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第二十四個故事(1 / 2)

喬四娘是再不耐煩與宋家人打交道的,前世今生,她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已經做了,隻願以後井水不犯河水,但有人湊上來找不痛快,喬四娘也隻能強忍著惡心踢開。

事情最後還是要從喬四娘斷了給宋家的銀錢和東西開始。

之前因為三個孩子在宋家生活,她帶回去的東西多多少少便宜了宋家人些,但現在,三個孩子都已經長大、足以脫離宋家獨立生存,也因此,完全沒有必要顧及宋家人,橫豎她自己是早就被賣了的,故而喬四娘沒有繼續和稀泥。

另外,手下這三間麵館,按照她原先的預計,有一間麵館是要送給下麵三個兒子,另外兩間則是給自己和兄妹倆各一間。

偏偏之前三兒子不爭氣,壓根耐不住做小二跑堂的那份苦,喬四娘不看好她,也不敢把自己心血的麵館放心交給他,便將人打發回去。

隻是不知道,這個三兒子回去怎麼說的,硬生生引來了宋家這頭餓狼。

儘管不知道這三家麵館是她個人的財產,但顯然依舊招了宋父宋母的眼熱,這三件府城的鋪子久矣。

在他們眼中,大兒媳就該是為他們一家服務的,所以他們竟然理所當然的就帶著三個兒子趕到了府城,宋大郎卻是不在其中的。

宋大郎想的也挺美的,兒子的不就是他這個當老子的嗎,親爹娘去鬨鬨、給四兄弟平分,還不如他兒子給他的多,但他也沒有阻止,否則又要麵臨親爹娘的一頓說道。

總歸不管怎麼樣,他都立於不敗之地,這就足夠了。

宋母雖然一直以來挺理直氣壯,覺得這個兒媳的錢財就應該是他們的,但也沒傻到在兒媳麵前說,錢握在人家手上,不管該不該給,把人哄得乖乖把錢掏出來才是正理。

宋母已經很久沒有跟這個大兒媳正麵打過交道,因此出門的時候還特地叮囑了老伴、和幾個兒子小心些。

熟料,到了府城,好不容易找到兒媳婦所在的麵館,人家卻壓根就沒給個機會。

當宋母帶著一大群人上找上門的時候,喬四娘恰好在店裡看店,一群人圍著活像來鬨事的,喬四娘當即讓店裡的夥計把人趕出去,隻宋家人吵吵鬨鬨不肯離去,又在門口僵持住了。

宋母自覺做婆婆的權威,就這麼被兒媳挑戰,當下顧不得來前想好的做小伏低策略,當家吧啦吧啦、對著圍觀群眾數落了一通這個兒媳的不孝。

婆媳關係一向是八卦的中心,宋母的抱怨瞬間得到了一大群中老年婦女的強烈認可,麵對此情此景,喬四娘隻說了兩句話,就成功打散眾人的推波助瀾。

第一句話是:“我現在已經是東家的下人,東家不給錢我也沒有辦法。”,第二句是,如果你們在這鬨,打擾了店裡的生意,到時候主子把自己賣,他們宋家會給她贖身嗎?“

原先一知半解的圍觀路人,這才清楚事情的真相,原來,是被賣了的兒媳啊。

-----

理一理事情的經過,卻原來是鄉下婆婆把兒媳賣了換錢,大部分人都記得當年那場災荒,對於賣人這種事情接受度良好。

但是吧,把人賣了,還氣勢洶洶上門討要銀錢和東家鋪子的崗位,這種貪心已經不僅局限於家事了。

單看這老嫗隻想撈錢就知,她肯定不會出一分錢,更何況,下人壓根沒有自主權,宋母帶人來鬨鋪子的行為隻會激起東家的不滿。

都知道所謂下人是一群連自己命都不握在自己手裡的可憐人,要打要罵隨意,轉賣和打死也並不少見,且就是打死也不能討個公道的,誰叫你賣身給人了呢。

宋母看著形勢一瞬間逆轉,頓時目瞪口呆,覺得這群人實在是拎不清,一會兒一個主意,看看她這身的布衣布鞋,再看看對麵大兒媳的細布衣裳,也知道誰的日子過得好。

圍觀群眾也不是全然沒腦子,這事情略微一想就知道為了什麼,感情賣了人家還來要錢,不給就鬨,全然不顧身為下人的兒媳會不會受到牽連,實在過分了些。

在這人群中,還有一部分家境稍微富裕點的,買那麼一兩個下人回家乾活,頓時心思就翻騰開了,要是他們家的下人也這麼乾,那改明兒是不是就要擔心,他們聯合起來把自己家給偷光了。

於是很快形勢徹底逆轉,一群人從指責喬四娘到轉為指責宋母,也不過就是一眨眼功夫。

喬四娘卻看得分明,麵對這樣的事情,圍觀的人很少會真正動用大腦去思想,他們所享受的隻是作為觀者高高在上的那種譴責感,而不是先去了解事情真相,也因此,宋家人錯過了知道真相的機會。

眼見著輿論聲勢未起到預想中的作用,宋母的歪主意一個接著一個,很快就在眾人麵前賣起了慘來,說家裡實在過不下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