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2 / 2)

大唐第一太子 時槐序 7817 字 11個月前

長孫氏輕笑:“是不錯。聽說你今日又賞了筆銅錢出去,手頭的銅錢還夠用嗎?”

長孫氏說此話倒不是因為李承乾窮,相反李承乾年紀雖小,卻已是恒山王,有俸祿,還有李淵時常賞賜,好東西不知多少,富裕程度很不一般。但“好東西”都是珍貴之物,似銅錢這類流通貨幣卻是有限的。

“要不要阿娘再給你一些?”

“不用了,阿娘,我夠用的。”話畢,李承乾頓了下,眼珠轉悠了一圈,將抱春點出來,“你去廚房讓常阿榮再做一份涼拌豆皮和豆腐包,順便讓他將做法口述給你,你記錄下來,連同豆皮千張的製作方法一起送去宮中給阿翁。”

抱春訝然:“現在?”

李承乾點頭:“現在。”

李世民蹙眉:“明日吧,已經宵禁了。”

李承乾才不管呢,他道:“阿翁給我的令牌,可以宵禁間行走。抱春拿我的令牌去,若碰上巡察的,或是宮門處詢問,就拿出來給他們看。”

李世民挑眉:“就一個豆皮豆腐包,至於你這麼大張旗鼓?”

李承乾哼哼兩聲,不搭理李世民,繼續吩咐抱春:“你就說我新得了兩樣東西,覺得好吃,想讓阿翁也第一時間嘗到。若是阿翁問東西哪裡來的。你便說是我今日研製的新品,再將今日我請常阿榮做事的場景一一複述給他聽,彆忘了告訴他,我給了不少賞錢。”

李世民與長孫氏的動作同時頓住:???

抱春領命退下,宏義宮就在太極宮邊上,距離不遠,有令牌在,一路通暢無阻,半個多時辰就回來了,還帶著一盤子金玉賞賜並滿滿一匣子的銅錢。

李承乾表情雀躍,滿口道:“阿翁對我真好。”

又問:“阿翁可有說什麼?”

“聖人讚小郎君赤子之心,不論有點什麼好東西都想著第一時間送去與他共享,一片孝誠。”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諸多賞賜,再仔細品味“赤子之心”“一片孝誠”八個字,神色複雜。

李承乾卻已經得意地捧著賞賜回房了。不知是不是放平了心態,沒有午睡時那般急切,夜裡李承乾反倒成功入了夢。這回的夢竟然延續上了。

第三場演示的是腐竹。腐竹的做法與豆皮一樣,區彆隻在於晾曬方式。豆皮是將夾起來的薄膜展開平鋪;腐竹不必展開,而是褶皺在一起直接放在棍子上讓其自然垂下。

腐竹製作完畢,李承乾還沒來得及觀摩第四場示範,再次醒過來,天又亮了。

李承乾皺眉,怎麼這回隻看了一個,比上次還少呢。有些懊惱,卻不急了。畢竟已有7000多金幣在手,加上腐竹就有9000多了。玩一次幸運轉盤綽綽有餘。

因已經製作過豆皮,再做腐竹可說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李承乾沒有親自出麵,隻讓抱春傳話給常阿榮,還在同陸德明孔穎達上課期間,李承乾就收到了係統提醒音。可是這回的提示音與前幾次不同。

——叮,檢測到宿主輔助他人製作出此世界新品腐竹,獎勵經驗+500,金幣+500。

李承乾:???

怎麼才五百?不是兩千嗎?他敏銳的抓住了“輔助他人”四個字。再一想豆芽是他親力親為的,豆皮與千張雖是常阿榮製作,但他有在旁邊指點,也有上手幫忙。所以問題在於這次他隻是吩咐,沒有動手參與?

李承乾歎氣:早知道就等下學後親自去製作了,白白丟失1500金幣呢。

李承乾心痛得宛如錯過一個億。

是日,晚間再度入夢,終於看到了第四場示範——凍豆腐。

取一塊豆腐切成自己想要的大小,不能太薄,要厚一些,否則沒有產生蜂窩的空間。這個是要點,李承乾著重記下。然後將豆腐放入蒸籠蒸20分鐘左右。

20分鐘?李承乾夢裡現實兩邊生活了好幾年,早已知道怎麼換算,稍稍一想就明白大概等於大唐的一刻多鐘。

蒸好出鍋,放置一邊晾涼,再放入冰箱冷凍室,冰凍一夜,凍豆腐就出來了。關鍵點,不論是蒸還是凍,都要注意豆腐不能重疊。

有了上次的教訓,這回醒來李承乾沒急著吩咐抱春,而是等完成課業後。親自前往廚房同常阿榮一起製作。大唐沒有冰箱,但宏義宮有冰窖。放冰窖也是一樣的。

李承乾耐心等了一夜,終於等到了凍豆腐,也等到了係統的提示音。看著得到的兩千經驗和金幣,李承乾滿意地笑了,唯一可惜的是,昨夜雖有入夢,卻已經從豆腐文化節回來了。

他知道夢裡的事情會跳躍,更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想到已經薅了好幾千的羊毛,覺得自己應該適可而止一點。嗯,那就暫時而止吧。

李承乾趁著午睡,屋中無人,打開虛擬麵板,點擊幸運轉盤。轉盤上十類種子,李承乾最想要的就是草莓。草莓酸甜可口,好吃呢。

他按下轉動按鈕,口中念念有詞:“草莓,草莓,草莓……”

轉盤在一陣飛速轉動後慢慢緩下來,眼見要停在草莓格子裡,誰知稍稍偏出了一點點,落在了旁邊格子:辣椒。

李承乾的失望一閃而過,轉瞬又高興起來,辣椒也不錯呢,麻婆豆腐可以有了!

——叮,恭喜宿主抽中辣椒種子,獎品將在十五日內發放,請宿主耐心等待。

李承乾:???

合著你這獎品還延遲的?好容易抽個獎中了,結果沒能及時來到獎品,這心情誰能懂?

李承乾雙手抱胸,小臉做河豚狀,氣呼呼:又是想痛扁係統的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  備注:

①胡椒何時傳入中國,具體時間不可考。大家比較側重的兩種說法:一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二是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帶回。

能夠明確的也有兩點:《續漢書》曾有胡椒的記載;另胡椒在唐朝時還屬於奢侈品,並未大量種植普及。所以為了劇情需要。我設定胡椒文中這個時期已經存在,但國內未有規範種植。文中後期會有的。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