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第201章 探花(1 / 2)

嫡後 藍小嵐ya 6964 字 3個月前

正坐在案後練字的駱長霖, 筆尖微頓。

一幅將成的好字就這麼毀了。

十安看著他的筆尖,微微有些心驚——

自家公子的性情他了解,向來都穩得住, 是那種泰山崩於前都無動於衷的人,如今就為了這個區區一個與己無關的消息就壞了一副好字。

再細想起來, 又仿佛是從這次回京之後他就不是那麼的心如止水了, 情緒失常會有波動,甚至還屢屢出現控製不住脾氣的時候。

這種改變好不好?

十安不能說不好。

以前的大公子完美是完美,可是太過超然世外,他將自己活成了一件無暇的器物和擺設一樣, 更像是一尊俯視眾人的神祗,沒有情緒也沒有喜樂;而現在的他, 才更像是一個沾染了世俗煙火氣,有血有肉的人。

駱長霖垂眸盯著自己的筆尖片刻, 心中略有懊惱,但這種情緒波動也不大, 隨後也就意興闌珊的將毛筆扔了, 隨意的靠在了椅背上。

他書桌的右側有一扇很大的窗戶,他似乎很討厭封閉的環境, 這樣冷的季節裡窗戶也敞開了一道縫隙。

溫暖的陽光照耀在他身上, 讓他素來清雅寡淡的眉眼破天荒帶了幾分隨意慵懶的氣息。

“什麼時候的事了?”他問。

“四天前。”十安收攝心神, “說是途徑阜州境內, 遇到官府圍剿山匪,山匪劫持附近村鎮的百姓上山做人質, 順手把他們這一隊官差和犯人也劫走了大半。剩下的官差聯合當地官府上山搶人,那些山匪喪心病狂的將人質殺了好些,雖然最後整個山寨被剿滅……但孔昭也在遇害的名單之上。今日阜州官府呈送的交代此事詳情的奏折帝京, 同時押解丟失犯人的差役回京請罪。永毅侯府得了消息,已經掛了白幡著手治喪,就在半個時辰前也已經由世子孔帶人南下去接他的棺槨了。”

孔昭是被判流放的犯人,每年各地被判流放的犯人那麼多,雖不說絕對都是萬無一失的,但出事的概率卻是微乎其微,尤其還是遇到這種有地方官府插手牽扯其中的事故……

十安的腦子也不笨,自行說著就開始揣測:“這應該不是意外吧?會是誰做的?難道是廢太子嗎?”

“不會。彆說他現在還沒緩過來,人又是在幽禁之中,就算他已經振作,這時候挽回聖心為上,縱然心中對孔昭也有恨意也分不出精力來先報私仇的。”駱長霖卻並不這麼想,“何況廢太子失勢倒台,已然今非昔比,要動用阜州的官府配合他鏟除異己……這對現在的他來說是很有難度的。”

這樣十安就更不解了:“那……”

駱長霖的唇角於是意味深長的勾起一個弧度,眼中也多了許多的興味,篤定道:“皇帝陛下!當今的天子!”

十安愣住。

駱長霖靠著輪椅的椅背沐浴在陽光下,臉上表情也漸漸地趨於愜意:“一開始他就想替太子挽尊,可實在是被太子妃和楊嵩姐弟的高調逼得沒有辦法,最後為了安撫朝臣百姓才忍痛廢黜的太子。他這一輩子也是頭次被人逼迫至此吧,麵上雖然不便發作,可心裡卻絕對是慪著氣的。太子妃已死,那麼明麵上在這件事裡牽扯最深的人就是孔昭了。想他連自己的兒子都被迫舍棄了,現在氣不過要拿孔昭的性命出出氣就太合情理了。”

這位皇帝陛下,可沒有他做給世人看的那麼大度的。

但至於孔昭是否真的已經死了,事發地點山高皇帝遠了,那可就說不準了。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

這趟孔去把他的遺體帶回來下葬之後,孔氏一族的家譜裡他就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死人,他確實是死了,消失了,不會再出現在這錦繡帝都曾經他熟悉的那些人麵前。

駱長霖突然覺得很有意思。

這京城之地,皇城和朝堂之上,這些人之間呼嘯往來的勾心鬥角似乎遠比他想象中的更有意思。

阜州離著京城也就兩百裡地,孔快馬加鞭的趕過去,又用棺槨將兄長的遺體帶回了京城,前後也就用了六天時間。永毅侯府打開府門開始辦喪事,侯夫人在兒子的靈堂上哭得死去活來,幾度昏厥,也不可謂是不慘烈的。

永毅侯也是一夜之間就老了許多,告假了一月在家看護妻子並且給兒子辦後事。

孔府的白事,姬珩和黎潯沒露麵,隻象征性的叫人送了一份吊唁的禮物過去,和彆家都是一樣的份例,並無特殊。

姬珩最近得了皇帝特旨,開始按部就班的跟著上朝,如今少了中間周旋的姬瓔,皇帝也開始當麵交給他一些差事去做。

黎潯這段時間就除了偶爾回娘家走動走動便足不出戶的關在王府裡養胎。

夫妻兩個誰都沒有對著廢太子落井下石,姬珩每次進宮還是像往常一樣,會特意繞去正陽宮一趟給林皇後請安,隻林皇後心生不滿,因為他在禦前沒有替姬瓔遮掩醜事而導致的太子妃被逼死一事東窗事發。林皇後找皇帝哭鬨求情多次都被拒之門外,她也就此將姬珩視為了眼中釘。姬珩頭幾次過去她都把人叫過去冷嘲熱諷,意思無非就說他是個白眼狼。姬珩全都逆來順受的聽著,並不與她爭辯。

林皇後找茬的目的其實也不單純是為了出氣,不過是打感情牌,想激發出姬珩心裡的內疚,想要姬珩去皇帝跟前替姬瓔求情的,幾次下來姬珩並不上當,她卻有些心力交瘁,後來姬珩再去,她便直接把人晾在外麵不見。

總歸姬珩是把麵上該做的都做齊全了,不對姬瓔落井下石,也不聽林皇後的教唆,就隻是規規矩矩的任她責罵。

後宮裡的消息沒有哪一樣是能瞞過皇帝的,皇帝對他此舉不說有多滿意,但至少是沒挑出不是來的。

姬瓔和太子妃的事,當時那麼巧黎潯也在太子妃那還機緣巧合的做了人證,他其實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懷疑的,隻是當時的情況一切都很自然,他沒找出刻意為之的跡象,再加上皇帝是很清楚自己這位六皇子對他那王妃的寶貝程度的,當時黎潯被困在火海,煙熏火燎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事,再加上徐太醫的口供為證……

他也就沒有線索繼續深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