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74 番外四(1 / 2)

第一百七十四章

但大二這一年, 紀時依然是數院一位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上課的時候,班裡經常會有“誰誰誰被教授推薦讀研”或者“誰獲得了普林斯頓某教授青睞”之類的傳聞,但這些和紀時都沒關係, 他依舊認認真真上著自己的課, 每天去圖書館自習,唯一和大一不同的地方是,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建議他不乾數學這一行了。

紀時沒考慮過拿高分這種事情, 他的想法是, 把該學的課程學完,至少不要掛科。

大學是這樣——如果一個人有誌於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那麼他有太多太多可以施展自我的地方, 學生會、演講、社會實踐、文藝競賽, 甚至每天躺著也可以愉快地過完一天。

可如果想在學習上有成果的話, 那必然是要比高三更艱難更辛苦的, 畢竟高三的絕大多數內容還是基礎性的,大學則不然, 有太多太多非基礎性的知識了。

至少紀時可以確定的一點是, 大二的時候, 他們學院那些天才們對他的印象還是很模糊的, 他甚至被叫錯過名字,還是連續兩次。

當然, 紀時自己也不覺得尷尬。

他和宿舍的舍友們關係還都不錯, 不過其中一個舍友轉學去金融了,還有一個發現了自己對計算機科學的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計算機事業去了, 紀時倒還在數院堅持著。

大三這一年, 他也沒有掛科, 而且距離不掛科的目標越來越遠——第一次,紀時有兩門課程考了滿分。

這發生在他莫名對數學來了感覺之後。

這一年他開始投論文,一共投了兩篇,一篇中了一篇沒中,但中的那篇卻讓數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認識到,這裡還有一個學生在,這個學生並不是個透明人,在數學上或許還是有天賦在的。

滿分的其中一門課程,是紀時大一掛過科的那門課。

他曾經因為這門課掛科絞儘腦汁,擔心自己重修還不過,畢竟掛科容易,可重修再掛的結果就有些糟糕了。

但現在,他已經考出了一個接近天才的分數,雖說和真正的天才還有差距,可那畢竟是紀時踏踏實實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到的東西,是他拚搏的結果。

那篇論文也帶來了不錯的結果,讓紀時拿到了這一年的獎學金,也有本校一位教授發來了邀請,問紀時有沒有興趣繼續讀研。

那可能是彆人大二就有的機會,紀時大三終於爭取到了。

但在這個時候,他終於不是數院最末的那幾個學生了,他慢慢爬到了中間靠前的位置,紀時其實並沒有刻意去做這件事,但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在他的學習慢慢得到結果的過程中,這一切也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大三這一年是紀時過得最充實的一年,因為他真正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在課堂上,他不再聽不懂了,老師講的東西他基本上都能掌握大部分,即使有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存在,被老師點撥之後紀時也能夠理解得七七八八,大一的時候那種完完全全跟不上的狀態反而像是一場夢一樣。

紀時的名字貼上院係獎學金的時候,幾乎沒人敢相信他大一竟然掛過科,畢竟數院不是彆的地方,能在數院拿獎學金不牛逼,反正天才們總有拿獎學金的各種本事,但能在掛過科之後再拿獎學金,那絕對也是神人級彆的。

最重要的還是紀時在學習上的收獲,能夠得到結果的學習才是快樂的,也是支撐他的動力所在,他前兩年幾乎都是以一種孤獨的狀態去學習,但這一年,他一隻腳邁進了原本屬於天才的領域,也讓自己繼續在數學這門學科上向前進。

紀時也有點被自己鼓舞到了。

和同院係的其他人相比,他的基礎並不是很好,甚至是比較差的那一批,他也以為自己哪天會撐不下去選擇轉係,可他沒有,他堅持下來了,所以相比較入學那時候,現在的紀時算是如魚得水。

他依舊以大一的狀態每天出入圖書館,但和大一不同的是,他現在的心情更愉快了。

這是學習賦予他的動力。

慢慢地,紀時這個名字也開始被同院係的其他學生提起,在他們看來,紀時是突然之間發力的,明明對方不久之前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名字,但在大三的第一篇論文被錄用之後,紀時在大四連續發了兩篇論文,論文質量很好,錄用的刊物在國際上都小有知名度。

所以在其他人口中,紀時也漸漸成為了“天才”的一份子。

這其實是不了解情況的人對於天才的誤解,紀時在京大這種地方,即使他不是天才,彆人也會以為他是天才,一旦他收獲了成果,也被認為是“天才”的“靈光一閃”,可他們看不到天才背後付出的努力,反而會覺得——“京大數院啊,能考進去的本來就是牛人,發幾篇論文不是正常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