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第 126 章 從秋入冬,京城新政帶……(2 / 2)

楊可卿可不想剛剛回京城,就被沈玉耀又扔出去找人才。

沒有人喜歡顛沛流離的生活,還是待在自己家裡安定。

沈玉耀一眼就看出楊可卿耍的小聰明,她指著楊可卿啞然失笑,“你啊你,當真是聰慧過人。”

楊可卿憨然一笑,“陛下謬讚了,都是陛下之功。”

“行了,少來溜須拍馬,此事記你一功,這段時間都察院來了不少新人,新人良莠不齊,需要明眼人去挑揀一番,過過眼再行分配,你既然已經回京,就回到自己的崗位,儘忠職守吧。”

沈玉耀的意思是,這段時間楊可卿沒在京城,但是她在京城的官位和權力都沒有丟,現在楊可卿回來,就可以直接接手了。

楊可卿聞言心下一喜,馬上行禮謝恩,十分感謝沈玉耀對她的看重。

士為知己者死,沈玉耀就是楊可卿心中的知己,她已經失去了所有親人和重視之人,往後餘生,沈玉耀和大莊,都是楊可卿最重視的存在。

沈玉耀不過是投桃報李,既然楊可卿是為她辦事的人,那麼她絕對不會讓對方吃虧。

“陛下,還有一事,臣不知該不該說。”

“但說無妨。”

若是他人同沈玉耀吞吞吐吐的問該不該說,沈玉耀絕對會懟回去,等你確定該說了再來說。

但是現在說這話的是沈玉耀的肱股之臣,於是沈玉耀態度非常友好的表示隨便說,她不會輕易治罪。

“是,此番臣帶智者回京,石大人也跟回來了,路上臣與石大人拉開了些許距離,想來明日一早,石大人就會入京。陛下,石大人無詔歸京,乃是犯了大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石采文跟著回來了?

沈玉耀挑了下眉,她可算是願意回來了,古城已經打通去佛地的路,互市顯然已經建起來,按道理來說,石采文早就應該回來了。

隻是沈玉耀沒有發布詔令讓她歸京,而石采文則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就一直在佛地混著。

究其原因,自然是石采文內心不太安穩,沈玉耀心知肚明,隻是她們君臣一直沒有點破此事。

現在石采文回來,說明她已經選擇了歸京的路,也就是選擇繼續為沈玉耀臣子,而非冒風險自立。

能頂住滔天富貴的誘惑,石采文以後在沈玉耀這裡,絕對是一等一的忠臣了。

楊可卿問這個問題,隻是想要試探一下沈玉耀的態度。

畢竟石采文回京究竟是不是奉詔,有沒有犯下大罪,還不是沈玉耀一句話的事情嗎?

沈玉耀隔空點了點楊可卿,“楊禦史,心軟可是為官者大忌。”

“陛下,臣隻有這麼一個同行之人,不免會多想想,還請陛下見諒。”

楊可卿承認自己是對石采文心軟,若不是心軟,她不會在佛地停留那麼長時間。

但是從年少無知走到而今的人裡,隻有一個石采文還在她身側,如何不對這個唯一的同行之人抱有一絲心軟呢?

但心軟歸心軟,若是石采文敢做出對不起沈玉耀的事情,楊可卿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畢竟她們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好到可以為了對方放棄理想的程度。

“放心吧,她若回來,有新的職位等著她。”

沈玉耀最近很缺人手,石采文回來是好事,至於佛地那邊,有的是人可以去看著。

開疆拓土者少,但是守成者眾多。

楊可卿鬆口氣,躬身行禮後退下,她還有事情要去做。

從秋至冬,改變發生在無聲無息間。

在冬天第一場大雪降下時,無數間屋子升起了一縷縷的煙。

推開門,門外的大雪叫不少人震驚。

“昨晚一夜睡到天明,睡前確實是下了雪,沒想到竟然如此大,這都能沒過人的腳踝了吧?”

“都怪屋裡太暖和了,竟叫我無知無覺,若是大雪壓塌了屋舍,我等可就要死於睡夢之中了。”

“怎麼可能壓塌屋舍,入冬前官府才派人逐家逐戶的修繕過,再大些的雪都不可能壓塌。”

“我就是那麼一說。”

三五出門掃雪的百姓湊到一起說著話,手底下活兒沒有停,大掃把幾下就掃出一條通向大路的道來。

因為家中的雪還沒有掃乾淨,他們沒再多說話,轉身回家去接著乾活。

廚房裡,妻子已經做好了飯菜,叫醒了還在睡懶覺的一雙女兒。

“快些起床,吃了飯該去學堂了,休沐之後第一日回去上課,記得帶上課業,莫要讓老師生氣。”

大女兒乖乖起來,甚至早就已經疊好了被子,聞言出門就要幫母親打整飯菜。

婦人連忙製止她。

“放下放下!你那雙手是要碰書本的,怎麼能做這種粗活!”

“娘,老師說過,光會讀書不會乾活,那就是個書呆子,能乾成什麼事情?”

大女兒說著,上前幫忙,心疼的看了眼婦人被凍得通紅的手。

“真是你們老師說的?老師懂得多,說的一定是對的。你就做一半,小小快起來!”

婦人看小女兒那邊還沒有動靜,拎著擀麵杖就去進行“愛的棍棒教育”了。

昨夜挑燈補課業到很晚的妹妹頂著兩個巨大的黑眼圈起來,看著精神抖擻的姐姐,哀嚎一聲道:“姐姐明明和我一起睡下,怎麼如此精神啊!”

“我白日裡睡過,快端上你的飯菜去吃飯,早課要遲了。”

“是是是!”妹妹也不敢多說,趕忙吃飯。

姐姐去的女子學院離家更近一些,她去啟蒙學堂比較遠,要早出門,不能跟姐姐一樣慢吞吞。

於是妹妹兩三口吃完飯,簡單洗漱後,背上書箱就跑了。

掃雪剛回來的父親看著小女兒那焦急的背影,搖了搖頭。

“回回上學如此急,就不能早起一會兒。”