛家可不敢再有什麼小動作了。

到了中午,外麵放鞭炮的更多。

點金烏金最開始聽見聲音就對著外麵汪汪叫,後來薑棠安撫了一會兒,已經見怪不怪了。

薑棠中午在劉家吃的飯,劉大嫂和劉大娘張羅了一桌子菜,雞鴨魚肉都有,燉肘子,紅燒魚……劉家的幾個孩子這段日子吃了肉,也不像以前那樣饞肉了,規規矩矩地坐著。

劉大嫂端了一杯自家米酒,對著薑棠道:“妹子,我嘴笨,不知道說啥好,反正我家過上能天天吃肉的日子,多虧了你,你還帶著大郎做事,嫂子不說了彆的了,都在酒裡。”

劉大嫂全給喝完了,給薑棠倒的是山楂酒,酒味淡,不會醉人。

薑棠笑了笑,“也是嫂子人好,對我照顧的多,都是鄰居,該互相照顧。希望新的一年,生意紅紅火火,”

她把山楂酒喝完,劉大嫂坐下讓大家吃菜。

賺了錢同以往不同,劉家現在是劉大嫂說了算,劉捕快沒啥意見了。

劉大嫂用公筷給薑棠夾了一塊魚肚子上的肉,“多吃點兒。”

對劉家人來說,薑棠是客人也是貴人,得尊著敬著,不能因為她年紀小就薄待了。

明年還得指望薑棠帶著他們做生意。

如今生意穩定,劉大嫂算著,明年要是一直乾下去,能攢下幾十兩銀子。

吃過中午飯,薑棠在劉家坐了一會兒就回去睡覺了,劉大嫂讓她晚上過去吃餃子和年夜飯。

家裡,點金和烏金還在等著她,今兒他倆夥食也好,薑棠給煮了排骨和雞。

點金烏金長大之後吃的也多了,長得飛快,薑棠希望他們明年也好好的,和送他們過來的那個人一樣。

三十這一天都充斥著鞭炮聲,薑棠中午睡了一會兒,等到天稍微黑了下來,天上就滿是五顏六色的煙花。

這裡沒有高樓,站得稍微高一些就能望到遠處,火樹銀花,將蒼穹照得驀地一亮,越往皇宮那邊,煙花越好看,越往城外,動靜越小。

不知道顧見山現在在做什麼。

薑棠不知道西北如何,可過年,那邊總該要熱鬨熱鬨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