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2)

李談要進京獻俘!

這個消息把所有人都炸了一下, 然而了解他的人就知道他這哪裡是去獻俘的,分明就是被那群禦史給參煩了, 準備進京收拾人的!

畢竟之前李談還說過要上疏以新到涼州諸事尚未捋順為由不回去了, 正好他趁著過年這段時間再觀察一下涼州的那些家族到底有沒有認識到形式比人強這句話。

不過無論是田神功還是清空等人都十分淡定, 回去就開始收拾包裹。

而袁哲他們這些一直駐紮在這邊, 完全不明白京中情勢的人則十分擔心。

思來想去之後, 袁哲跑過來問道:“殿下,回京就帶三百人……夠嗎?”

李談微微一頓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有什麼不夠的?三百人已經很多了。”

要知道親王的護衛一共也就五百人左右,然而這五百人並不是時時待命, 而是輪班的。

再說也沒有哪家親王出門真的就前呼後擁帶著五百人出去啊。

袁哲小心翼翼問道:“可是……不多帶一點的話, 萬一聖人被小人蒙蔽, 要將你留在長安怎麼辦?”

袁哲本來想說的是萬一聖人真的治罪怎麼辦,不過想想他還是說的委婉一些吧。

李談哭笑不得地看著他說道:“如果真的要將我留在京城,我多帶些人就有用了?你是打算衝擊長安城嗎?”

袁哲默默閉嘴,如果衝擊長安城,那就是真的造反了。

他也覺得自己這個主意挺傻的, 可問題是他擔心啊。

李談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吧, 我在朝中也不是孤立無援。”

無論是太子還是楊國忠都會幫他的,更何況還有楊貴妃在吹枕邊風, 更甚至他連高力士都沒得罪過, 這樣如果都出事,那證明朝廷大概已經落入那些禦史手裡了。

而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

李談說完又說了句:“捷報送到京城了嗎?”

袁哲立刻說道:“已經派騎手快馬加鞭回去了。”

李談點點頭,心中有點可惜, 獻俘什麼的也是有流程的,而合合折在吐蕃的身份也值得李隆基見一見。

就算李隆基不來,隻怕也要派太子李亨過來。

要不是搞突然襲擊不好,他恐怕真的會不聲不響等到長安之後再將俘虜獻上去,他就要看看滿朝文武的臉到底會有多精彩。

不過也好,提前將捷報發過去,這樣也能提前堵住那些禦史的嘴。

大過年的就彆給李隆基添堵了,李談擔心如果你來我往折騰的太複雜,回頭李隆基真的不讓他回涼州,那就真的涼了。

李談想了想派人去涼州了一趟,問問杜甫李白什麼的要不要跟著一起回去。

哦,彆人好說,杜甫肯定是要回去的,他是李談的國令啊,自然要跟著李談走。

至於李白,猶豫了一下還是準備留下來,打算跟公孫垂配合一下,看著涼州,萬一涼州有人趁他不在的時候搞事情,他們也能及時反應過來。

李談在接到消息的時候想了想,覺得涼州那些人大概沒有這麼智障吧?

上一個搞事情的全家都涼透了,因為女眷都充了官妓,所以那些人隻要尋歡作樂就能看到這些女子,也算是給他們一個警醒。

剩下的就是邊城的問題,李談想要在邊城建好之後再回去,而且還十分簡單粗暴的就給了一個非城的名字。

田神功對他起名字的功力是絕望了,不過好在他的手下都是文化水平沒那麼高的將士,所以也不覺得有什麼。

反而有了名字之後,這座邊城就更加有象征意義一些。

隻不過……李談有些發愁,開始下雪了啊。

這個地方進入冬季那真是冷的不行,就連李談這種各方麵待遇都很不錯的人都有點受不了,在這種情況下修城……有點罔顧人命的意思。

李談不想讓士兵在這種事情上送命,可是邊城修建不好的話,若是吐蕃過來突襲……他怎麼辦?

對此袁哲直接說道:“殿下不必擔憂,冬天有冬天的辦法,將石頭往上麵一摞,然後從上往下澆水,沒一會水就凍成了冰,到時候就是冰牆,還不用擔心敵人爬上來呢。”

李談有些驚訝,居然還能這麼乾?

就真的能這麼乾!

李談看著晶瑩剔透的冰牆,想了想直接把孟知涯給招了過來,孟知涯見到他就急了:“你有沒有人性啊,這冰天雪地的我回涼州還要自己回去,這活我不乾了!”

李談連忙說道:“彆彆彆,不用著急回涼州,書院建好了,這大冬天的水也結冰了,水係網根本沒辦法繼續鋪開,你回去也沒用啊,就留在這裡弄點機關什麼的,我擔心我走了之後吐蕃會來突襲。”

李談心裡很清楚,留在這裡的將領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吐蕃將領的,若是能守住城,當年石堡城都不會丟。

但他又不能不走,所以隻能讓孟知涯過來弄點高科技,看能不能從技術上碾壓對方。

孟知涯十分惆悵:“你這是讓我在這裡過年了啊。”

李談低聲說道:“你要是弄好了就給我去一封信,回長安過年不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嗎?”

結果沒想到孟知涯立刻搖頭說道:“不行不行,我不回長安。”

李談有些奇怪:“你怎麼還避長安如蛇蠍了?長安怎麼你了?”

孟知涯說道:“我當初是自己偷偷跑的,如果不跑的話,恐怕是離不開長安了,這要是回去那不是自投羅網嗎?”

李談:……

你這經曆還挺豐富。

孟知涯看了一眼外麵然後笑著說道:“彆說,這地方我以前還真沒來過,留在這裡過年也挺好的,正好感受一下這邊的氣氛。”

李談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把這裡的機關弄好,我就給你放假,放一個超長年假,在我回來之前啥都不用乾,怎麼樣?”

孟知涯沒好氣說道:“我本來也不用乾!”

涼州那邊跟水有關的所有工程都停了下來,書院也建好了,孟知涯可不就是進入了放假狀態。

結果他還沒休息兩天,一下自己就被李談給拽了過來。

不過他自己也不是那麼排斥,畢竟他自從到了這裡之後,一直研究的就是各種民生用具,戰爭所需要的機關他已經很久沒有擺弄過了。

孟知涯想到這裡問道:“你什麼時候走?”

李談跟他說的是在他走之前非城的各種設施至少有一半走上正軌,或者說非城必須有麵對敵人的一戰之力。

那他就要知道他到底有多少時間。

李談說道:“下月初十,不能再晚了,再晚路上但凡有些什麼事情就容易趕不回去。”

孟知涯有些奇怪:“能出什麼事情?”

李談抿嘴笑了笑沒說話,這年頭哪裡說得準?萬一路上大雪封路什麼的,肯定要耽擱一陣子的。

孟知涯沒多問,隻是說道:“那唐堂借我兩天吧,他們唐門對這種東西研究比較到位。”

孟知涯之所以說是借,那是知道唐堂最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護李談,這樣李談才能放心大膽的四處浪。

李談點頭答應了他的要求,讓唐堂去輔助孟知涯,轉頭就去給朱邪狸寫信。

他原本還說要一起過年,現在食言總要道個歉,寫首情詩什麼的。

結果最後他一不小心把情詩寫成了豔詩,露骨的不行,朱邪狸看完的一瞬間臉就紅透了,連帶著耳朵都跟著紅的不行,腦子裡自動就浮現出了李談被溫泉之中的氤氳霧氣遮蓋的身體。

好在現在諸事繁忙,他還能轉移一下注意力,否則真是要忍不住分分鐘跑去找李談了。

想到這裡他還有些惆悵,當初他們兩個約定好了等他十八歲生日就……結果他十八歲生日的時候,兩個人就分居兩地了,連麵都沒見上,也不知道這種情況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李談心中也覺得遺憾,越發想要將長安那些人都打服,這樣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他就可以留在涼州不用回去。

倒時候他跟朱邪狸總能找到相處的時間。

就在朱邪狸看信的時候,李談派出去的騎手終於是冒著風霜趕到了長安。

於是已經開始進入了新年倒計時的長安仿佛瞬間被扔下了一枚炸·彈。

當然對於那些禦史來說應該是兩枚。

第一枚就是李談申請回京述職的奏疏,李隆基在看到的時候果斷就選擇了同意。

同時心裡也鬆了口氣,最近因為禦史參李談,楊貴妃快把後宮都給掀翻了,看那樣子似乎大有直接衝出去跟那些禦史對峙的衝動。

好在楊國忠攔住了他的妹妹,可楊貴妃被攔住了,那麼就自然開始對李隆基實行慘無人道的折磨。

當然楊貴妃對這其中的度把握的還是不錯的,讓李隆基覺得是甜蜜的負擔,但又不會太過厭煩。

然而老這樣也不行啊,正巧這兩天楊貴妃念叨著為什麼不讓李談回來過年,是不是又有人對李談不滿。

現在好了,趕緊讓兒子回來吧。

李隆基鬆口氣,楊國忠也鬆了口氣,現在他還沒將朝廷上下都握在自己手裡,禦史台那些人抱團太厲害,他一直插不進去手。

所以禦史才敢這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參李談,楊國忠之前剛跟李談保證中樞這邊不會拖他的後腿,結果轉頭都被打臉,他都快恨死了。

李談回來也好,正好琢磨一下怎麼收拾這些言官,或者將他們都趕出去,換上自己人。

楊國忠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對李倓十分有信心,覺得李談回來倒黴的肯定不是他自己。

彆提他,就連已經忍不住要出手的太子李亨和廣平王李俶都覺得穩了,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先按住這些禦史讓他們彆蹦躂,然後等李談回來讓他自己搞定就行了。

相對於這些人的放鬆,禦史台簡直要緊張死了。

誰也沒想到幾封奏疏就將李談給引了回來,明明之前根據分析覺得他今年肯定要在鄯城那邊度過,防止吐蕃突襲,結果誰能想到人家打贏了呢?

之前這些禦史隻知道李談打贏了,他們就開始想辦法要將李談留在那邊,準備上疏表示既然已經招惹了吐蕃,那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吐蕃不會放任你離開。

潛台詞依舊是李談沒事兒閒的挑起戰爭,本來雙方都相安無事許久的。

結果這封奏疏還沒送上去,他們就收到了第二個炸·彈——寧王不僅要回來,還要獻俘。

而獻俘也不是什麼人都有這個資格的,當然合合折和另外兩名副將肯定是有這個資格。

禦史們是在大朝會上知道這件事情的,聽到之後他們就一陣後怕,幸好這封奏疏還沒送上去。

於是一個個的都努力將奏疏往袖子裡塞了塞,生怕被人看到似的。

李亨站在朝堂上看著這些禦史一個個安靜如雞,沒有了之前那上下串聯一蹦三尺高的樣子,不由得心中冷笑。

一群欺軟怕硬的慫貨!

李亨對於禦史們也是不滿意的,這些禦史也沒少參他,當初遠安郡主或者說遠安公主遠嫁黑水都督,他心疼女兒在國家準備的陪嫁份額之外,又給塞了不少東西,生怕女兒到那邊吃苦。

結果這些禦史就參了他一通,還差點讓李隆基懷疑他上下串聯收取賄賂,要不然怎麼有那麼多錢財陪嫁給女兒呢?

這件事情李亨當時忍了,並且上疏請罪,但當時也著實將這幫子禦史給記了一筆。

同樣廣平王李俶也因為給妹妹塞了點東西被參了,自然也跟著他爹一起請罪,好在李隆基對他印象還不錯,所以並沒有懷疑太多。

這樣看來,李亨被懷疑不過是因為他是太子而已。

李亨跟李俶早就想找機會收拾這幫禦史了,然而又擔心過激會引起李隆基的反彈。

現在好了,李談回來了,等他回來一定要找他好好商議。

不過他們還沒商議,那邊下了朝,禦史們已經開始商議了。

禦史中丞張嵐倒是鎮定,看著一群慌了神的禦史淡淡說道:“我等言官,遇到不平之事自然是要上疏的,否則要我等何用?更何況我們也並沒有誣告寧王,他的確是擅自調兵,我等可說錯了?”

禦史們三三兩兩附和,然而誰都知道他們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為啥?

寧王是隴右節度使啊,在他發現軍情緊急的時候,自然有權利調兵的,要不然還要先上疏報告的話,等長安這邊的指示過去,隻怕那邊城都破了。

至於是不是軍情緊急,自然是邊將說了算。

禦史中丞是新上任的,他上來的時候李談已經去了涼州,是以雖然聽說過李談的種種事跡,卻並沒有放在心上。

反而有一種朝中袞袞諸公也不過如此的感覺,甚至還覺得李林甫當年偌大威名也不過如此。

若換成我,必然不會給寧王任何機會!

他心裡想著,心頭也有些火熱,他倒不是非要找李談麻煩,而是李談是那個最合適的人。

隻要將李談踩下去,他就能出名,也能出頭!

張嵐開始思索等寧王回京若是發難的話,他應該怎麼應對,將所有可能性都想了一遍之後,他自然是自信滿滿,覺得不會有任何讓李談回嘴的機會。

當然他也不能直接就把寧王往謀反上帶,要不然對方被逼無奈來個魚死網破的話,他也沒有把握。

這個度一定要掌握好啊。

然而張嵐從頭到尾都沒有明白,這個朝廷不是他開的,也不是他說了算的。

他能不能踩下李談不在於他是不是真的能言善辯,而在於他是不是揣摩到了李隆基的心思。

也就是必須學會揣摩聖意。

在這一點上,李林甫和楊國忠他是拍著馬也追不上的,李談倒是沒有那麼認真揣摩過,但是他知道李隆基的事跡啊,也知道他的喜好,所以他就算不是事事都能做的讓李隆基合心意,但也能保證大事能讓李隆基合心意。

所以李談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張嵐等禦史,而是李隆基。

就在張嵐思索怎麼應對李談的時候,李隆基則在念叨:“三十一郎怎麼還未抵京?算著日子也快了啊。”

楊貴妃聽後在心裡翻白眼,估摸著李隆基盼著的應該不是李談,而是李談帶著的俘虜。

這一年來李隆基心裡實在是太過壓抑,安祿山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東都之後才稍稍放緩了腳步,然而大唐這邊的壓力還是很大。

於是他啟用了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結果就是李琬跟高仙芝現在都在前線根本沒辦法回來,而且……情況還不容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長安的氣氛一直比較壓抑,就連新年都沒能讓大家歡喜起來——聖人都不開心,誰還敢開心啊?

於是當初東都陷落的時候,李談發過一次捷報,趕上過年李談又來一次捷報,每一次仿佛掐點一樣,正好能夠在關鍵時刻哄李隆基開心。

李隆基不盼著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