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個世界(1 / 2)

在錢家過的第一個年不尷不尬,錢家人歡歡喜喜,汪巧兒和冉佳怡卻都不甚高興,直到初二回娘家,兩人才興奮起來。

汪巧兒興奮是因為能回娘家,冉佳怡高興則是想趁機會回趟汪家。

這一次,汪巧兒為了不耽誤時間,去汪家見過汪家人後,便將冉佳怡送去了田家。

田家就這麼一個後代,汪巧兒也沒打算攔著女兒和爺奶來往。

之前是她想差了,錢家條件再好也不是親生的,不指望田家能給女兒什麼,隻希望女兒能享受到點正常人家的親情,在錢家,這都是奢望。

冉佳怡來到田家自是高高興興,因著是過年,田家爺奶在家裡也準備了不少東西,還是想著孫女能回來看看,吃食準備的尤其多。

田奶奶手藝好,很多零食都是她自製的,像是什麼瓜子、花生、蠶豆之類的,比冉佳怡吃過的很多味道都要好。

這讓冉佳怡有了個主意,不過得等到以後時機成熟才行。

見孫女喜歡,田奶奶也很自豪,難得的跟老伴炫耀了起來,見到老伴吃醋的樣兒心裡格外熨帖,卻不知田爺爺見到爺孫倆的樣兒有多欣慰呢。

老兩口自從兒子離世後,就跟喪失了生活的希望一樣,大多時間都跟行屍走肉一樣,每天隻吃點飯、不至於餓死就行。

也是因為知道這樣對孫女不好,他們才舍得放孫女離開。

可現在也不知道是那股悲傷過去了,還是對孫女的感情占了上風,自從上次孫女來後,老兩口覺得又恢複了那股勁兒。

他們又開始每天想念不在身邊的孫女,想著她在錢家過得好不好,想著她會不會忘記自己,還會想在下麵的兒子會不會怪他們把孫女送人。

這越想就越是後悔,等孫女到了眼前,也隻有加倍的對她好,仿佛這樣才能彌補過去的選擇。

至於將孫女重新接回來,老兩口沒有想過,他們村子地處偏僻,家裡又無餘財,孫女回來也不過跟他們一樣過苦日子罷了。

冉佳怡在田家倒是吃喝的開心,可橫豎沒有找到跟田家爺奶說自己想要回來的話。

半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一次未免回去的晚了,汪巧兒幾乎是中午剛吃完飯就過來接冉佳怡一起回去。

因而這次回到錢家,天色還是亮著的。

汪巧兒依舊是回到家就開始做著那些活計,地上被打掃的一塵不染,家裡的臟衣服甚至達到了每日一洗的地步,就連後院種著的幾分菜地,也沒有一株雜草。

這與他們剛來錢家時的場截然不同,冉佳怡肯定,隻要不是瞎子,就看的見其中區彆,可這些在錢家人的眼裡不值一提,甚至沒有換來一句誇讚或者鼓勵。

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汪巧兒應該做的,不然錢桂生娶她乾什麼呢。

就跟錢家雇來的仆人、抑或買來的機器一般,隻要花了錢,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可汪巧兒不是機器,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時日久了,她的心態也會變。

錢家人或許不太清楚,但是與她相處最多的冉佳怡卻從日常相處中感受到了,汪巧兒對她的依賴在逐漸加重。

人除了生理需要,還有情感需要,汪巧兒在錢家唯一的情感來源就是這個女兒,可這份加重並不是朝著好的方麵,在冉佳怡看來,這是惡化。

隨著時間過去,這股依賴在漸漸轉變為控製欲,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出門交際,汪巧兒將這一切看得十分嚴格。

偏她留下女兒在身邊,做不了彆的,就隻能兩母女一起乾活,冉佳怡很是北雀,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忍。

冉佳怡在等,等一個光明正大離開錢家的理由。

有汪巧兒這樣的母親,冉佳怡不覺得自己以後在錢家能有什麼好日子過。

是的,對錢家來說,汪巧兒絕對算是好後媽的模範了,可對冉佳怡來說,這個親媽有比沒有也差不了多少。

在錢蘭花隨意玩樂的時候,冉佳怡隻能被汪巧兒約束在家裡,借口都是現成的,吃著錢家的飯,可不得多乾點活,怎麼和人家親生的女兒比。

冉佳怡辯駁不過她,時日長了也懶得去說,幸虧她有著成年人的芯子,像是原主那樣在這種環境呆久了,肯定會出現心理問題的。

-----

春去秋來,時間一點點過去,冉佳怡靜候的時機也到來了。

九月,是新生入學的年紀,這一年錢鵬飛順利升入小學二年級,同時,已經七歲的錢蘭花也要計劃入學。

這時候義務教育還沒有普及,小孩幾歲去上學全看大人們怎麼像,積極的六七歲就能去上學、不在乎的九十歲才去上學的也不少。

錢家屬於積極的。

不圖讀書後的長遠前途,就說當工人最起碼得高中畢業這一點,就足以錢家萬分積極送兒孫去上學了。

兩代好幾口人都在廠子裡做工人的他們再清楚不過學曆的重要性。雖說城裡人進廠子比農村人要容易的多,可高中學曆的農村人和初中學曆的城裡人比較,任誰都會選擇前者。

尤其國家前幾年恢複了高考,也就意味著讀書可以考大學,大學生的工作都是國家包分配的。

錢家也不搞重男輕女那一套,隻有在鄉下乾苦力活的人家才會覺得男的一定比女的能乾,而實際上在城裡呢,女乾事不也多的是,單看人自己罷了。

因此,錢蘭花去上學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