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是他的錯覺,哪個讀書人能有一個隨身老爺爺。不過錯覺也沒什麼問題,幾乎所有的都在給讀者帶來這種類型的錯覺。重要的是當楊舉人接受了設定之後就大感興趣,完全投入到了男主角‘林崢’的人生當中。
連翹上輩子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湊字數,還是因為大家就是愛看家長裡短,所有的作者對於寫那些雞零狗碎的小事不陌生。而《宦海》的前麵部分,很多就是這種內容堆積而成。
後世覺得挺普通的,這時候看卻覺得這就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寫照,就是從來沒人寫出來過。
楊舉人少年讀書的時候家境也就比林崢好一些,所以對於裡描述的種種情況深有感觸,每天看完連載之後總有一番感慨。
之前他從來不和朋友們談論這種消遣讀物,這就像是嚴肅文學圈的大佬輕易不會提起青春文學圈的小後輩——不管是因為受限於時代,還是因為個人審美原因,他們總覺得跌份兒。
這一次《宦海》他非常喜歡,然而還是因為這種心態轉變不過來,始終沒有和彆人說過。
可是這種心情憋著是很難受的,迷的讀者肯定都知道,真遇到了一部喜歡的不得了的,讀完後會有很多不吐不快的話。這個時候就得有一個無話不說,並且可以談論的朋友。
遺憾的是這種朋友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也就有了‘安利’活動的繁榮——安利不隻是無私地分享,以及對深深的喜愛,更是因為抓不到一個可以和自己狂熱談論劇情的朋友,那麼乾脆培養一個!
保持著這種心情的楊舉人沒有矜持多久,終於在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中提起了《宦海》這部。當然,他先用了一個另外的話題引出這件事。
“話說世兄可有看近日發行的《朝日報》,唉!這些商人最是奸猾冷酷。讓女子們出來做事也就罷了,如今還大力使用小兒做事,真慘呐!”
這說的其實是童工的事情,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必然會經曆一個資本血腥積累的過程。曆史上西歐國家的積累對外靠殖民,對內則是壓榨工人。
用更便宜更好管理的女工取代一部分男工的工作,以及用比女工更便宜更聽話的童工都司空見慣——資本的必然選擇。
在這個資本主義萌芽的華夏古代,這種手法以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的方式呈現出來。之前《朝日報》報道了一些小作坊使用童工,童工小小年紀就因為超出承受能力的工作死掉、殘疾、受傷。
雖然就和改變不了女人漸漸出來工作一樣,這些文人也改變不了當下作坊老板們使用童工。但是放放嘴炮,抒發一番憂國憂民,這還是可以的。既可以顯示一番自身的美好品德,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找找道德上的優越感。
當然,也有的人確實是發自內心有一種憂心。
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朋友,楊舉人是上層讀書人,他的朋友當然也是。聽了楊舉人的話,立刻心有戚戚地附和、評論幾句,大有天下奸佞當道,他們這等讀書人不得重視的憤懣。
這就是一個引子而已,楊舉人又不是打算真的說這個。於是略說了幾句就擺擺手道:“罷了罷了,我們說這些也是無用,不然人家怎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是書生呢。現在白白提起這個,也不過是讓世兄煩憂而已。”
說著故作不在乎地道:“對了,《朝日報》上近日還連載了一篇名為《宦海》的小文,不知世兄有沒有看過。雖說的消遣讀物,卻多少有些意思,寫的竟是咱們這些讀書人的故事。”
楊舉人本意是起個引子試探,這是連載在《朝日報》上的,知道是肯定知道。但有沒有詳細去看,看了之後喜歡不喜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卻沒有想到那個朋友立刻兩眼放光:“哎呀!原來楊兄你也在讀這個!”
語氣情真意切,等到話說出來才覺得自己的反應是不是太熱切了?立刻收住了臉色,像平常一樣道:“《朝日報》每日都是要讀的,多少看了幾眼,確實有些趣味——話說這些本子本就是小道,能夠風行一時原就是憑這些趣味。”
神態和語氣都是滿不在乎的,然而聯想到最開始的反應就知道了,這位老爺不過是裝模作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