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2 / 2)

玳瑁好奇地看著顧念,“小郎君要做什麼?”

“找塊白麻布來就告訴你。”顧念拍拍他的發頂,故意吊小孩的胃口。

小家夥轉身正要走,顧念又補充道,“要乾淨的,織得越密越好。再弄一碗黃泥過來。”

黃泥?小家夥愈發疑惑,帶著滿臉問號跑了出去。

沒過多久,井生就捧回來個白釉奓(zhà)鬥,正好按照顧念的要求,上麵是漏鬥的形狀,下麵呈圓腹罐狀,隻不過二合一了。

顧念深吸口氣,行吧,勉強也能湊和。

玳瑁後腳也帶回了麻布和一碗黃泥。

顧念把那塊麻布一分為二,其中一塊當做過濾紙似的,墊在奓鬥上半部的漏鬥裡。

長發隨著傾身的動作礙事地滑落到身前,他不習慣的往後撩了撩。井生見狀,取過梳子和束發,麻利地幫他把頭發紮到了頭頂。

顧念摸摸頭頂的發髻,不禁想念起自己原來那頭方便的短發。

等到井生弄好頭發,他繼續將紙包裡的紫砂糖嘩啦啦的全倒進墊好的漏鬥,隨後又把另外半塊麻布鋪在了最上麵。

井生和玳瑁麵麵相覷,正在疑惑,就見顧念挖起把黃泥,結結實實地糊在麻布上。

“小郎君,你這是做什麼!”玳瑁急得跳腳,太浪費了,那可是二兩紫砂糖,能賣二十文錢呢!

“讓它變成五十文。”顧念得意地揚了揚眉峰,手上卻絲毫不停,又接連挖出幾把黃泥蓋上去,很快就把奓鬥裡的東西糊得嚴嚴實實。

騙人,好好的糖全都被糟蹋了!玳瑁看看那個臟乎乎的麵目全非的‘泥’鬥,又看看完全不當回事的顧念,‘哇’的一聲,哭著跑了出去。

顧念舉著兩隻泥手,無辜地眨了眨桃花眼,怎麼又哭了?

倒是井生見怪不怪,淡定地出去給顧念打水洗手,才二十文,比起以前,他們家小郎君這次已經玩得很收斂了。

“放穩點,彆摔了。”顧念邊洗手,邊指揮井生把自己的‘大作’放到房間角落,“等過段時間弄好了可值五十文呢。”

土法提純的好處是方法簡單,問題嘛,就是效率低,太費時間了。

井生低垂著眼角,一副乖順的模樣,心裡卻完全沒把顧念的話當回事。

畢竟這種話他聽過太多次了,哪次小郎君砸錢鬥雞樗蒲( chū pú )之前不是這種信心滿滿的樣子?哪次又真的贏過呢?就像忠叔說的,不過是花錢買個小郎君開心罷了。

“算了,還是準備熱水直接洗澡吧。” 顧念可不知道自家‘小弟’心裡的想法,聞了聞自己身上,躺了好幾天,感覺都醃入味了。

他身體還有些發虛,洗過澡就又累了,便重新躺在床上,讓井生去忠叔和秦染那邊幫忙。

躺在床上努力了許久,顧念卻根本睡不著,瓷枕硌腦袋,床鋪也硬邦邦的,處處都不適應,最重要的是──沒有手機和遊戲機打發時間。

他翻來覆去地折騰幾回,最後隻得重新起身,打量起房間裡有什麼可以拿來消磨時間的。

窗邊的桌案上攤放著秦染之前看到半途的那卷醫書,那並不是顧念所熟悉的‘書’的樣子,反而更像是一副裝裱過的橫卷書畫。

長紙做底,外層精心裱了層錦帛,一端綴著長條狀的絲帶,另一端則是黑漆木軸,中間的書頁鱗次向左,規整有序。

這就是傳說中的龍鱗裝,顧念忍不住伸手輕輕摸了摸那泛黃的紙頁,他以前隻在博物館裡隔著玻璃看過龍鱗裝古書,沒想到現在居然能摸到實物。

不過,書的內容他就不太感興趣了,最上麵那頁畫著張類似人體穴位圖的東西,標注密密麻麻,右側三個大字,明堂圖。

靠牆邊的架子上是一堆堆碼放整齊的卷軸,長得都跟秦染案上的那卷差不多,有些外麵還套著布袋,袋口綴著一堆堆不同顏色的小掛牌,標注著書名和漢字編號。隻有架子右下角的角落裡擺放著十幾本方方正正的顧念熟悉的‘書’。

唯一不同的是,那些書的書脊不是朝外,而是朝上的,冷眼一看就像是‘趴’在書架上似的。朝外的這邊還有字跡標注,比如前麵那幾本,就分彆寫著‘丙寅 ’、‘乙醜 ’之類的,後麵還各自寫著‘春、夏、秋、冬’。

顧念隨手抽出一本翻了翻,發現居然是藥肆之前幾年的藥材進出庫賬冊,每季度結成一冊。

他在賬冊和醫書之間猶豫了會兒,最終決定用賬冊來培養自己的睡意。

果然,在各種稀奇古怪的中藥名和上品中品下品幾斤幾兩幾錢幾文的聯合攻擊下,顧念枕著瓷枕,如願進入夢鄉。

作者有話要說:

玳瑁[大哭]:5555555,難怪人家都說你是敗家子!二十文錢,就這麼糟蹋了!

備注:1、鬻雞為鳳:意思是指以次充好,混淆優劣。出自唐·黃滔《謝試官》,“伏念鬻雞為鳳,有識鹹驚,投礫參瓊,良知足鄙。”

2、石蜜、砂糖、紫砂糖:可以理解為不太純的冰糖、白糖、紅糖。唐代曾經有記載稱,石蜜“甜如蜜”但卻“硬如石”(石蜜在有些古籍裡也有其它意思,比如蜂蜜,本文采用冰糖的意思)。李世民也非常喜歡天竺產的石蜜。唐貞觀十五年,印度摩伽陀國派出時臣訪問唐朝,希望建立外交關係,李世民派出代表團回訪,摩伽陀國國主更換,改變主意,代表團的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借兵打敗摩伽陀國,帶回來了兩個製糖匠,製糖法也從此傳進唐朝。

根據季羨林先生的《糖史》的論述,人類食用的糖,最初是蔗糖粗糖,產自印度。粗糖傳到中國之後被加以改進,將製糖技術完美改進,生產出白糖,又傳回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語稱白糖為i(意思為“中國的”)。

唐宋年間,就已經有成規模的製糖作坊出現,紅、白糖也依次問世。季羨林先生認為,這是由印度傳入的製糖術,鬆散紅糖是通過在煉糖過程中加入堿製成的。因此紅糖在我國具體起源時間“始於三國魏晉南北朝到唐代之間的某一時代,至少在後魏以前。”而紅糖用法在《千金要方》、《食療本草》等藥典中均有記載,可見其最開始是作為藥品來使用。

3、關於提純紅糖:傳說元代時,南安有一黃姓的製糖人家,有一天家裡的泥土房子因下春雨坍塌了,牆壁的黃土壓在了他家的紅糖上。下完雨後,他的家人準備把黃土移走時,發現紅糖全部變白了。

最為知名的是《天工開物》中的黃泥水淋法,‘待黑沙結定,然後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儘成白霜。最上一層厚五寸許,潔白異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黃褐。’據說等糖汁凝成黑沙,‘結定’後,用黃泥水淋下,就能得到白糖。

但搜集過資料後,個人更認同X乎上一位叫做‘貓騎士’的答主的答案,天工開物裡的記載或許是過於簡略或偏差了。現代動用分蜜機和活動性碳等手段才能提純,真的用黃泥水淋一下就行?根據那個答案裡的考證,例如《興華府誌》記載:‘二月梅雨作, 乃用赤泥封之 , 約半月後 ,又易封之 , 則糖油儘抽入窩, 至大小暑月 , 乃破泥取糖, 其近上者全白 , 近下者稍黑, 遂曝乾之, 用木桶裝貯。’ 將糖用泥封口,半月換泥,如此反複至半年後的“大小暑月”才能製出白糖。根據數個地方誌裡的記載,提純一罐白糖的時間都需要一月到數月。本文采用了此種類似做法,大家就當多看個方法。

感謝在2022-07-30 06:55:06~2022-07-31 10:39: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半癲酒、思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梔瑾 20瓶;mmlooming 5瓶;馬甲三兩件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