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胤禟一覺醒來,懸掛於高空的太陽越發炙熱,已經是申時了(下午3點到5點)。
擺了擺手,結束了大家的玩鬨,叫了奴才們過來,把各位小阿哥、公主送回宮。
一場燒烤宴,眾人乘興而來,乘興而歸。
一向淡然的七阿哥胤佑表示,下回有這樣的活動,絕對到場。
胤禟為自己點讚,籠絡人心方麵,自己真是一把好手。
眼看一年年長大,離九龍奪嫡的日子,越來越近,胤禟不是不急,可是急也沒用。
和眾阿哥打好關係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在九龍奪嫡開始做個看客,保持距離,不要攪入其中。
五阿哥不就沒參與嗎!最後好好的,胤禟相信,他也可以。
康熙三十五年
胤禟十三歲,少年模樣出類拔萃,身姿漸漸抽長。
過年時,宮裡大肆鋪張,裝點喜慶,極為熱鬨。
可再好的東西,看得多了,也是無趣,胤禟心不在焉的坐在阿哥席上,思緒飄遠。
今年不是太平的一年,準噶爾丹再次叛亂,康熙第二次禦駕親征,中途頗有波折,胤禟在考慮,要不要隨行。
有句話說的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才是男兒所為!
想到這裡,胤禟下了決定。
二月,準噶爾丹再次鬨出動靜,康熙怒不可遏,親統六師出征,太子胤礽留守,凡部院章奏聽太子處理。
胤禟請命隨行,宜妃驚,帝批準,有曆練之意。
除了九阿哥外,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一同隨行。
大軍一路經沙河、南口、懷來,三月初十出獨石口,後續糧草跟不上,康熙下令一日一餐。
行軍這麼久,對胤禟來說,無比累,然兵士們沒有喊累,他這個天天騎在馬上的阿哥,喊什麼?
有幾次,胤禟都想回京城,那裡多舒服,錦衣玉食,處處有人服侍,可路是自己選的,咬著牙也得走完。
一日一餐,康熙以身作則,誰勸阻都沒有用,帝王都這樣,兵士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原本因為糧食日益稀少,渙散的軍心,重新聚集起來。
“九阿哥,您多吃點。”
胤禟麵前放了兩個饅頭,一盤青菜,一小碟肉,一碗粥。
身為阿哥的他,也隻能吃這些東西,可想而知,其他人吃的是什麼。
胤禟好的吃慣了,實難下咽,饅頭隻吃半個,又吃了點肉和青菜,喝了些粥,就放下了。
行軍路很是艱難,沒有親身體會的人,根本不清楚。
又逢天氣寒冷,嗬出的一口氣,都冒著白色煙氣,渾身凍得直哆嗦,手腳冰涼,連兵器都握不住,這種天氣趕路,速度怎麼可能快的起來。
短短一月,胤禟感覺,從裡到外,徹徹底底被打熬了一遍。
果然,唯有艱苦的環境才能磨礪人。
連他在內,隨行的阿哥,都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