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2)

李談覺得經過這麼多事情他的脾氣是真的好了很多, 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生氣。

當然脾氣好也不代表會放任這些人繼續折騰下去, 他垂頭想了想說道:“把俟斤喊來。”

清空心中好奇,卻也沒敢多問,實在是李談的表情看上去可不像是不生氣的。

自從李談不當閒散王爺之後,他讀書的時間就一天比一天少, 俟斤作為書童漸漸的也就變得可有可無。

不過李談比較念舊, 還是讓他留在書房伺候, 也沒把他趕回去。

而跟在李談身邊久了, 尤其是在書房時間長了, 俟斤也被李談影響的不輕, 在某些時候, 他的思維方式跟李談還有點像。

俟斤聽說李談喊他忍不住問了句:“大王怎麼忽然喊我過去?”

清空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道, 不過你自己小心一點, 大王心情不太好。”

俟斤作為李談鐵杆擁躉, 聽後立刻滿臉殺氣說道:“誰惹大王生氣了?”

清空也有些不高興:“還不是那些吃飽了撐的。”

他將事情敘述了一遍之後,俟斤就更不高興了:“這起子爛蟲真是該殺。”

清空跟他說了一遍之後,心情比剛剛要好上許多, 此時便說道:“行了, 大王還在等著呢,趕緊走吧。”

俟斤立刻閉上嘴當做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他走進書房的時候,李談正在埋頭寫著什麼,他小心翼翼地行禮之後便問道:“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李談抬頭打量了俟斤半晌,看得他渾身發毛之後才說道:“你年紀也不小了,總是在府裡無所事事也不好。”

俟斤一聽瞬間激動起來, 雖然李談說他年紀不小,實際上他也就比李談大一歲而已,今年十七歲,快十八,放到彆人家,哪怕是世家這個年紀可能也還沒有出仕。

隻是他跟在李談身邊呆久了,李談如今是真的在乾大事兒,作為李談的書童,他自然也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他自然也想能夠承擔更大的責任,然而之前李談身邊圍著的那些要麼是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要麼就是朱邪狸這種老天幫忙開掛的人,他就算再怎麼著急也隻能等著。

現在終於輪到他大展身手了嗎?

俟斤想到這裡立刻說道:“但憑大王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談頓時哭笑不得,怎麼一個個的都要赴湯蹈火,他擺擺手說道:“沒那麼嚴重,我呢……要重新組建一個輿情部門,負責人想來想去也隻有你最適合,你知道這個部門是要做什麼嗎?”

俟斤也不傻,聽到輿情兩個字就隱約明白了什麼,他小心翼翼問道:“可是要查長安之內的謠言?”

李談點頭:“沒錯,要仔細查證,查到之後就抓起來,聽清楚,是仔細查證,我要確切證據而不是那些捕風捉影的聽說,懂嗎?”

俟斤當然是明白李談的意思,他猶豫了一下才問道:“這個……原本應該是交給大理寺卿的吧?他會不會……”

李談雙手交叉撐住下巴說道:“大理寺卿如今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就不要用這些流言蜚語去打擾他,不過這兩天你可以去跟在他身邊看他是怎麼辦案的,以及……你作為輿情局的負責人必須做到公正,我不想某一天聽人說這個部門成為你們打擊異己的工具,懂嗎?”

俟斤頓時一身冷汗,直接跪地發誓說道:“俟斤絕不敢公器私用,否則天打雷劈!”

李談叮囑道:“不僅僅是你自己要小心,也必須約束你手下的人!渤海郡公為人忠義無雙,然而卻毀譽參半,還不是因為他提拔上來的那些宦官都心胸狹隘,打擊異己毫不手軟,你也要引以為鑒。”

俟斤滿臉凝重地用力點了點頭。

李談對著他揮了揮手說道:“行了,你先下去,我回頭找機會跟大理寺卿說一聲,你跟著他先學一學,然後再自己辦案。”

俟斤摩拳擦掌的走了,雖然這件事情給他的壓力有點大,但壓力大就證明重要啊。

他走了之後,李談還有點發愁怎麼跟大理寺卿說,可以預見的是鄒世是絕對不會同意這件事情的。

李談還要費儘心思的去說服他,最可怕的是鄒世如果說不過可能還要拉上紀合。

比起鄒世這個人,紀合給李談的感覺更好一點。

他就是那種標準的君子,並且是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那種,和人相處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

在麵對這種人的時候,李談就會難得的良心發現,而紀合若是堅持反對,就會給李談一種他是對的,自己是錯的感覺。

可問題是君子多了世風會好,但君子絕對不能當決策者,會被小人坑啊。

李談雖然心中糾結,但還是將大理寺卿鄒世請了過來。

鄒世過來的時候心中就有所預料,覺得李談可能是要嚴懲那些亂傳謠言的人,然而他怎麼都沒想到李談會直接成立一個部門。

就算是他聽說的時候都愣在了那裡,半晌才說道:“這……殿下莫要開玩笑,此事交給大理寺就行,何必多此一舉?”

李談搖頭說道:“大理寺如今已經夠忙,謠言這種事情隻要查的慢一點就能弄到滿城風雨,尤其是如今人心惶惶更是容易給他們可趁之機。”

鄒世知道李談說的有道理,但他還是下意識的不想成立這樣一個部門。

因為他幾乎已經能夠預見這個部門若是坐大,將來會掀起什麼樣的血雨腥風,到時候輿情部的負責人那不就是第二個李林甫和楊國忠嗎?

就在鄒世思索怎麼說服李談放棄這個想法的時候,京兆尹紀合來了。

鄒世一聽他來了頓時滿麵喜色,他也能感受得到李談對於紀合的話更能聽得進去。

而李談則覺得有些頭痛,他本來就是想要逐個擊破,所以特地將鄒世喊過來,結果怎麼還是撞上了紀合呢?

紀合當然也是為了最近城內謠言而來的。

他一進來就開始說這個問題,然後就看到了李談一臉的生無可戀,頓時有些疑惑:“殿下這是怎麼了?”

一旁的鄒世一臉的幸災樂禍,這位口齒伶俐的寧王殿下終於是遇到對手了啊。

李談不說話,鄒世可不會幫他隱瞞,一五一十的將他的打算說了一遍。

紀合聽後沒有先責備李談,而是歎了口氣說道:“讓殿下為謠言所困,是我等失職啊。”

李談心裡更是絕望,紀合就是這樣的人,有什麼事情最先想到的不是甩鍋,而是先檢討自己的責任。

李談一向是吃軟不吃硬,那些對著他沒理還要攪三分的都被他打回去了,碰上紀合這樣的,他都忍不住也跟著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過激。

隻不過讓他意外的是紀合下一句話就是:“若是殿下手中有得用的人,弄個輿情部也是好的,倒也能減輕我等負擔,也讓我等偷偷懶。”

紀合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笑嗬嗬的,無視李談和鄒世兩個人瞪大的雙眼,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大理寺還是要行使好監督之權,彆讓輿情部冤枉好人。”

他這一句話就又給輿情部給套上了一個枷鎖。

然而李談卻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一直擔心的就是會有人利用這個部門來打擊異己。

他雖然再三強調,但問題就在於現在的俟斤能夠把持得住,但人心是會變的,當以他為首的利益集團形成的時候,恐怕就不太好控製了。

可問題是不弄還不行,若是有大理寺看著一點或許還好。

當然也需要防止輿情部跟大理寺變成死對頭。

李談覺得自己還是有信心控製住輿情部,在聽到紀合同意之後,他整個人又恢複生龍活虎,開心地說道:“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等到這段日子過了,或許輿情部就解散了。”

紀合聽後便點頭說道:“這也是個好辦法。”

這件事情下了定論之後,紀合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直接跟李談告辭——他原本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置這些造謠傳謠的人才過來的,如今有了解決辦法,那還賴在這裡做什麼?他可是很忙的。

鄒世恍恍惚惚地跟著紀合一起走了,等走出王府之後,鄒世才回過神來,連忙拉住紀合問道:“老紀,老紀你等會。”

紀合轉頭看著他莫名問道:“怎麼了?”

鄒世低聲說道:“你怎麼就同意寧王殿下弄那個什麼輿情部了呢?”

紀合反問:“為什麼不能同意呢?”

鄒世十分著急:“難道你看不出來嗎?這是多麼大的隱患啊。”

紀合失笑搖頭:“你是不是對寧王有著什麼不切實際的期望?”

鄒世愣了一下,放開他問道:“什麼?”

紀合說道:“殿下這個部門明顯就是應急用的,將來是必要解散的,怎麼可能長期下去呢?這麼說,若他是聖人,不,若他是太子,今天他做這件事情我都不會同意,但他不是,所以你也不必這麼擔心。”

鄒世瞬間就明白了紀合的想法。

因為李談隻是暫時管理長安,等以後聖人回來或者太子回來,權利還要回到他們手上的,到時候這兩位肯定會想辦法解散這個部門,或者將這個部門掌握在手裡。

不過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鄒世沉默了半晌才問道:“你希望聖人回來嗎?”

紀合腳步一頓,半晌才歎了口氣:“看太子吧。”

鄒世就明白,就連紀合這樣的人對聖人都不抱希望了,他忍不住又問道:“若有一天……太子和寧王殿下,你選誰?”

紀合沉默,若是以往他自然是選正統的,但是如今……能夠在亂世之中力挽狂瀾的人……他也不能昧著良心說李談不合適。

至少在現在的長安百姓心中,或許李談才是最合適的那個。

紀合想到這一點整個人都蔫了下來,最後歎氣說道:“若是戰亂能夠平定,希望寧王能夠知進退吧。”

鄒世冷笑:“他知進退有什麼用?他能全身而退嗎?功高蓋主……”

紀合忽然喝道:“噤聲!”

鄒世也知道自己說過了,頓時閉嘴不言。

紀合歎了口氣說道:“寧王肯退,那我就算拚了這把老骨頭也要保他一保。”

鄒世嘀咕了一句:“這不公平。”

身為大理寺卿,雖然知道公平是非常奢侈的,然而越是這樣他就越是想要追求一個公平。

紀合苦笑:“現在想那些做什麼呢?又有誰能知道到時候是什麼情況呢?”

鄒世沒再說話,而紀合雖然說現在想這些沒用,實際上還是擔心。

李談若是打退安祿山,屆時太子因為出逃而聲望大降,偏偏寧王聲望高漲,一旦李談有什麼想法,那必然是追隨者眾。

紀合將心中的不安強壓下去,告訴自己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若是現在就開始擔心李談會爭位,隻怕長安就真的沒救了。

李談一點也不知道這些人在擔心自己會產生爭位之心,他還在梳理輿情部的框架。

當然他也就是給個框架而已,具體還是要讓俟斤自己去做。

如果什麼都是他安排好了,那他還要手下做什麼啊?

凡是親力親為並不一定都是好事情,反而會因為將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而降低效率。

而俟斤跟在鄒世身邊學了幾天之後,李談驚訝的發現他居然沉穩了許多,也不早知道鄒世給他灌輸了什麼思想。

李談也沒問,直接將輿情部交給他,讓他自己去招人——反正李談手下就這麼多人,讓他自己去挑吧。

俟斤似乎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直接選了十個人就開始乾活。

李談還真有些意外,他原本給俟斤的名額是五十人。

對於掌握整個長安城的輿論風向來說,五十個人其實都不太夠。

然而俟斤居然隻要了十個人。

李談冷眼旁觀,而後過了兩天,俟斤居然就真的找到了散播謠言的人,而且是將一個團夥直接一網打儘!

雖然說是團夥,但實際上也不過就是五六個人。

俟斤將這些人的背景還有傳謠的原因訓問了一個遍,然後就將文書擺在了李談的書案之上。

李談將那份文書拿起來看了一遍,而後有些哭笑不得——文書上寫著,這些煽動百姓的人是什麼大錢國的禮部尚書。

而那個大錢國實際上就是長安附近一個村子的裡正,在發現朝廷離開,長安混亂之後,這位在跟全村人開會想要規劃一下未來生活,看安祿山打過來是逃還是躲的時候,商量著商量著,他們一腔熱血的建國了。

而大部分人都逃離長安之後,這個大錢國還想占領長安。

但是占領長安需要武器啊,於是這些人就開始絞儘腦汁的去搞武器。

因為之前大唐對銅鐵器的管製非常嚴格,他們這個村富裕一點,手中的鐵器也不過都是農具而已。

他們就想方設法開始改裝農具,甚至去伐木弄點“弓箭”讓青壯練習。

結果他們的“弓箭”剛普及完裡正和那些管事家裡,還沒到全民皆有武器的地步,結果李談來了!

大錢國從上到下都很不高興,但是在圍觀了李談進京的場麵之後,他們就很明智的發現打肯定是打不過的,那就換一種方法吧。

於是他們就想到了一種最拿手的方法:壞人名聲。

在他們“精心”策劃之下,再加上村裡的私塾先生多少通一些文墨,各種版本的謠言也就手到擒來了。

這樣的結果是李談萬萬沒想到的,他猜想了很多種可能性,覺得可能是之前被他搞下去的一些官員趁機搞事,也可能是安祿山遺留在這裡的人為了迎接安祿山而搞事。

結果萬萬沒想到在他們打生打死的時候,居然有人還悄悄“建國”了!

李談無奈地將文書放下之後說道:“派人去那個村子裡將人都抓起來,關他們一段時間就老實了!”

原本李談還想如果是帶路黨或者是細作的話,那必然是要嚴懲的,然而這個結果……讓他嚴懲還真有點下不去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