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1章(1 / 2)

抄了十幾家,國庫正是充盈的時候,所以登基大典準備大辦。

趙禛如今已經是皇太子,但他並未把登基大典放在心上,而是一門心思處理國事。

安慶帝漸漸放手朝政,下朝了連勤政殿都不去,而是去禦花園賞景,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禦花園景致極好。

朝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趙禛,隻有小部分要安慶帝做主,需要趙禛處理的事太多了,像韓文柏等人,雖然有謀逆之罪,但是才華自不必說,少了這些人,很多事就都堆在了他身上。

而下一次春闈在後年,朝中急需新鮮血液,趙禛就把目光放在了去年的進士身上,新科狀元調去了戶部,榜眼探花也各司其職,其他人正好填補了各地革職貪官的空缺。

其他幾位皇子還在盛京,隻等他登基後前往封地,無詔不得回京。

至於西北,趙禛讓顧見山回來了。

在西北的武將不少,徐楨南年事已高,已經打不了幾年仗了,這樣的老臣趙禛望他能好好活著頤養天年,而禦朝西北邊防,最後得交到顧見山手裡。

趙禛希望顧見山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而不是把永寧侯府的事怪到父皇和他身上。

說句難聽點的話,顧見風有此下場,還是沾了他父親和幾位兄弟的光,不然光貪汙一罪就夠他掉腦袋的了。

顧見山很重要。

打仗衝鋒陷陣的雖然是將士,可有一位好的將領如虎添翼。

禦朝和胡族和親,胡族送來了一位和親公主,如今就在東宮。兩國簽了二十年的條約,但是胡族性狡,誰知能不能維係二十年和平,顧見山是一把隨時準備出鞘的劍。

趙禛雖然不會捧著他,但是,對功臣該有的態度還是得拿出來。

趙禛在東宮處理公文,禮部的人又來量了一次尺寸,然後謹慎地看了看趙禛的神色,道:“殿下比前兩日又瘦了些,當保重身體才是。”

趙禛嗯了一聲。

如今,朝中大臣已把趙禛當皇帝看待了。

進了四月,天氣越發地暖和了,隻有早晚有些涼意。

前兩日陸錦瑤把昭哥兒和盛哥兒接回侯府,少了一個小孩子,薑棠這兒安靜了不少。

薑棠有些不習慣,偶爾也會想起顧寧昭來。

在府中,丫鬟們又不會上趕著跟她說話,說到底還是一個人太孤單。

傷感了兩日,忙起來便好多了。

早上她要麼去鋪子,要麼去書院那邊,中午就在附近的小館子吃一頓。

鋪子裡陳掌櫃隱約能感覺出薑棠想做什麼,從前就聽薑棠偶然提過,約摸就是書院外頭小吃街的事兒。

薑棠還是想看看書院外頭能不能建一條美食街,她雖然沒做過這個,但也知道商場的收入來源於招商,靠的是租金。

倘若建好了沒人來,錢全得賠裡麵。

書院裡有幾千學生,日日都要吃飯,這個位置是不錯,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什麼天都能過來。

所以就得算一筆賬,看看下雨下雪天的利潤夠不夠得上租金。

薑棠算著,夠是夠的,如果因為有個不大不小的鋪子,學生們願意來吃,生意應該更上一層樓才是。

就是她手裡的銀子不想全投這上麵。

三月份因為宮變生意慘淡,火鍋店一個月下來利潤都沒二百兩銀子。小吃攤生意勉強湊合,但利潤也減半了。算上鄭氏給她的見麵禮,顧見山手頭的兩千多兩,薑棠現在手裡有一萬一千四百兩銀子。

錢在一塊兒,但賬是分開記的。

倒也不是說和顧見山分的清,就是這樣記賬方便,省著錢花著花著就不知道花到哪兒去了。

薑棠打聽過,在書院旁邊買一塊兒長條的地要近千兩銀子,這銀子她有是有,可不想放在這上頭。

這些錢是她和顧見山的全部家當,一兩銀子隨隨便便就花了,但一千兩,還是得慎而又慎。

一千兩,可不是那麼好回本的,也未見得有人願意冒這個險。

可做生意本來就是冒險,開錦棠居和火鍋店之前也沒想過會這麼賺錢。

書院勝在客源穩定,隻要有鬆山書院的名頭,小吃街就不會倒,但也得顧忌著書院裡的飯堂,打點的銀子肯定少不了。

雖然不知道陸錦瑤會不會投錢,但薑棠還是寫了份文書。上麵寫了小吃街建好大概需要多少銀子,打算弄多少個攤位,以及預計多少年能回本,回本的幾率有多少。

一個月天氣不好的時候有六七日,每日每個攤位賺一兩銀子,一個月就是六七兩,攤位每月租金二三兩甚至更高,二三十個攤位就是六七十兩,一年多的時間就能靠租金回本。

但也可能一個攤位都租不出去,直接砸在手裡。這會兒又沒有學區房一說,若是做不了生意,那塊地真的一點用都沒有。

薑棠算著,回本的幾率不足五成,但若是回本,這邊生意影響著,日後去彆處開小吃攤也是極其容易的,是個非常不錯的踏板。

而且,這個租金比盛京城鋪子的租金便宜多了。

文書寫好後,薑棠沒急著給陸錦瑤送去,而是問了問火鍋店,近來有沒有什麼事。

陳掌櫃沉吟片刻後說許久沒見錢大人了。

陳掌櫃有留意著朝廷官員,來這兒吃的人不少,但錢鬆明自那日後更是一回都沒來過。

薑棠低下頭,心裡有數了,“以後不必盯著,就算來了也當尋常客人接待。”

陳掌櫃哎了一聲,心裡覺得有些可惜,大理寺寺卿,多硬的靠山,但薑棠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不能添亂。

薑棠看了看火鍋店的賬本,大體上沒問題,小事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在火鍋店做活,一點油水都不給撈也不行。

火鍋店薑棠讓凝珠盯著,莞城那邊一個月送一次賬本,盛京的風波並未殃及莞城。

那邊生意很好,和杜家合夥的生意也不錯,莞城算是薑棠入賬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火鍋店待到中午,吃了一份鳳爪雞翅煲,薑棠又去書院門口,想要說服攤販租鋪子,這會兒簽訂文書前半年的租金能便宜一半。

奈何攤販沒一個答應的,都說這是小本生意,賺不了多少錢,薑棠隻能失望而歸。

但建小吃街的文書薑棠還是給陸錦瑤送去了,不僅如此,還給安陽郡主送了一份。

至於兩人會不會入股,薑棠也不知道,就算答應了,也是有情分在裡麵的。

四月初三,陸錦瑤那邊便給了答複,說是投二百兩,要二成股份。

安陽那邊,薑棠差人去問的,說投一百兩銀子,按銀子占比算,隻能占一成股份。

安陽也不是全看情分,她看重的仍然是錦棠居和火鍋店的生意。

既然決定做,薑棠就去買地了,書院門口的地並不便宜,那麼一小塊,也就一畝,就要八百多兩銀子,還有後續建攤位,也得花錢,薑棠直接交給了凝悅去辦了。

凝悅以前沒做過這個,但凡事都有第一次,薑棠吩咐的事她不想拒絕,若是她拒絕,肯定沒有下次特,就硬著頭皮上了。

而左右的攤販聽到消息後對此嗤之以鼻,大概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去租這裡的攤位,認定這是賠本的買賣。

小吃街動工前薑棠還讓王氏她們幫著宣傳宣傳,就算在這邊賣吃食乾淨,不管什麼天氣都來。

薑棠也不敢打包票說一定賺錢,隻等小吃街建成後再說。

蓋小吃街需要打地基,差不多半個多月就能建好,建好之後還得裝潢,怎麼也得等到五月份才能用上了。

薑棠心裡有些擔心,眼看著錢如流水一樣花出去,夜裡覺都睡不好了。

初六這天,薑棠收到了顧見山的回信,說過個五六日就能回來,但寄信的日子是三月下旬,那會兒顧見山應該還沒收到她寫的信,應是皇帝急詔,顧見山則是算著信到家的日子。

這是薑棠頭一回知道顧見山什麼時候回來,便也像鄭氏的那樣,讓門房的小廝去城門守著,然後又一件事一件事吩咐下去,準備家宴、打掃院子,好為顧見山接風洗塵。

薑棠希望顧見山知道他不在時,府上處處都是好好的。

但薑棠也沒把心思全放顧見山身上,小吃街占用她很大一部分精力。

就連半夜,薑棠都在心裡一筆一筆地算賬,算著算著,就聽見外頭有點動靜,她便坐了起來。

顧見山不在的時候,丫鬟就在耳房守夜,院子裡有點金烏金在,但狗沒叫,丫鬟們也沒說話。

薑棠還以為是顧見山夜裡回來了,可很快就沒動靜了,估計是風吹樹葉。

剛要躺下,就聽門被敲了敲。

知道顧見山要回來,薑棠就留門了,反正各門都有人守著,通向內院的路也有小廝看著,就連正院也有婆子看門,自己家,她是不怕的。

薑棠眼睛亮了亮,這肯定是顧見山,她沒說話,等著外麵的人先說。

顧見山趕夜路回來的,門房開門後就直接回了正院,點金烏金如今見他也不咬了,還能伸著腦袋給摸。

顧見山摸了兩把,想進屋又怕嚇到薑棠,跟丫鬟說不必守夜了,就過來敲了敲門,“我回來了,可睡下了?”

也不知道薑棠睡沒睡下,顧見山就出聲詢問,若是沒人應他今晚先睡書房。

自己家,顧見山隻想從正門進,不想翻窗戶。

他床上再胡鬨,但骨子裡還是穩重守禮的。

誰知裡麵人道:“你自己家,你問我做什麼。”

顧見山想問問薑棠為何這麼晚還不睡,他直接把門推開了,顧見山進來灌進了一陣冷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