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第三十七個故事1(1 / 2)

仿佛穿梭過漫長久遠的時間與空間,再次見到委托者,冉佳怡油然而生一種恍然隔世之感,不過,還是這樣讓人踏實。

這一次,來到自己麵前的是一位年約二十歲的小姑娘,渾身上下沒有這個年齡的青春活力,反而一副滿身疲憊的厭世感,這是曆經太多的人才會有的滄桑。

“你好,請問有什麼願望嗎?”

“你這裡真的可以幫忙完成願望嗎?”年輕的女孩看慣了,卻是第一次經曆,難免有些遲疑。

“是的,你放心,有什麼心願儘可一說。”

女孩這才似提起了些精神,道:“我想要過屬於自己的一生。”

不待冉佳怡細問,女孩自己忍不住傾訴起來:“我姓婁,婁梓萱,是計劃生育下長大的孩子。我的父親是政府公務人員,母親是一名中學老師。

響應政府號召,他們隻有我一個女兒,也很是開明,待我如珠如寶,絲毫沒有重男輕女的弊病。奶奶和其他親戚時常拿這一點來為難媽媽,可媽媽總教育我,誰說女兒並不如男,爸爸也隻教育讓我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打他們的臉。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我,樂觀、開朗、自信,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爸媽的驕傲,我總想著,將來能向所有人證明,爸媽的選擇沒有錯。

可事實最後證明,錯的隻是我。“

冉佳怡幾乎立刻猜測出結果,麵露不忍。

“是的,如你所想,在我高三那一年,政策放開,國家由禁止二胎轉向全麵鼓勵。

我一開始並沒有想太多,爸媽一直說隻有我一個就夠了,所以我竟從未發覺,他們對於二胎,或者說對於一個兒子竟是如此迫不急切。

我還記得頭一年消息傳出來,政策真正執行是次年的一月一日,幾乎在一月底、趕在年關到來之前,我的媽媽去醫院檢查出了懷孕,甚至他們偷偷找了私人診所查了B超,確定是一個男孩這才決定生下來。

明明這是違反規定,是他們以前最不恥的行為,明明他們對生兒子的人最是嗤之以鼻,覺得目光短淺。

我還記得,隔壁的鄰居黃叔叔,因為執意要生一個兒子,丟了體質內的工作,黃阿姨也成了全職主婦,一家子日子過得緊巴巴,那時候爸媽還好生同情過一番,直道不理解。

我還記得爸爸的同事李阿姨家,因為李叔叔對弟弟家的侄子更好,一點不待見親生女兒,夫妻倆鬨得不可開交,被他們當做笑話好生嫌棄。

可後來,不理解的、被嫌棄的,隻有我。

說‘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是他們,說‘生個弟弟將來給我撐腰’的也是他們,說‘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有一番成就’的是他們,說‘女孩子讀個大學將來好嫁人’的也是他們。

為什麼一個人的變化能有這麼大?”

時至今日,婁梓萱依舊不能理解,哪個是真心,哪個是假意。

冉佳怡心道,有什麼不理解的,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不過是婁家父母做出的權衡利弊罷了。

在兒子與鐵飯碗間,他們選擇了鐵飯碗。

在女兒與兒子之間,他們選擇了兒子。

殘酷點說,他們選擇的從來不是委托者,隻能有委托者這麼一個女兒,不過被迫,是他們沒有選擇的選擇。

至於以往的那些言行,也不過是看在隻有一個女兒的無奈之舉,女兒未必不重要,可顯然兒子更重要。

————-

“我知道的那一刻隻覺晴天霹靂,心魂俱蕩。他們麵上的喜悅,我想,不亞於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

看著他們高興的模樣,我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中無所適從,恨不得整個人從屋子裡消失。

多年不對付的爺爺奶奶因為這個孩子,第一次對媽媽和顏悅色,好東西絡繹不絕送上門;親朋好友聞聽消息俱是上門道喜、誇他們終於想通了、未來有所依靠。

可更多的,是讓他們好好打算,以往隻有一個女兒隨意點也就罷了,可有兒子就不一樣,娶媳婦要花錢、買房買車要花錢,將來養孫子更要花錢。

還有的,讓我要體諒父母辛苦,多幫襯家裡、照顧弟弟,好讓他們輕鬆點。

彼時,我十六歲,距離高考不過五個月,彼時,我的爸爸四十一、媽媽四十,鬢邊已經生了白發。

我說不清那時是什麼感覺,震驚有之、難過有之、失望有之,即使那些話可能並非出自真心,可他們撫養我長大成人,我也早已下了決心將來有出息給他們養老,好好照顧他們,卻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猝不及防。

媽媽懷孕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高齡產婦懷象不好,她整日裡吃不好、睡不好,更彆提照顧家人。

我開始學著做家務、打掃衛生,做飯洗衣,如果單就這樣也就罷了,畢竟也是我該做的,以往隻是他們疼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