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姑娘出身非常普通, 就是一個小鎮姑娘而已。不過在她小時候,家中還算是鎮上的殷實人家, 那時候她也跟著家裡享福,念過一些書。直到家中生計一日不如一日,這才停了下來。
有這樣一回事,她多少和周圍一個年紀的女孩子不同。那些窮人家的女孩子,自己備不起嫁妝,或者需要補貼家裡的, 都會出去做女工。她不同, 她爹娘覺得丟人, 讓姑娘出門討生活,不是他們這樣人家的事兒!
但是馬姑娘自己是想出來的。
相比起在家受窮, 她反而喜歡靠自己走出一條路子來!和她的父母不同,那種沒什麼用的麵子,她一向是不看在眼裡的。
“爹,我知道您憐惜女兒, 隻不過您也得替家裡想想!我是家裡頭一個孩子,享家裡的福氣,過過弟弟妹妹們沒過過的日子。就拿上學來說,大弟還能勉強湊出束修,二弟可怎麼辦?小妹就更不要提了!我這個做姐姐的得替他們打算!”
說這些話的時候馬姑娘有她的真心, 但是其中也不乏自己的私心——她想離開家,想靠自己闖蕩。
她當時也是仔細考慮過的,她不比那些不識字的小姑娘, 隻能進作坊做女工。好歹她讀過書,當初功課還不錯。她是打聽過的,像她這樣的女孩子,一個月拿一二兩銀子是普遍的行情!
有這樣的進項補貼,幾個弟弟妹妹也就有著落了!
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個沒說出來的心思...若是她爭氣發達了,豈不是能帶契家裡也一步登天?她有過好日子,也有過苦日子,所以最有心思奮發上進。
最終的結果也很清楚,她人既然在嘉定縣城裡,自然是家中同意了——雖然覺得有辱家門,但是人總是要向現實低頭的。
但是真的來到嘉定了之後才覺得當初的許多想象是白想了,大概每個人都想過,自己是做一兩半一個月,但是勝在清閒的文書。還是做兩三兩銀子一個月,但忙的要死的賬房呢。
都不用想了,真等到找事做的時候,這些都不由你選擇。
這是一個好時候,城市裡正需求大量的勞動力,所以進城的人不愁找不到工作。可是這也是一個極壞的時代,底層的勞動力討生活十分艱難!想想工業革命時期的西方國家工人是過的什麼生活,這個時代的底層人民並不會比那個更好了。
馬姑娘和那些人不一樣,至少她讀過書,能寫會算,算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是這也就是讓可選擇的層麵提升了一絲絲而已,之前想的那些選擇一個都沒有用上。
清閒的工作、拿錢多的工作,二者其一,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都屬於工作中的大熱門。往往留給了本地大書院出來,成績十分好,或者有關係的女孩子。
她一個鎮上來的女孩子,隻在鎮上女學堂念過幾年書而已,憑什麼和彆人爭呢?
最後還是在文具鋪子裡做事,她能寫會算,主要負責清點各種庫存,並且將每日消耗記在賬目上。有這樣一手好歹比一般的鋪子夥計強一些,月錢高一點兒,也不容易被人替代。
隻不過文具鋪子的月錢並不高,也頗為辛苦,和她曾經想的生活完全是兩個樣子——更重要的是,這一份工作根本沒有上升空間,真要做這個,什麼時候能出頭?
也就是這個時候她接觸到了行當。
在鎮上的時候她就知道世上有這個行當了,有許多作者靠寫本子賺大錢。當時她看過不少,也豔羨過那些作者一本書掙到她家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隻不過這個行業離她實在是太遠了,所以她從沒想過這會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文具鋪子後麵有幾排房子,房主人分成一間一間地租給外地人。像嘉定這樣的縣城,租房市場並不熱,而那些來縣城做工的工人往往有作坊提供住宿,再不然就是睡大通鋪,也租不上這種房子。
在這裡租住的一般是附近一家‘遠山書院’的學生,這家書院在整個蘇州來說根本排不上號,但卻是嘉定縣很不錯的書院了。不止有本城的學子在此讀書,還有下麵鄉鎮的,甚至外縣的。
讀書人,總是講究一些的,自然不可能住的太差。但是很多讀書人也是窮讀書人,住的太好也不太可能。這種院子裡隔成一間一間屋子的,就正正好租給他們。
文具鋪子也是背靠書院和這些讀書人,生意才做的很火熱的。
來來去去,馬姑娘逐漸注意到了,一個年紀有三四十歲,絕不可能是書院學生的男子常來買筆墨紙硯這些。特彆是紙張和墨錠兩樣,比書院裡的學生消耗還要驚人。
偶爾鋪子裡的人聊天才知道,人家是一個寫本子的,這些東西消耗可不是很大!
“你們玩笑罷!寫的怎這樣落魄尋常?”在馬姑娘的觀念裡,寫並不是人人都做得的。而寫本子的人回報也不一般,都應該是功成名就頗為有錢的那種。
有人聽她這樣說都是笑,最後還是掌櫃的解釋:“馬姑娘這就想錯了,哪個行當都是這樣,有做得好的就有做的不好的。就連附近讀書人也是一樣,有的人能當狀元,做一品大員,有的人就隻能做個賣字的窮酸,差距何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