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見山坐下之後扶著薑棠腦袋靠在他的肩上,還給她調整了下位置,“走吧。”
馬
車又顛簸著往前走,薑棠睜開眼睛,“你怎麼進來了?”
顧見山道:“看見春台了,讓他駕車。”
薑棠嗯了一聲,馬車走得直晃,好像走了很長一段路,她問道:“顧郎,是不是定親之後你就要回西北了。”
顧見山嗯了一聲,“皇上讓何時走,就何時走。”
他帶回來五萬大軍,西北還有十萬兵馬,不知皇上會不會讓他帶兵回去。
顧見山心中有愧,有對薑棠的,也有對永寧侯府的。
薑棠閉著眼睛,“顧郎,那你可得早點回來。”
早點回來成親,等到西北軍情穩定了,她或許也能跟著去西北了。
顧見山神色溫柔,許諾道:“我會的。”
顧見山月初回來,眼下定了親,估計過幾日就得走了。定親之後還得請人算婚期,五日後,馮氏和媒婆再次登門,婚期在明年二月份,定的是二月十六,當然也得看顧見山能不能回來。
若是顧見山在西北,婚期還得再改。
彼時,離顧見山回西北已經過去了天。
馮氏握著薑棠的手道:“我一個人住,咱們多過來走動。”
馮氏是長輩,薑棠哪兒有不應的道理。
說完話,薑棠笑著把人送了出去,這日陸錦瑤沒來,月初,她跟著鄭氏和幾個妯娌去普陀寺上香了。
雲氏月份大了,不好上山,就留在家中打點家務。
她還有些惶恐,因為分到手中的事越來越多。
不過鄭氏說了,是因為管家這事多學比少學好,省著日後分家了應付不來,現在就先學著。
韓氏原本都是月中去上香,這回月初就來了,一來因為鄭氏這陣子心情不愉,二來她覺得最近總走背運,想求佛祖保佑。
不過上香的人多,佛祖能不能保佑她就得另說了。
進了六月,天氣更熱,小吃攤的生意不比以前,客人隻有原來的一半。
天熱,吃餛飩的少了,碼頭的工人都是自己帶饅頭和大餅,偶爾才來吃一頓。
唯一沒被影響的就是書院那邊,那邊學生多,吃喝上不會虧著自己。
上個月劉大嫂每天還能賺兩錢多銀子,這個月初五,從早站到晚,分給她的就八十多文了。
薑棠賺的,還不夠半兩銀子。
劉大嫂擺攤也熱,
大太陽曬著,再加上燒著熱鍋,熱氣騰騰,汗流浹背的,熱餛飩更沒人想吃吃了。
薑棠想了個主意,熱湯餛飩依然賣,再多兩樣,紅油餛飩和麻醬餛飩,這兩樣是涼拌著吃的,紅油口味也不怎麼辣,單看著顏色鮮亮好看,還有芝麻粒和花生碎,放上小蔥和香菜,味道極好。
一碗依舊十個,吹一會兒再吃就不覺得熱了。
而陳家娘子依舊賣麵,有熱乾麵撐著,雖然生意是沒以前好,但也算不上太差,再加雞絲拌麵、炸醬麵這樣的新樣式,好懸才把客人穩住。
其他的小吃攤像肉夾饃雞蛋灌餅,涼熱著都好吃,隻是因為天氣緣故沒胃口少了,薑棠也沒辦法。
有得賺總比不賺錢的強,這一年四季,總不能日日生意好。
唯一好好的就是燒烤攤,生意不僅沒變差,反而愈來愈好了。做燒烤攤的原是火鍋店的幫工,就管刷鍋刷碗,但做事認真。
薑棠規定無論鍋碗瓢盆,都要刷一遍衝遍。
那會兒天冷,儘管可以燒熱水,但是做這活手一直泡在水裡再出來吹風難免凍得紅腫,然後薑棠就發現有人偷懶,隻衝一遍,有的碗盆都沒洗乾淨。
偷懶的被她辭退了,而林大嬸卻是兢兢業業,按照薑棠的要求洗刷。
後來,薑棠就跟林大嬸合夥做燒烤攤了。
賣的是羊肉串,一烤香飄十裡。
充滿煙火味的羊肉串,肥瘦相間,一串四瘦肥,上麵撒著孜然粒和辣椒麵,肥肉則是被烤的滋滋冒油,一粒肉一粒肉地吃還不過癮,得一次咬兩塊肉,肥瘦都有,然後順著竹簽給擼下來。
賣烤肉串的不少,但就這家最好吃,買的人也最多。
再加上給的實在,一根肉串文錢,價錢算不上貴,有錢的沒錢的都能吃著解饞。
開始攤位隻賣羊肉串和烤土豆片,後來東西慢慢多了,有烤茄子烤尖椒,還有饅頭片啥的,各有各的滋味。
最近又多了兩樣新菜,一樣是蒜蓉生蠔,一樣是粉絲扇貝。
劉大郎這陣子總往東海那邊跑,還真讓他把薑棠要的生蠔扇貝找來了。
劉大郎學的東西雜,以前光跟著薑棠學東西,如今薑棠定親了,他也練出來了了,不好總跟著薑棠。
做事是做事,就是不好往薑棠身邊湊。
左鄰右舍隱隱傳言,說薑棠嫁的就是那日班師回朝的將軍。這話不知真假,但劉大郎心裡的姐姐真的定親了。
不管嫁的是誰,都是他的姐夫,從心底裡尊著敬著的。
而他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兒。
以前是薑棠做啥他做啥。現在他會做火鍋底料會炒菜會做各種各樣的煲,還會做粉條和豆腐,單拿出去一個都能衣食無憂。
但這些劉大郎一個都不想做。
劉大郎去了一趟海城,跟人談生意講價錢,他就覺得該學的東西還多呢,他想做生意,就跟第一次在巷口拉客人一樣。
那會兒他特高興。
而且,這樣也能幫到薑棠,薑棠想要什麼,他就去五湖四海找。
劉大嫂為此還發了好大的脾氣,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到處亂跑,劉大郎才十歲,瞎跑什麼!
這回去海城是有人跟著,劉大郎跟著田掌櫃去的,真以為自己翅膀硬了,什麼都能乾了!
但劉大郎是鐵了心,還把自己賺的錢給劉大嫂看,不知不覺間,劉大郎賺的銀子已經比劉大嫂多了。
隻要事成,薑棠都會給他額外的銀錢,劉家從前是劉捕快做主,後來劉大嫂賺的多了就劉大嫂做主。
劉家誰賺的多誰說得上話,當然,劉大娘是長輩,說話也管用,“彆管他了,孩子長大了,多闖闖也是好事兒。”
於是,劉大郎和鋪子裡另外一個幫工專管去外地進貨的事。
但海貨不好運,運過來得兩天,在這裡時間不算長,但運過來還是會死不少。做好之後賣的也貴,五文錢一個,就是這樣薑棠還有的賺。
賣的價錢不便宜,可愛吃這口的不少。
一次買上五個,就著燒酒吃,然後順著
殼兒一嘬,連著蒜蓉,一起吃到肚子裡。
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吃,可這樣做出來就覺得好吃,吃著過癮,舒坦。
還有粉絲扇貝,況且盛京城就這一家,買生蠔扇貝的時候總忍不住買點彆的。
這樣一來,生意自然就好了。
彆的攤子多少能賺點,現在火鍋店吃鍋子的人更少了,來來往往都是吃狀元煲的。
生意湊合,隻要有得賺,薑棠就知足了。
薑棠也不求鋪子的生意天下第一好,畢竟還有那麼多的飯館酒樓,那些廚子廚藝精湛,她能在盛京有立足之地就很好了。
顧見山離開有幾天了,薑棠給他帶了不少的湯塊和料包。
後來仔細看禮單,裡麵還有莊子鋪子的地契,顧見山說,既然定親了,這些就勞累她管著。
反正以後也是一家人,從前都是春台管,薑棠懶得做的,再吩咐春台做就行了。
馬車在莊子,春台會駕車,想去哪兒還方便。
薑棠看顧見山莊子的位置,和她買的小莊子在一處,那時問莊戶旁邊莊子的東家姓什麼,說是姓顧。
而莊子中,的確沒了曾經挨著陸錦瑤的那處,顧見山離開侯府時,應該把契書還回去了。
離開侯府,一乾二淨。
如今這些東西,則是顧見山用身上的傷換來的,那次的傷尤其重。
無論如何,薑棠也得護著這些東西。
她能覺出不同和意義非凡來,就像曾經做丫鬟的賞賜,她覺得值錢卻不覺珍貴,給她的東西,怎麼取用隨她心意。
但這些,薑棠不想用。
六月份天熱,加上家裡堆的東西多,點金烏金擠的地方隻有一點點。
薑棠一開始還擔心東西會不會被人偷了,春台說這個放心好了,這些東西登記在禮單上的,到時候隻要缺了一樣,就有官府的人查案。
聽春台這樣說薑棠才放下心。
入了伏之後天格外熱,可薑棠卻不怎麼熱,錦棠居今年存的冰格外多,她這兒不缺冰用。
鋪子裡的冰飲冰淇淋更是獨一份,其他人就是想做,也沒那麼多的冰用。
就著冰飲,炎炎夏日很快過去,薑棠算著,顧見山已經離開兩個多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