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時疫”不是真正的疫病,所以在官府陸續把有時疫症狀的人挪出城去之後,城中漸漸就沒有人再有染病的跡象了。對於官府來說,這次時疫他們算是控製住了。
至於城外那些染病的人,有的死了,有的慢慢恢複著,隻要不鬨出事來,官府也不真正放在心上。隻是為了防止疫病的反複,暫時還禁止那些恢複了健康的人離開莊子,仍然讓他們在莊子上老實待著。
因為其中有不少官吏子弟和豪門的豪奴管事,一應供應的米糧炭火倒是不缺乏。
反正也是由那些染病之人的家人或者主家提供,這都是為了讓他們的家人養病時不會缺衣少食的,官府也並不會吃虧。
林家的孩子們暫時不上學了,就待在賈敏身邊,由母親監督他們念書。
從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賈家的女孩兒身上就可以看出賈家姑娘們的靈秀,賈家的爺們兒暫且不論,賈家的姑娘們都是讀了不少詩書的。更何況賈敏的身份更高,是國公爺的嫡女,其所受的教養更是其中的翹楚。
所以由賈敏教黛玉念書,或是給林璟啟蒙,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雖然林璟曾經考過二榜進士,對於啟蒙讀物算是了熟於心,但他也不煩躁,就當是溫故而知新了。
林璟並沒有受過真正的世家教育,作為賈琮那一世他是庶子,得不到家族的資源支持,後來更是家族敗落。
作為農家子的時候,則是寒門子弟,真正是為了科舉做官而讀書。
哪怕是做過翰林,讀過翰林院那海量的藏書;做過皇子,讀過皇家那收藏的大量的孤本。但作為書香門第的子弟讀書,感覺又是不一樣的。
林家是列侯出身,按理應該跟勳貴人家更親近。可偏偏在絕大多數是武人的勳貴中,林家是文人出身。
林家先祖跟著本朝□□打天下的時候,也是主管後勤的謀士文臣,而非上戰場打仗的武將將軍。
文武之間的隔閡讓林家與其他勳貴人家並不十分的親近,反而和那些科舉入仕的讀書人家更容易交流溝通。
可另一方麵,相對於傳統的書香門第來說,林家又是有爵位的勳貴,在皇帝那裡特彆受一份信任和偏愛,林家子弟即使善於讀書,也不必科舉就能直接做官。這又讓士林階層很難真正把林家視作他們的一份子。
林家數代單傳,子嗣不封,數代人下來也從沒有在朝廷上權勢滔天的時候,倒從不被人忌憚。
有什麼可忌憚的呢?朝廷上始終隻有一個或者兩個林家人在做官,他們連能夠提攜的族人都沒有。
因為不被忌憚,所以林家也不太被排擠,和勳貴人家以及士林階層都相處的還可以,隻是都沒有被納入兩個勢力的核心罷了。
比如勳貴的中心是四王八公。
而讀書人的中心那就多了,有因為學術流派不同而分的派彆,也有因出身的地域而分的派彆,再細分還有同年同科之類的。
天下承平已久,沒了武人的用武之地,現在勳貴雖然仍然“貴”,卻也不再是朝廷的核心了。
而朝廷的核心由文人把持,雖然各個派係爭鬥不休,總歸掌握在科舉出仕的文人手裡。
林家因為各個派係都不沾,又曆來子嗣不豐,真的遇上了什麼事,哪邊都靠不上,隻能專心的忠心於龍椅上的帝王。
所以林家人向來都是帝王作為心腹培養的人選。
這也是為何林如海能和賈家結親,又被帝王視作心腹的原因了。
若非看出林如海會被重用,那時簡在帝心的賈代善又怎麼會願意把自己的嫡女許配給已經沒了爵位的林如海呢?當然更重要的是,那時候賈代善想讓賈家由武轉文,為了讓自己的子孫有文官的提攜,所以讓自己的嫡長子和嫡長女都與書香世家的文人結了親。
林家到了林如海這一代,爵位已經沒了,所以從林如海開始,林家就是純粹的文人,隻能靠科舉入仕了。林如海也因此有了座師同年,若是再娶個書香門第的姑娘,那就徹底歸到文人那一邊了。
可惜他被賈代善看中,選做了女婿。
視林家為自己門下的皇帝大概是也不想看到林家徹底的倒向文臣,還是希望林家能保持孤臣的身份兩邊不靠,因此不僅同意了這樁婚事,還給林如海和賈敏賜了婚。
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林如海也隻好老老實實給皇帝當心腹,然後年紀輕輕就被放在了巡鹽禦史這個重要的位置上。
皇上年輕時,雄姿英發,誌氣滿滿的想當一代明君,那時候他對心腹是培養和重用。不僅在現在曆練自己的心腹,也會同時考慮心腹未來的發展。
到現在年紀大了,也許是精力不濟,也許是誌氣已失,就隻想維持朝廷的穩定和平衡。就不會再為心腹考慮那麼多,而是把能信任的心腹都放到自己最看重的地方去,讓他們做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所以林如海這官才不好做。
皇帝沒有徹底整頓鹽政的心,也舍不得處置甄家,隻是想保持江南的穩定和足夠的鹽稅。隻要林如海能做到這一點,其他的皇帝也不會管這麼多。因此自然對林如海的支持和保護是不夠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